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淺談《紅樓夢》甲戌本的“凡例”

文字丨張杰  圖片丨空靈尋夢




一、有關“凡例”的三個辯論點


論及《紅樓夢》甲戌本的“凡例”,便使人想起有關“凡例”的三個逐次深入的辯論點。


第一個辯論點:“凡例”是真是偽?


1980年6月,馮其庸先生在美國舉辦的首屆國際《紅樓夢》研討會上提交了《論〈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凡例”》的論文,論證的中心意思為:《紅樓夢》甲戌再評原本上并沒有“凡例”,今存甲戌本上的這個“凡例”是后人偽造的。他的結論如下:“我認為甲戌本《石頭記》的‘凡例’其前四條是后加的,其第五條是就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一回的回前評改竄的。‘凡例’偽造的時代,最早大致不能早于乾隆四十九年前后,……”①但經過一番辯論,紅學研究者維持了這樣的共識:“凡例”應是脂硯齋甲戌再評原本上原有的,并不是后人偽造的。


第二個辯論點:“凡例”是誰寫的?


既然“凡例”是甲戌再評原本上原有的,那么它是何人所寫?有人說是曹雪芹所寫;還有人說是脂硯齋所寫。又經過一番辯論,紅學研究者取得了一致的看法:“凡例”是脂硯齋所寫,而不是曹雪芹所寫。因為“凡例”如果排除了其中后人文字的改動和后人抄寫的錯漏,它無論從用意到風格、還是從句式到遣詞實在與脂硯齋的評語如出一轍,的確是典型的脂硯齋手筆。


第三個辯論點:“凡例”第五條前大半部分文字與第一回回前總評第一段哪個是原文,哪個是改文?


這一點,正是我們現在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比較一下甲戌本“凡例”第五條前大半部分文字與庚辰本等抄本的第一回回前總評第一段,我們會發現,它們實際上大同小異,那么哪個在前哪個在后,也就是說,哪個是原文哪個是改文的問題就擺在大家面前了。


通常的看法為:既然“凡例”出現在脂硯齋甲戌再評原本的后代抄本上,第一回回前總評出現在脂硯齋己卯庚辰四評原本的后代抄本上,則前者為原文,后者為改文,即第一回回前總評第一段是根據“凡例”第五條前大半部分文字改寫而成的。


不過,事實并不如此簡單。


我以為,脂硯齋甲戌再評原本上的“凡例”并沒有今存甲戌本“凡例”第五條前大半部分文字。而這第五條前大半部分文字是曹家某后人將脂硯齋己卯庚辰四評原本上的第一回回前總評第一段改寫后移植到“凡例”第五條前部的。


要說明我的觀點,先得從“凡例”的寫作年代講起。

二、“凡例”的寫作年代


一般說來,“凡例”的寫作應當在全書完成之后方可進行。根據脂硯齋有關書稿“睹新懷舊”的批語,可知他把書稿分成了舊與新兩種。那么,這個“凡例”寫作于舊稿完成之后,還是寫作于新稿完成之后呢?


從甲戌本第一回的文字和脂評的介紹中,我們知道,舊稿最初的原名為《石頭記》。在甲戌本正文第一次出現《石頭記》三個字處,脂硯齋有兩字評語“本名”。后來吳玉峰在舊稿上又題一書名曰《紅樓夢》,孔梅溪在舊稿上也題一書名曰《風月寶鑒》。要說明的是,這只是同一書稿多種題名而已。根據脂硯齋的另一條評語,我們還了解到,這一舊稿前曾有曹雪芹的弟弟曹棠村所寫的序文。“后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這個由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而修改出來的、并由曹雪芹命名為《金陵十二釵》的書稿就是所謂的“新稿”。


顯而易見,“凡例”寫作于新稿完成之后。


當曹雪芹將新稿交給脂硯齋時,脂硯齋對曹雪芹新起的書名《金陵十二釵》似乎沒有表示出喜愛的心情。這從脂硯齋隨后寫作的“凡例”中就可以看到,“然此書又名曰《金陵十二釵》,審其名,則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細搜檢去,上中下女子豈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個,則又未嘗指明白系某某。


要確定“凡例”寫作的年代,首先要確定新稿完成的年代。


甲戌本第一回中還寫道:“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從這里,我們知道,脂硯齋第二次抄閱評點新稿是在甲戌年(乾隆十九年)。從今存的己卯本、庚辰本中我們還得知,脂硯齋第四次抄閱評點新稿是在己卯年至庚辰年(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看來,脂硯齋在他的晚年,也是用了近“十載”的時間,抄閱評點了四次《紅樓夢》書稿,其嘔心瀝血的情景可想而知。


從脂硯齋抄閱評點的時間表上看,他大約每兩三年抄閱評點一次。既然甲戌年是脂硯齋第二次抄閱評點即再評的時間,則脂硯齋第一次抄閱評點即初評的時間可能是甲戌年的前兩三年。而曹雪芹新稿完成并交給脂硯齋的時間會更早一些,定在甲戌年的前三年即辛未年(乾隆十六年)左右似乎比較穩妥。那么,寫在初評書稿卷前的“凡例”,其寫作年代則可定在壬申年(乾隆十七年)左右。


甲戌年再評時仍用《石頭記》的“仍用”,還表示出兩種意思。第一,《石頭記》作為書名以前曾用過。大家已知道,舊稿的原名就是如此;第二,再評之前的初評用的書名不是《石頭記》。我以為,初評時的書名為《脂硯齋評紅樓夢》。這樣,“凡例”第一條開始的所謂“《紅樓夢》旨義”、“《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也”就不難理解了。


再評時,脂硯齋已改書名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那么,為什么還要在卷前保留初評時所寫的“凡例”呢?我想恐怕是脂硯齋當時尚不愿忍痛割愛。到第三次抄閱評點時,或是到第四次抄閱評點時,脂硯齋舍棄了這一“凡例”,而在第一回正文前寫作了第一回回前總評。

蔡義江先生在他的《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一書中寫有“甲戌本《石頭記》‘凡例’校釋”的文章,其中講道:


“甲戌(1754)之前,已完稿了,‘增刪五次’也是甲戌之前的事;甲戌之后,曹雪芹再也沒有去修改他已寫完的《紅樓夢》稿。故甲戌后抄出的諸本如‘己卯本’、‘庚辰本’等等,凡與‘甲戌本’有異文者(甲戌本本身有錯漏而他本不錯漏的情況除外),尤其是那些明顯經改動過的文字,不論是回目或正文,也不論其優劣,都不出之于曹雪芹本人之手。”②


蔡義江先生講的這一段話,也許有他矯枉過正的用意在里面,然而說得過分絕對了,也不合適。


的確,曹雪芹在甲戌年之前的某一年將完成的新稿交給脂硯齋后,他可以撒手不管了。而且,脂硯齋在長期的抄閱評點中對回目和正文的修改也無需征求曹雪芹的同意。不過,曹雪芹與脂硯齋畢竟是親戚,是親戚就要來往,要來往就難免會談論到《紅樓夢》書稿,特別是在脂硯齋多次抄閱評點書稿的期間更應如此。舉一個小例子,在書稿的評語中,脂硯齋對曹雪芹作詩的才情曾有過很好的評價,在庚辰本上,出現了脂硯齋這樣的文字:“缺中秋詩,俟雪芹這一方面表明,脂硯齋有自知之明,作詩的水平低于曹雪芹;另一方面也表明,曹雪芹在脂硯齋的要求下,還是會少量地參與書稿修改的。如果新稿交出后,曹雪芹與脂硯齋根本就從不來往,或者來往也從不談論《紅樓夢》書稿,那么脂硯齋寫下上述文字不就成為夢囈了嗎?


至于書稿從脂硯齋那里轉到畸笏手里后,在畸笏的要求下,曹雪芹曾對書稿進行了一段時間的修改,這也是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

三、“凡例”的演變情況


脂硯齋所寫的“凡例”原貌應如下:


“《紅樓夢》旨義  是書題名極□□□□□(《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風月寶鑒》,是戒妄動風月之情;又曰《石頭記》,是自譬石頭所記之事也。此三名皆書中曾已點睛矣。如寶玉作夢,夢中有曲,名曰‘紅樓夢十二支’,此則《紅樓夢》之點睛。又如賈瑞病,跛道人持一鏡來,上面即鏨‘風月寶鑒’四字,此則《風月寶鑒》之點睛。又如道人親眼見石上大書一篇故事,則系石頭所記之往來,此則《石頭記》之點睛處。然此書又名曰《金陵十二釵》,審其名,則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細搜檢去,上中下女子豈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個,則又未嘗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紅樓夢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釵之薄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書中凡寫長安,在文人筆墨之間,則從古之稱。凡愚夫婦兒女子家常口角,則曰‘中京’,是不欲著跡于方向也。蓋天子之邦,亦當以中為尊,特避其東南西北四字樣也。


“此書只是著意于閨中,故敘閨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則簡,不得謂其不均也。


“此書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筆帶出,蓋實不敢以寫兒女之筆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謂其不備。


“開卷即云‘風塵懷閨秀’,則知作者本意原為記述當日閨友閨情,并非怨世罵時之書矣。雖一時有涉于世態,然亦不得不敘者,但非其本旨耳,閱者切記之。”


比較原貌的“凡例”與今存甲戌本的“凡例”,可知,前者第五條“開卷即云……”之前并沒有后者第五條的前大半部分文字,那么,這第五條前大半部分文字來自何處呢?又是什么時候加到“凡例”第五條前部的呢?


要解決上述問題,則需進一步了解《紅樓夢》書稿的流傳過程。


脂硯齋從己卯年至庚辰年完成第四次抄閱評點《紅樓夢》書稿后,僅一年多時間他大概就離開了人世。這樣,脂硯齋己卯庚辰四評原本就轉至畸笏的手里。畸笏遂于壬午年(乾隆二十七年)在書稿上大量作評,同時他還要求曹雪芹對書稿作一些修改。沒想到,曹雪芹修改的時間不長,其子夭折,本人亦感傷成疾,于壬午除夕與世長辭。乙酉年(乾隆三十年)和丁亥年(乾隆三十二年),畸笏以超過七旬的高齡仍在這兩年中對書稿作評。不料此間,某次書稿外借,借閱者竟將百回書稿遺失了二十多回。畸笏很是痛心,在丁亥年間的評語中他曾多次表示了深深的遺憾。不僅畸笏珍視此一書稿,照料畸笏老人生活起居的孫子(我們稱之為“曹家某后人”)也喜愛此書。后來,怡親王弘曉要借閱書稿,使得畸笏和曹家某后人左右為難,憑親王地位和通家情義,不借不行,但外借又怕遺失事件再次發生。最后畸笏讓曹家某后人組織兩三個親戚或至友,盡快抄寫出一個副本,并分卷陸續送怡親王府。正因為時間緊迫,且抄手們的文化水平不高,這一副本中的錯抄漏抄實在太多了。例如,某一抄手將脂硯齋所寫的第一回回前總評沒按原樣低兩格抄寫,故而使回前總評與正文“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混在了一起。


畸笏和曹家某后人用四評副本應付外借經過了一段時間后,他們在曹家某處竟又意外地找到了脂硯齋甲戌再評原本。那時,畸笏年事已高,精力不濟,因此,曹家某后人主動承擔了用四評原本和四評副本整理再評原本的工作,整理完成后也謄抄出了一個副本。因為這次抄寫時間充足且由曹家某后人來過錄,所以再評副本抄寫的質量較好。要說明的是,在這個副本中,畸笏還寫了少量的新的批語。此后,用于外借的就又多了這一再評副本。今存甲戌本正是它的后代。


憑什么說曹家某后人曾用四評原本和四評副本整理了再評原本呢?這是用版本遺傳研究法研究版本情況而得出的結論。這次整理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將四評原本和四評副本上有價值的評語經過加工調整后轉抄到再評原本上。搞版本研究的紅學研究者可以很容易的從再評副本的后代今存甲戌本上找到脂硯齋己卯年的評語、畸笏壬午年的評語、畸笏丁亥年的評語等等,只不過這些評語經過了文字的改動,并且刪去了轉抄前原有的“脂硯齋”、“畸笏”的署名和“己卯”、“壬午”、“丁亥”等寫作年份。僅有一個“丁亥春”的記年因曹家某后人的疏忽而保留下來,出現在甲戌本第一回的一條評語后面,成為了唯一的漏網之魚。


甲午年(乾隆三十九年)正月,年過八旬的老人畸笏自覺已來日不多,要求在書稿上再作評語,曹家某后人遂急忙將再評副本送到老人面前,畸笏滿懷深情地寫下了他(包括了他的老伴)最后的心愿: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本(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人)日淚筆。”


知道了以上《紅樓夢》書稿的流傳過程,我們也就容易理解,今存甲戌本“凡例”第五條前大半部分文字實際上來自脂硯齋所寫的第一回回前總評。曹家某后人是在用四評原本和四評副本整理再評原本時,將四評原本第一回回前總評第一段作了一些文字改動后加到了再評原本“凡例”第五條的前部。


當然,用版本研究的結論來證明我的觀點,對那些研究版本的紅學研究者來說,是可以驗證和理解的;但對那些不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們來說,其說服力并不強。


那么,下面我想從文字水平和內容涵義上來比較一下“凡例”第五條前大半部分文字與第一回回前總評第一段。


四、“凡例”第五條前大半部分文字的真相


“此書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夢幻識通靈。但書中所記何事〔何人〕又因何而撰是書哉?自〔又〕云: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推了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之須眉誠不若〔此〕彼一干裙衩〔哉〕,實愧則有余,悔〔又〕則無益之大無可〔如〕奈何之日也。當此時則自欲將已往所賴上賴天恩下承祖德,錦衣紈袴之時,飫甘饜〔肥〕美之日,背父〔兄〕母教育之恩,負師〔友〕兄規〔談〕訓之德,〔以至〕已致今日一〔技〕事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記,以告普天下人,雖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則一并使其泯滅也。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晨夕風露〕風晨月夕,階柳庭花,亦未有〔防〕傷于我之襟懷筆墨〔,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者,何為不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以悅〔世〕人之耳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哉,故曰〔賈雨村云云〕風塵懷閨秀,乃是第一回題綱正義也。”


我認為,此原文為脂硯齋所寫的第一回回前總評第一段,曹家某后人在整理再評原本時,將這一段文字作了增刪改動后,加到了“凡例”第五條“開卷即云……”之前了。方括號中的文字為曹家某后人刪去的原文的文字,有著重點的文字為曹家某后人增加的文字。


當然,本文第一節中就提到的不少研究者的看法,與我的觀點正相反,他們認為:今存甲戌本“凡例”第五條是脂硯齋的原文,而第一回回前總評才是后來的改文。蔡義江先生就此曾講道:“這一大段文字被后出的諸本保留,以至有誤作小說正文開頭者。但首句刪掉一‘書’字(當為另一人所刪),成了‘此開卷第一回也’。應該說,這是妄改。”③按照他們的看法,有著重點的文字應是被后人刪去的原文的文字,而方括號中的文字才是后人增加的文字。


我認為,脂硯齋的第一回回前總評的原文文字水平高,而曹家某后人的改動降低了文字水平,也就是說,曹家某后人的文字功夫低于脂硯齋。


而與我觀點相反的研究者卻認為,今存甲戌本“凡例”第五條前大半部分的文字水平高,為脂硯齋所寫,而被后人改為第一回回前總評后降低了文字水平,也就是蔡義江先生所說的“妄改”。


請大家自己先比較一番如何?


要說明的一點是,帶有“凡例”的今存甲戌本,或帶有第一回回前總評的今存各種抄本,均是曹家兩個副本的后代。如前所述,不僅這兩個副本難免有錯抄漏抄,而且今存的這些抄本抄寫時更難排除錯抄漏抄了,所以,我們在比較“凡例”第五條前大半部分文字與第一回回前總評第一段時,就不必把精力放在個別字的正確與否上,而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不可能是錯抄漏抄的異文上。


馮其庸先生在那篇關于“凡例”的論文中,雖然認定“凡例”為偽造的是一個明顯的錯誤,但有關“凡例”第五條與第一回回前總評的比較仍是很有些可取之處的。


馮其庸先生講道:


“‘凡例’第五條第一句說:‘此書開卷第一回也’。……原來這個‘書’字是拼湊者為了與前兩條‘凡例’格式上一致才硬加進去的,……殊不知加一‘書’字,馬腳全露,……”④此后有一注,注腳寫道:“吳世昌先生已指出:‘添一“書”字,反而弄得文理不通了’。見其所著《殘本脂評‘石頭記’的底本及其年代》。”⑤


“‘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這不是把問題說得清清楚楚了嗎?怎么忽然又橫插一杠子,緊接著再問‘又因何而撰是書哉’呢?這樣一句孤立突出的問句,不是十分明顯的可以看出,它是后來被硬楔進去因而上下都無法貫通的多余的文字嗎?”⑥


“‘故曰風塵懷閨秀,乃是第一回題綱正義也’,這里已經講了‘風塵懷閨秀’了,緊接下去,又說:‘開卷即云風塵懷閨秀,則知作者本意’云云,文字重床疊架,令人不可卒讀。”⑦這正是因為曹家某后人看到“凡例”第五條和第一回回前總評都講“開卷”云云,故而將后者改動后加到了前者的前面,所以這種重床疊架在所難免了。


還有,“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一句,行文妥貼,而被插入“上賴”、“下承”之后,兩個“賴”字相近,不僅重復,而且不順。


除了從文字水平的高低上來分析之外,還有兩個內容涵義方面的情況可以用來說明我的觀點。


第一,在以《石頭記》為書名的第一回回前總評中講“撰此《石頭記》一書”是合適的,但是將它移到“凡例”第五條之中就很不妥當了。“凡例”第一條為“《紅樓夢》旨義……《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風月寶鑒》,……又曰《石頭記》,……然此書又名曰《金陵十二釵》,……”從第二條以下再不稱書名,而均為“此書”,脂硯齋根本不可能在第五條中突然稱《石頭記》。應該說這是曹家某后人將第一回回前總評第一段改動后加到“凡例”第五條前部時的一個不應有的疏忽,他本該刪去“石頭記”三個字,即成為“撰此一書”。即便非要提到書名,也應根據“凡例”第一條的情況,使用總其全部之名的《紅樓夢》,可寫為“撰此《紅樓夢》一書”,而不應該在三個“又曰”的書名中選出一個來。正因為曹家某后人的這一疏忽,使它成為我的觀點的一個證據。


第二,脂硯齋原文中的“父兄”是特指的,但曹家某后人不清楚這一點。他也沒有把它當成一回事,去問一問祖父畸笏,而是隨手改為一般人所通常使用的“父母”。脂硯齋所寫的“父兄”特指曹寅和曹颙。曹寅、曹颙不僅先后任朝廷的江寧織造,也先后任曹家的一族之長。脂硯齋很清楚,一個人可能因某種緣故而隱姓埋名,但養育親情、族規家法不能忘懷。如果你不把它理解為特指,那么你也會發現“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這兩句對仗工整,其中“父”對“師”皆為長輩,“兄”對“友”皆為平輩。而曹家某后人將特指的“父兄”改為通常的“父母”,又改后句的“友”為“兄”,這樣就破壞了工整合理的對仗關系。“父”對“師”保留了,而“母”如何來對“兄”呢?如果將“父母”與“師兄”都看成一個詞組來對仗,就更沒道理了。


綜上所述,我的觀點,即“凡例”第五條前大半部分文字是曹家某后人根據脂硯齋第一回回前總評第一段改寫而成的,是言之有據的。


注釋:

馮其庸:《夢邊集》,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54頁。

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團結出版社,1991年,第408—409頁。

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第404頁。

馮其庸:《夢邊集》,第343—344頁。

馮其庸:《夢邊集》,第344頁。

馮其庸:《夢邊集》,第345頁。

馮其庸:《夢邊集》,第346頁。



 原載:《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關注紅迷驛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紅學研究最新成果—“曹氏暗合法”,給你一個全新的《紅樓夢》
脂硯齋評·評者及評點術語(三)
曹雪芹完成了整部《紅樓夢》
俞曉紅:程甲本序言發微(《紅樓夢》后40回非高鶚續寫說之三)
文史 | 從《史記》到《紅樓夢》,書里書外的那些奇緣
曹雪芹:命運賜我不測,我干不成別的,只拿它寫了部《石頭記》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禾县| 乌拉特前旗| 永和县| 河曲县| 榆中县| 法库县| 石阡县| 固安县| 望谟县| 台南县| 汤原县| 广州市| 景泰县| 扶沟县| 六盘水市| 新沂市| 四川省| 阜康市| 普兰店市| 慈溪市| 洪雅县| 凯里市| 志丹县| 治多县| 呼伦贝尔市| 江油市| 大渡口区| 道真| 三河市| 两当县| 弥勒县| 云林县| 云南省| 漳州市| 浦东新区| 靖安县| 常山县| 德清县| 德惠市| 娱乐|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