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隨時隨地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物滅絕,但是對于我們來說,最為熟知的還是恐龍的滅絕,雖然恐龍看起來十分不幸,但是其實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大滅絕卻并非是恐龍的時代,而是遠遠早于恐龍時代。也正是由于存在著這些生物滅絕的事件,才將世界歷史分成了不同的時期。
曾經在歷史上發生過幾次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離我們最早的一次就是在六百六十萬年前,因為生態系統遭受了雙方面的打擊,一方面有劇烈的火山爆發產生的二氧化碳彌漫了整個大氣層,另一方面是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塵土的飛揚,加之大氣層被二氧化碳侵占,導致很多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食物鏈一下就斷開了,食草動物沒有食物,相繼滅絕,緊接著食肉動物也大規模滅絕。很短的時間內,存在在世界上的四分之三的物種都消失了。這里面就包括了曾經稱霸一時的恐龍等等全部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
其實恐龍的崛起也要感謝環境的變化,在兩億五千二百萬年前,也曾經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當時地球上有一個超級大陸叫做盤古大陸,它是由地球上所有大陸匯集在一起的,也因為盤古大陸的存在,內陸沙漠被占領了,很多動物賴以生存的熱帶淺海也隨之消失了,不斷發生的火山爆發等災難,導致了極端的高溫,很多動物也就慢慢的滅絕了,就是在此時,恐龍取代了那時存在的爬行動物。
但其實遠古時期并不是物種滅絕發生的固定時期,過去因為冰川的浮動也曾導致一些列動物的滅絕,比如地球兩極冰川的浮動,導致了海平線起起伏伏,不僅改變了水流也改變了洋流的方向,很多動物不能適應這種變化,相繼滅絕。
物種滅絕其實是生態系統不斷更新的一種常態,很多人曾在想,下一次物種滅絕會發生在什么時候,沒有人能夠說清楚,雖然現在科技的發展已經讓人類不再像以前一樣任由環境的擺布,可以提前預知一些災難的發生,但是其實在浩瀚的宇宙當中,人類還是非常渺小的,即使了能夠預知一些災難,但是也抵不過大自然的威力。想要躲避一下次物種大滅絕,絕非憑人類自身的能力就可以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