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耕地生產效率促進規模化種植模式快速崛起,同時也是為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國家近兩年加快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步伐。依照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部署,今年我國目標建成1億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高標準農田。
高標準農田的定義是什么?
所謂高標準農田,即通過土地整治的方式,建設形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的農田。與傳統農田不同,高標準農田與現代化農業生產及經營方式相適應,且高標準農田建設一般而言需要遵循如下3項原則:
①堅持農民為主體地位,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
②堅持因地制宜,采取差別化整治措施,并充分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③優先在基本農田范圍內建設,且申報高標準農田平原地區不低于5000畝,丘陵山區不低于2000畝。
高標準農田建設補貼標準
因高標準農田建設需因地制宜開展,故不同地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補貼標準并不統一。一般情況下,高標準農田建設畝均財政投入為1500元左右,按照戶均8.6畝地來計算,農村家庭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戶均補貼為12900元!北京、上海、浙江、海南等多個省份可依照財政撥付的實際情況拿到更高的補貼,具體以實際金額為準。
但是,像、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廣東省農墾總局以兵團(總局)加權平均,畝均財政資金投入不超過1100元。換句話說,在新疆、黑龍江以及廣東等縣市,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補貼可能不超過1100元,與畝均1500元的投入有所出入。
高標準農田建設補貼主要惠及哪些人?
①小農戶:有條件的地區,在充分尊重農戶自愿的基礎上,應當充分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要求,進一步促進土地連片集中耕種,提高畝產產出。
②貧困地區群體:高標準農田建設將優先支持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
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種植合作社也是惠及的對象,國家在2021年將繼續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投入力度積極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高標準農田。
④國家種子基地:從2019年開始國家加大力度支持基本口糧田建設,并優先在符合條件的國家種子示范基地開展標準農田建設。
7種情況下,1分錢補貼也拿不到!
①非法開墾的荒地國家允許種植,但卻領不到任何與農業種植相關的補貼;
②已經退耕還林或已經享受退耕還草補貼的耕地,依照要求,也不能享受補貼;
③已經申請將耕地作為畜牧業養殖用地的耕地,原則上也享受不了高標準農田建設補貼;
④已轉為實施農業用地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補貼與與之無緣;
⑤因非農業征收占用且已經改變原有用途的,原則上也不能獲取補貼;
⑥常年拋荒的耕地,同樣也不能獲得補貼;
⑦質量達不到耕種條件的耕地雖說也能實現集中連片種植,但卻也不能領取補貼。
總而言之,如若2021年1億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目標如期完成的話,則截止到2021年底,我國將實現9億畝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占18億畝可耕地紅線的一半。不出意外的話,2021年國家將繼續在資金保障、激勵措施以及監測監管等方面為加快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扶持,比如2021年農田建設補助資金或超900億;繼續對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的好的省份予以獎勵等等。照此趨勢,農業生產的總體條件將持續改善,國家的糧食安全也會更有基礎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