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將民事欺詐認定為詐騙犯罪民事欺詐和詐...
切勿將民事欺詐認定為詐騙犯罪
民事欺詐和詐騙犯罪中的詐騙手段是有著本質區別的,盡管民事欺詐也使用了欺騙手段,但是民事欺詐中,行為人欺騙的目的不是非法占有對方的財產,而是在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過程中,實施了欺騙手段,意圖投機取巧,得到更多的利益。民事欺詐活動中,當事人各方存在交易的基礎,行為人雖有欺詐行為,但并非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以極低的代價或者無代價獲取對方的財產;在詐騙犯罪中,行為人和被害人之間不存在交易的基礎,行為人往往捏造交易行為,意圖無代價或者以極低的代價,無償騙取對方財產據為己有,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區分民事欺詐行為和詐騙犯罪的根本標尺就是審查雙方是否存在基礎交易行為,如果雙方存在基礎交易行為,行為人就不存在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產的目的,就不構成詐騙犯罪。反之,構成詐騙罪。
民事欺詐活動固然有錯,但是完全可以通過民事途徑和行政手段加以解決敢遏制,完全沒有必要也不應該上升到刑事高度。在司法實務中,一些公司企業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使用了欺詐手段,被司法機關以詐騙罪采取強制措施,將本可以通過民事手段和行政手段解決的糾紛上升到刑事高度,以司法手段插手經濟糾紛,這是完全錯誤的,必須依法予以糾正。
廣強律師事務所刑事律師 謝政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