行走的勇士
上周就醫的一個女患者,今天來門診復查,同時對我一再表示感謝。
這個患者59歲,高血壓將近10年,開始沒當回事,用藥也不規律。這兩年經常感到頭暈,血壓最高達180/110mmHg,于是規律的用降壓藥,但收縮壓只能降到140-150mmHg之間。最初她以為國產藥效果不好,就換成了進口藥,結果最低也降不到140以下。半個月前,她感到頭暈的厲害,測血壓高壓維持在160上下,聽人介紹上周找到了我。
她一見到我就說,她用遍了所有的降壓藥,沒有一種能治療她的高血壓,是不是她有什么問題。我看她以往做的各種檢查,考慮還是原發性高血壓,而且沒有明顯的并發癥。但是,看她用藥的記錄,卻發現了問題。
她用降壓藥,全都是單一用藥。一種藥用一段時間后發現效果不好,于是就換成另一種藥。她的確用遍了臨床常見的那些進口降壓藥,也沒有把血壓控制好。
臨床上,像她這樣使用降壓藥的患者還真是不少。一般來說,低于150mmHg的早期原發性高血壓,可以單用一種降壓藥治療。如果效果不好,或者病史較長,或者腎病、糖尿病等合并的高血壓,或者繼發性高血壓等情況,都應該2-3種降壓藥聯合治療。
那為什么不通過增加劑量來獲得療效呢?長期的臨床觀察發現,一種降壓藥治療不達標,劑量加倍療效未必加倍,但副作用往往加倍。而增加一種降壓藥,療效明顯增加,但副作用沒有增加。所以,降壓治療,提倡聯合用藥,通俗的說,就是加品種不加量。目前公認比較有效的降壓藥組合是長效地平類+沙坦類+噻嗪類利尿劑。
我問她現在用的什么降壓藥,她說代文(纈沙坦),我讓她加用絡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她說,她用過絡活喜,效果不好,我告訴她用幾天就知道了。結果,用了3天,血壓就正常了,收縮壓120-130mmHg,最關鍵的是,頭也不暈了。
目前的幾種降壓藥,各有所長,但都有短板。單一使用,再好的藥也不能滿足所有的治療要求,很難達標。而聯合使用,可以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獲得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