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當美國和前蘇聯之間展開了一場“太空競賽”后,人類的發展也隨之進入到新的時代。
1957年,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1961年,第一名宇航員成功進入太空;1969年,人類成功登上了月球。當然,這些僅僅是開始,1977年,美國先后發射了旅行者系列空間探測器,代替人類去往了更遙遠的地方。
旅行者系列空間探測器
為何要發射旅行者系列空間探測器呢?首先,從人類對于太陽系的了解來看,在當時,雖然人類對于太陽系,已經有了多年的研究,不過,卻也僅限于太陽系內部區域,太陽系外側的世界,人類還是空白的。
而且由于當時人類的探測設備也不夠先進,甚至木星系統、土星系統等,了解到的也都是非常片面的,所以,發射空間探測器,一方面可以幫助人類更好地了解太陽系內的各大天體,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太陽系外圍世界。
此外,在當時,人類已經對外星文明有了多年的研究,當時很多研究者都相信,外星文明一定存在,認為人類需要主動去跟他們取得聯系。
于是,發射旅行者系列空間探測器,也是希望可以通過這些探測器上攜帶的信息,期待未來它們飛離太陽系之后,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之中,可以被某一個外星文明發現,然后接收到來自地球上的問候信息,從而對我們做出回應。
當然,旅行者系列也是不負眾望的,不僅成功為人類傳回了太陽系外圍的寶貴資料,同時,也都陸續飛離了太陽系,進入到星際空間之中。
那么,在廣袤的宇宙中,人類會是孤獨的嗎?對于這個問題,NASA曾經公布了一張“旅行者”在距離地球227億公里外傳回的一張照片,看后相信你也一定會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227億公里外,“旅行者”傳回一張照片
這張照片是由旅行者1號傳回的,在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亮點,不過,這是這個非常不起眼的小亮點,卻是我們的家園——地球。
可以說,因為在這張來自于遙遠地帶的地球照片,科學家們也開始重新審視起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
地球有多渺小呢?雖然在人類的眼中,地球是非常龐大的,畢竟我們和萬物一起,生活在地球之上,然而,即使是在太陽系之中,地球也不是最大的行星,拿太陽系中最大的星球木星來說,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而體積則是地球的1321倍。
看起來是不是木星非常巨大了?然而,在宇宙中,很多行星都比木星還要大,目前,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一顆行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32萬倍,自然,通過數據對比,木星在它的面前,也不過是一個非常渺小的存在了。
太陽系作為一個恒星系統,在銀河系中,恒星的數量至少有1000億顆-4000億顆,而且在銀河系中,還有很多新生的“恒星之家”,也有大量的恒星在其中孕育。
無論是地球也好,還是太陽系也好,在銀河系中,都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存在,甚至不如沙漠中的一粒沙子。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會認為,銀河系就會是宇宙中最大的存在了?答案當然不是,銀河系在宇宙中仍然微不足道。
要知道,目前科學家們探測到的宇宙范圍,大約是930億光年,這是已知的宇宙直徑,盡管非常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而銀河系的直徑是多少呢?答案是20萬光年,從數據對比來看,差距也是一目了然。那么,在廣袤的宇宙中,銀河系的數量又有多少呢?答案是1000億個左右。
顯然,即使是在我們眼中,人類似乎永遠也無法離開的銀河系,在廣袤的宇宙中,也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存在,自然,在我們眼中非常特別的地球,放在廣袤的宇宙之中,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因為比地球還要完美的星球不能說有很多,應該說是數不勝數。
會有外星文明嗎?
這個問題想要找到的答案是:人類文明會是孤獨的嗎?顯然,現階段來看,我們對于這個問題是無解的,畢竟,人類雖然已經在廣袤的宇宙中,尋找地外生命近百年的時間,但是卻一直沒有找到答案。
不過,因為宇宙中恒星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這也意味著,人類很大概率并不會是孤獨的。拿銀河系來說,科學家們早就發現,即使是在銀河系中,生命也是普遍存在的,因為在距離地球僅有36光年之內的地方,就有多顆比地球還要完美的系外行星存在。
自然,放在整個銀河系的范圍之中,生命應該也是普遍存在的才對。可是,為何人類找不到外星文明呢?畢竟,宇宙中天體演化的時間是不同的,這也意味著,早在地球出現之前,宇宙中就應該有生命,甚至是文明存在了,那么,他們為何不來找我們?
有觀點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宇宙太大了,很多文明目前都無法離開自己的母星系,說白了,就是都在自己的小天地中進行著思考,就好像人類夜晚望向漫天星光的時候,會思考哪一顆恒星的周圍存在生命一樣。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宇宙中的文明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就會覆滅重來,而且根據宇宙法則,文明和文明之間,也是不應該取得聯系的,因為一旦違背了宇宙法則,就會被毀掉。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人類發射出尋找回應的信號,是不是在未來會為人類引來殺身之禍?對于這個問題,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