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魔幻啊,轉陰三天后又復陽了!
復陽了,比第一次還嚴重!
不到一周的時間,抗原轉陰后又陽了,是沒好徹底嗎?
最近,很多人在經歷了發熱、身痛、咽痛,甚至熬過更嚴重的新冠“五大酷刑”后,終于——轉陰了。
殊不知,抗原或核酸轉陰,并非闖關成功,尤其是那些轉陰但仍有乏力、咳嗽、咽部不適,甚至味覺或嗅覺失靈的人,接下來一到兩周的恢復休養期至關重要。
有些人在吃了“新冠”的苦后,反而開始報復性地運動、熬夜、進補、啪啪啪……于是病毒卷土重來——復陽了,有的癥狀甚至比之前更嚴重。
抗原陰性說明未測到病毒,或病毒載量很低
抗原或核酸轉陰,也可能說明病毒載量很低,未必完全清除了,可能有“余邪未清”。而復陽就是因為病尚未痊愈,體內病毒沒有完全被清除,趁自身免疫下降時,病毒再次占據上風。而免疫力的下降,大多和我們在這段時期的起居、飲食或情志不當有關。
那么,有哪些行為可能會增加復陽的風險呢?
勞復
疫邪已退,脈證俱平,但元氣未復,或因梳洗沐浴,或因多言妄動,遂致發熱,前證復起,惟脈不沉實為辨,此為勞復。
——《溫疫論》
中醫認為,人的“正氣”(相當于西醫說的免疫力)在和病邪抗爭并獲勝后,本身也是元氣大傷的。而在病邪雖整體上被打敗,但在不排除“余邪未清”的情況下,應好好休養以養護正氣,若此時做了一些損耗正氣的事情,那么余邪就可能死灰復燃。
1
房勞
房勞復者,即女勞復,一名色復。溫熱瘥后,氣血未充,早犯房事,則內損真氣,外觸邪氣而復作也。癥見頭重不舉,目中生花,腰脅痛,小腹里急絞痛,憎寒發熱,或陰火上沖,頭面烘熱,胸中煩悶是也。
——《重訂廣溫熱論》
剛轉陰,人的氣血還是比較虛弱的。行房,在中醫看來是消耗腎精的事兒,腎精不足,則人的氣血也會弱,抵抗力就差,從而容易復陽。
因未節房事而導致的復陽,可能有明顯的下焦虛或受邪的癥狀——腰脅痛、眼花、頭暈頭重、小腹拘急絞痛等,并伴隨發熱畏寒,以及腎陰不足、虛火上沖導致的胸中煩悶、頭面烘熱等。
2
著涼
溫熱瘥后,元氣未復,余邪未清,稍加勞動,其熱復作。不必大費氣力,即梳洗、沐浴、多語、更衣之類,亦能致復。
——《重訂廣溫熱論》
別說新冠了,即便是普通的感冒或流感,也是非常強調在恢復期、病完全好透之前不要著涼的。
新冠在冬天流行更為嚴重,一方面和新冠病毒本身耐寒不耐熱有關;另一方面天冷則人易著涼,著涼則免疫力也會下降。
長時間洗澡或蒸桑拿后,容易感到乏力頭暈
對剛剛轉陰、身體還比較虛弱人來說,最容易著涼的就是洗澡的時候。如果能忍,盡量等身體再好一些去洗澡;如果不能忍,務必做好洗澡前中后的保暖工作,且洗澡時間不宜太久。洗澡水溫高、時間久,人的毛孔腠理是大開的,故大耗津氣而乏力,又氣血走表,空氣氧含量漸低,腦部易供血供氧不足而頭暈。這個階段,洗澡就是圖個干凈即可。
另外,哪怕自我感覺完全“陽康”了,這個冬天,還是建議多穿點衣服,溫度比風度重要。
3
熬夜
熬夜是現代人免疫力下降的罪魁禍首之一。
新 冠 五 大 酷 刑
1.小刀拉嗓子
2.水泥封鼻子
3.無麻醉開顱
4.電鉆眼珠子
5.鐮刀剜腰子
不少人在這次新冠“五大酷刑”的折磨下,想睡但睡不著。但等到熱退了,頭也不疼了,咳嗽也不嚴重了,就好了傷疤忘了疼,又開始報復性地熬夜了,能睡偏不睡了。
還有人在癥狀減輕后和剛轉陰的恢復期,在家拼命利用這段時間刷劇、玩游戲、看直播……拼命創造加重病情和復陽的條件,這是對自己和他人都不負責的做法。
除此之外,轉陰后不宜立馬投入高強度工作,尤其是感到勞累時,最好能及時放下、休息,不要透支尚未康復的身體。
不過,對于剛轉陰,甚至帶病在崗的醫生、護士、警察、快遞、外賣小哥以及各行各業日夜守護大眾生命健康和生活保障的工作者們,我們也只能報以敬重和感恩的心,同時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不做對自己不負責的行為,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4
劇烈運動
前幾天,“陽過后小心病毒性心肌炎”的話題一度沖上熱搜榜第一。
主要是因為有不少新冠轉陰后劇烈運動誘發心肌炎的微博出現。
網傳新冠轉陰后劇烈運動引發心肌炎的話題(左右滑動)
轉陰后劇烈運動確實有誘發心肌炎的風險,尤其是經歷過高燒的人。高燒可能會對心肌造成損傷,或因免疫力降低導致病毒感染心肌,造成病毒性心肌炎。除了劇烈運動外,之前講的熬夜等過度勞累的行為,都會增加患心肌炎的風險。
所以,轉陰后的1~2周宜以靜養休息為主,多睡覺,多曬太陽,適當地散散步、走動走動,既活動筋骨,也幫助消化,切莫劇烈運動。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冬季是不建議那種出大汗的劇烈運動的,尤其不建議在冬天的夜晚劇烈運動,比如夜跑之類的,這是違背冬季養“藏”之道的。
生命在于運動,生命更在于懂得如何勞逸結合。
食復
溫熱瘥后,胃氣尚虛,余邪未盡,若納谷太驟,則運化不及,余邪假食滯而復作。
——《重訂廣溫熱論》
食物的消化,是要動用到氣血的。為什么在感冒發熱的時候,人大多沒有胃口?因為人的氣血或者說正氣主要在與病邪抗爭,負責脾胃運化的就少了。這時候就需要給患者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一下子吃太多太猛,以減輕脾胃的負擔。如果吃不下,千萬不要硬塞。
5
肥甘
我常常聽別人說,讓病人吃羊肉片、雞蛋或者是火腿,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因為病人的身體無法消化這些東西。
——南丁格爾
“肥甘”就是我們說的油膩、甜膩、滋膩的食物,包括大多數補品,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好消化。
和運動一樣,有些人對營養進補的認知也有過度的偏執。一般來說,人在外感發熱或病剛愈的時候,大多胃氣較弱,是不建議吃得太營養或太補的。一方面是脾胃無力運化,那這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反而會成為痰濕積滯,另一方面外感是要排邪的,吃補的容易堵邪出路。
等到邪氣去了,胃氣自然漸漸恢復,你的食欲也會起來,這時候就可以慢慢恢復正常飲食了,等胃氣完全恢復,胃口完全恢復了,就可以補補啦。
6
生冷
人吃下去、喝下去的飲食要成為人體能用的氣血津精或者說營養,必須經過脾胃的運化,而脾胃運化主要靠的是脾陽。
外感宜喝易消化又養胃的熱粥,但冷粥就屬生冷之物
生冷之物(生即未經烹飪的生食,冷即溫度冷或性寒涼的食物),其主要的弊端就是會大量地耗損脾陽。素體脾虛陽虛的人,在平時吃點冷的或寒性的食物,就容易腸胃不舒服,更何況在“胃氣尚虛,余邪未盡”的這個階段!
其實,病剛愈而胃氣尚弱時,人會本能地不想吃肥甘生冷,我們應該遵從身體的指令。
但有的人平時陽氣足、脾胃強健的,在發熱發汗后,因為津液的流失,特別想吃這些肥甘生冷的東西以滋陰生津,也沒有怕冷癥狀的,胃口也可以的,那就可以適量吃些。
7
飲酒
若溫病新瘥,飲酒者,必復熱,以酒味辛性熱,助其余邪熱毒故也,必兼煩悶干嘔,口燥不納等癥。
——《重訂廣溫熱論》
剛轉陰切莫飲酒,因為酒的刺激性較大,此時身體尚未完全恢復,咽喉、腸胃等部位的免疫力也比較弱,喝酒可能會加重或引起咽痛、咳嗽以及腸胃不適的癥狀。
中醫認為,酒是熱性的,白酒傷陰助火,黃酒助濕熱。在外感病剛愈的階段,喝酒無異于在打壓人的正氣、免疫力,幫助邪氣、病毒殺個回馬槍。
怒復
溫熱瘥后,因事觸怒,怒氣傷肝,相火暴發,因而余熱復作,癥必身熱胸悶,心煩懊憹,氣逆喘呼,甚則脅痛嘔血。
——《重訂廣溫熱論》
退熱轉陰后要靜養,靜養不僅是休養身體,更是平靜心態。情志過激也是可能引起“復陽”的誘因,特別是怒氣。
中醫講“怒”,一指發怒、大怒,即發脾氣,二指郁怒,即生悶氣。
8
發脾氣
大怒者,其志憤激,則氣血易于奔迫,而無所節制,《經》所謂“怒則傷志”也。
——《重訂廣溫熱論》
發脾氣、發怒會令氣血上沖,尤其是本身就心腦血管不太好的老年人,時有與人吵架時突發腦溢血的悲劇。
剛轉陰的人氣血本就虛弱,需要身心的靜養來“回血”,但發怒會大動氣血,還會生火助熱,導致氣血的耗散,影響免疫力的恢復。
9
生悶氣
郁怒者,其志怫戾,則氣血易于瘀壅,而不克寬舒,《經》所謂“怒則氣逆”也。
——《重訂廣溫熱論》
經常生悶氣的人,往往氣機壅滯或者說肝氣郁結,容易出現胸悶氣短、胃脘不舒、食欲不振、腹脹便秘等。久而久之,從無形的“郁結”化為有形的“結節”,女性多發的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這些結節囊腫多在肝經循行的路線上,與情志抑郁導致的肝氣郁結密切相關。
肝郁則克脾,所以人生氣時大多沒有食欲,消化也不好。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病后正氣或者說免疫力的恢復離不開脾胃運化功能的恢復,這樣我們的飲食才能化生為身體能用的營養物質。因此,我們要避免一切損傷脾胃的行為,包括前面講的飲食滋膩、生冷或大補,也包括生悶氣對脾胃的損害。
自復
自復乃伏邪未盡也。
——《重訂廣溫熱論》
除了勞復、食復、怒復外,還有自復,但自復本質上就是“假陰”,即正氣并未真正擊敗病邪的有生力量,病邪暫時伏藏了起來,之后還是會伺機而動的。
對于平素免疫力就比較弱,以及治療可能不太到位的人群,自復的風險較大。
本文審核專家:羅錦怡
主治醫師,臨床工作近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