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農村的老房子必須得留住了!為什么這么說呢,也許是因為情懷,也許是因為政策,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最后一點!直接影響咱們農民后半輩子的生活!你們看看有沒有道理!
一、咱們放棄的是房子還是“根”?
我們在這出生,在這長大,回眸一看這房子的一角一落都是咱們與親人的影子!當咱們到了垂暮之年,快要離世斷氣之時,是愿意客死他鄉還是回到老宅,看一眼從小到大的回憶在壽終正寢?我們放棄的到底是這房子?還是半輩子的記憶與感情?亦或者根本就是咱們農民的根吧!
二、別斷了自己的后路
有條件的農民可以選擇去城里發展,但是別忘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也不能保證以后會怎么樣!所以不要輕易就做出這么大的決定!如果有一天城里待不了了或者不想待了,回老家你還有個不離不棄的房子隨時等著你!
三、閑置會有被拆的風險
農民沒有放棄宅基地的使用權,但是也沒有居住,而是閑置。這種情況下,如果閑置時間超過國家規定,導致房屋破損沒人修繕的情況下,村集體有權將宅基地收回。這樣的話,咱們還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就直接退出了,省的得不償失!在這一點上農民要注意。
四、未來發展方向
我國現在的發展趨勢,正是跟一些發達國家的發展過程是一樣的,先發展城市然后再建設農村,現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農場、山莊等,就是現在國家傾斜開發農村的根本原因。明確了這一點,你覺得以后城市和農村哪個生活環境會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