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通鑒》遇見紀檢干部】
衣賜履按:歇后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其家喻戶曉度,幾乎與“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在一個量級上。
赤壁之戰后的荊州,到底是誰的?劉備究竟向孫權借了哪些地方?是整個兒荊州,還是荊州的某個部分?恐怕絕大部分人都不甚了了。
而“借地盤兒”這種事兒,在歷史上,更是絕無僅有,作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竟然答應了,從哪個角度講,都講不通嘛。
我們分兩回來討論這個事兒,先從瓜分荊州講起。
上回我們講到,公元208年,十二月,老黃蓋一把火燒了曹老板的船串兒,曹老板閃人了,命征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留守江陵(南郡郡政府所在縣,湖北省江陵縣),折沖將軍樂進,留守襄陽(中央所設荊州州政府所在縣,湖北省襄樊市)。劉備和東吳軍隊,水陸并進,一直追到南郡。
周瑜、程普率數萬人馬,與曹仁隔長江對峙。
【蜜月期,各懷鬼胎】
《三國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吳錄講,劉備對周瑜說:
曹仁駐守江陵,城中糧多,不易攻取。我讓張飛率千人跟著你,你分二千人跟著我,我從夏水(流經江陵,向東匯入漢水)繞到江陵北面,曹仁聽說之后,一定會逃走。
周瑜給了劉備二千人。
開戰之前,甘寧請求先奪取夷陵(湖北省宜昌市,屬南郡),切斷曹仁右臂。周瑜同意。甘寧率數百人抵達夷陵,又招募戰士湊了千把人,固守夷陵。
周瑜的先頭部隊數千人,先期到達江陵城下。曹仁登城了望,派部將牛金率敢死隊員三百人沖擊吳軍,如泥牛入海,瞬間被圍。長史陳矯等人在城上,都大驚失色。曹仁打算出城營救,陳矯等人說,賊兵勢眾,不可硬拼,寧可損失數百人,將軍豈可親身赴險!曹仁不理,披甲上馬,率數十騎出城。離吳軍百余步,有一條大溝,陳矯等人以為曹仁打算立于溝邊,為牛金鼓個勁兒、喊個號子、加個油唔的,不料曹仁拍馬過溝,沖入吳軍,將牛金救出。出了包圍圈,曹仁見還有敢死隊員沒能帶出,便撥轉馬頭,再次沖入吳軍,將他們全都救出,吳軍退去。陳矯等人見曹仁沖殺敵陣,都大為驚懼;等到曹仁回來,全都贊嘆說,將軍真天人也!
曹仁之勇,威震三軍。
曹仁派五六千人圍攻在夷陵的甘寧,在城外建起高樓,居高臨下,向城中射箭,甘寧手下都怕得要死,只有甘寧談笑自若。甘寧派人向周瑜求救,諸將都認為兵力不夠,難以派軍救援甘寧。呂蒙對周瑜、程普說:
留凌統駐守江陵,我與兩位去解救甘寧,應該不會需要太長的時間,我保證凌統能支持十天。
周瑜同意。呂蒙又建議,派三百士兵,在險要道路上設置障礙,使曹軍馬匹無法通過。大軍到達夷陵,一戰斬殺曹軍過半。曹軍夜間遁逃,行至險道,戰馬無法通過,只好下馬徒步行進。那三百哥們兒突然殺將出來,曹軍大驚,丟下三百匹馬逃去。于是,全軍上下士氣倍增,周瑜乘勢渡過長江,駐兵北岸,與曹仁相持。
【曹仁,猛得很】
劉備向朝廷上表推薦劉琦擔任荊州刺史。
劉備率軍南下,奪取荊州南部四郡,武陵郡(湖南省常德市)太守金旋、長沙郡(湖南省長沙市)太守韓玄、桂陽郡(湖南省郴州市)太守趙范、零陵郡(湖南省永州市)太守劉度,全都投降。廬江郡(安徽省潛山縣)人雷緒率領部屬(部曲)數萬人歸降劉備。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這是有史可查的,孔明的第一個職務),派他督察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征收賦稅,補充軍用物資。又任命偏將軍趙云兼任桂陽太守。
衣賜履說:我們再看一下荊州七郡的情況:南陽郡是曹操的;南郡,曹、孫還在死磕;南四郡,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全都歸了劉備;另外還有一個江夏郡,之前的江夏太守是劉琦,理論上,江夏應該是劉琦(劉備)的地盤,但曹操到荊州之后,也任命了一個江夏太守文聘,孫劉聯合之后,東吳在江夏也有駐軍,所以,江夏的歸屬還不好說。
有點兒不對勁兒吧?孫劉聯合,把曹操趕跑了,孫權出的人多,出的力多,出的資源多,劉備整個兒一個搭順風車的,但是,孫權現在毛也沒得到一根,劉備已經至少得到了四個郡。
難道,孫權是個傻子?
另,孔明是軍師中郎將,趙云是偏將軍,僅就官職而言,孔明低于趙云。孔明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后勤工作。
作戰期間,有一次周瑜親自上馬掠陣,被流箭射中右肋,受傷很重。曹仁聽說周瑜臥床,打算率軍攻打。周瑜忍住傷痛,巡視軍營,激勵士氣,曹仁沒有可乘之機。
【借這個圖看一下,荊州七郡大約就是這個意思】
轉眼,到了公元209年年底,周瑜圍攻南郡一年有余,殺傷曹軍甚多,曹仁終于扛不住了,棄城撤走。
孫權任命周瑜兼南郡太守,屯駐江陵;程普兼江夏太守,治所在沙羨(湖北省武昌縣西南金口鎮);呂范兼彭澤郡(江西省湖口縣東)太守;呂蒙兼尋陽(湖北省武穴市東北)縣令。
衣賜履說:南陽郡還在曹操手上,江南四郡在劉備手上,現在,南郡和江夏郡,應該說大部分到了孫權手上,南郡北部(如襄陽)和江夏郡北部,還在曹操手上。
荊州瓜分完畢。
我們回頭審視一下,皇叔從寸土未有,到擁有四個郡,可謂是赤壁之戰后的最大贏家。然而,皇叔仍不滿意,皇叔依然要進取。
緊接著,皇叔繼續顯示出他高明的政治手腕,向朝廷上表,推薦孫權代理車騎將軍(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這個時候,荊州刺史劉琦死了,《通鑒》載,孫權以劉備領荊州牧。
衣賜履說:此處當真有趣。孫權本為討虜將軍、會稽太守,討虜將軍是雜號將軍,車騎將軍是重號將軍,劉備表孫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在將軍序列和行政職務上,都是質的飛躍。但是,我們說但是,皇叔的老辣在這里充分顯示,孫權手里,徐州的土地,幾乎一寸都沒有,劉備表孫權領徐州牧。為什么?因為孫權領了徐州牧,還好意思再要荊州牧嗎?我們不作惡意的判斷,假設劉琦不是非正常死亡,那么,劉琦死后,誰能夠當荊州牧?
《通鑒》上說,孫權“以備領荊州牧”,好像劉備的荊州牧是孫權給的似的,其實大錯特錯。
《三國志·劉備傳》載,(劉)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
《三國志·周瑜傳》載,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治公安。
《三國志·孫權傳》載,備領荊州牧,屯公安。
這三個地方,都沒說是孫權上表劉備為荊州牧的。我們只能說,司馬光想當然了。這個荊州牧,是皇叔自己弄來的,讓手下推舉的,孫權已經是徐州牧了,沒辦法反對而已。
孫權逐漸感受到了來自劉備的壓力。
周瑜將長江以南的地區(當指長江以南的南郡領土)分給劉備。劉備將軍營設在油口(湖北省公安縣,油水注入長江處),并把那里改名為公安。
孫權把妹妹嫁給劉備。孫權的妹妹才思敏捷,性情剛猛,頗有乃兄之風。孫小姐帶了一百多個侍婢當陪嫁,個個賽過張偉麗。皇叔每次和孫小姐說個私房話、做個私房事唔的,這些個侍婢全都手執鋼刀利刃在旁伺候,搞得皇叔心頭惶恐,冷汗淋漓。
【這妹子,哪個敢娶?
公元210年,劉表原來的部屬,有很多投奔劉備。劉備認為,周瑜撥給他的土地太少,不足以容納自己的部下,就親自到京口(孫權總部,江蘇省鎮江市)面見孫權,請求把荊州全部交給自己管理(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
衣賜履說:這,就是劉備借荊州的由來。
從史書記錄來看,孫權讓周瑜把南郡地界兒上的,長江以南地區,劃給了劉備。劉備的治所公安,就在南郡南部。好,荊州七郡,曹操一個多(南陽郡、南郡北部、江夏郡北部),孫權不到兩個(南郡、江夏郡各一部分),劉備四個多(江南四郡,南郡南部,可能還包括江夏郡的一部分),然而,劉備覺得地盤兒不夠用,竟然親自跑到京口去見孫權,要求更多地盤兒。
我對皇叔有八個字的評價:臉皮奇厚,膽略過人。
周瑜聽說皇叔的打算之后,立馬急了,趕忙給孫權上書說:
劉備一代梟雄,又有關羽、張飛這樣的熊虎之將輔佐,劉備是當老大的人,不可能久居人下。依我的愚見,應該把劉備遷到吳郡,給他造大House,沒事兒就開大Party,多多提供美女和美酒,再配備各種聲色犬馬的事物,讓他目眩神迷,難以自拔。同時,把關羽和張飛分開,安置在我周瑜這樣的將領手下,由我們帶著關、張到處打仗,則大事可定。現在,如果再給他土地,還讓這三個家伙聚在一起,一旦風云有變,劉備可能如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之物啊!
【大舅哥和老妹夫,只見過一面】
呂范也勸孫權留住劉備。但孫權認為,曹操雄踞北方,正應廣攬英雄豪杰,故沒有接受周瑜和呂范的意見,沒有扣留劉備。但孫權也并沒有答應劉備“都督荊州”的要求。
本年,周瑜病死。孫權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接替周瑜,統領軍隊,命程普兼南郡太守(南郡沒給劉備)。魯肅勸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與劉備共同抵抗曹操,孫權同意,于是,從豫章郡(江西省南昌市,屬揚州)中分出一部分土地,設立番陽郡(即鄱陽郡,江西省波陽縣);從長沙郡(屬荊州)分出一部分土地,設立漢昌郡(湖南省平江縣南);又任命程普兼任江夏郡太守,魯肅為漢昌郡太守,率軍駐在陸口(湖北省嘉魚縣西南陸溪鎮)。
曹操聽說孫權以土地資助劉備,當時正在寫字,吃了一驚,手中之筆掉落地上。
衣賜履說:至此,劉備借荊州完成了。
但是,但是,我們好像還是鬧不清劉備究竟借了哪里誒,呵呵。
我們捋一下。
首先,劉備借荊州一定是已經完成了。因為,之后孫權動不動就讓魯肅和孔明的老哥諸葛瑾去討要荊州,如果沒借成,討個茄子?
其次,劉備究竟借的是哪里?順著史書的思路,孫權手上是南郡和江夏郡的大部分地區,周瑜死后,孫權任命程普為南郡太守,說明,南郡還在孫權手上。但魯肅接替周瑜之后,勸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三國志·魯肅傳》載:
后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于地。
也就是說,孫權同意了魯肅的建議。之后,孫權改任程普為江夏太守,南郡的事兒,沒提。那么,我們似乎可以得出結論,孫權把他掌控的南郡地盤兒,給了劉備。
也就是說,劉備借荊州,可以理解為,就是借了包括治所江陵在內的南郡。
再次,做好對劉備的防范工作。江夏沒給劉備,太守換成了老將程普;設立番陽郡、漢昌郡,又駐軍在陸口。
這樣,劉備借荊州就非常清楚了。
但是,有瑕疵。
長沙郡不是劉備的地盤兒嗎?孫權從長沙郡劃出一片兒來,搞了個漢昌郡,憑什么?
如果孫權有這個權力,那我們前面說劉備占有了江南四郡,就全都是錯的;如果這片兒地是經劉備同意劃出來的,那就是劉備和孫權交換土地,用漢昌郡換南郡,做了一筆買賣,憑什么說劉備借荊州?
于是乎,我們又糊涂了。
這究竟怎么回事兒呢?
我們下回討論。
【點贊、點“在看”,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