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城市的建筑規劃已經不能滿足需求,為了保證經濟發展,清除發展中的阻礙,各地區都在進行一定規模的征地拆遷,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拆遷糾紛,處理不當的直接演變成暴力事件,淵博征地拆遷律師帶大家看一下,拆遷方如果暴力執法會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我們暫且把暴力拆遷理解為強拆,強拆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合法的司法強拆和違法強拆,什么是司法強拆?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補償決定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什么是非法強拆呢,可以理解為,拆遷方沒有相關審批手續,通過各種偷拆、暴力等方式將當事人合法房屋拆除,也有人認為只要自己不同意的拆遷都叫非法強拆。
行政人員即是法律執行者,其一言一行都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如果違法,所帶來的后果比其他人更嚴重,不但破壞來了行政秩序和社會規范,損害了政府形象,褻瀆了法律權威,破壞了社會和諧。
很多人認為暴力執法的代表就是違法強拆,也有人認為,暴力拆遷是對被拆遷人的人權侮辱,故意損害私有財產和個人安全,這是暴力執法最明顯的特征,暴力執法不僅在形式上體現為行政違法,而且從維護正義的角度,也應把暴力執法界定為行政違法。理由有兩點:一是形式上違法。在我國,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所實施的、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侵害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系尚未構成犯罪的有過錯的行政行為。從形式上來看,暴力執法是濫用職權的違法行為,它的動機在于追求不當的行政利益,違反了一般人的理智、常識及社會公認的公平原則,出于利益的考量而使用了暴力,可以認為是顯失公正。二是維護公平正義的需要。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曾說:“公理只有在雙方相等時才談得上,強者做他們能做的事情,弱者受他們必須受的苦難。”從一定意義上說,當行政權過于強大時,它往往難以受到有效控制,處于弱勢端的多數群體權利難以實現。行政主體由于其自身的地位和職權,在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方面負有很大的責任。
也有人認為將暴力執法定性為行政不當比較合適,例如,很多生活中執法不規范其實就是不合理的行政行為,暴力執法并不是違法行為,更是一種職權的濫用,行政行為是恩局法定程序作出的,只是因為執法者的施法不當,也因為每個行政人員本身的文化素質、思想品德、專業知識等有所不同,同樣執法可能帶來的后果也有所不同。
所以相關業內人士,探討來,探討去,對暴力執法后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并沒有最后的結論,無論最后定論如何,只要對方違法,危害自身利益,還需每一位受害人拿起法律委屈將違法者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