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世界茶樹的起源地,有古茶樹王國之稱,古茶樹無論是種類、品種、數量、面積還是歷史、民族和文化,均有其特殊性,在中國和全世界都是唯一性的。
西雙版納的古茶樹、古茶園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之一。
按茶樹的馴化歷程,可以大致分為:野生茶樹——過渡型茶樹——人工栽培型茶樹,野茶也屬于茶樹進化的第三階段,是古茶樹的種子“流落”深山自然長大而成的。
野茶是自然播種,自然養育。在未被人類發現的幾百年生長時間里,原始雨林是它的保護傘,同時也是練兵場。蠻荒的原始雨林供給野茶養分,同時也將野茶訓練出了特種兵一般的野外生存能力。
為了活下來,野茶貪婪的大口吮吸土壤里的營養,為了活下來,野茶克服了天災蟲害以及一切我們想象不到的困難。暴風雨來得越猛,它只有將枝葉的“肌肉”練就得更強壯,同時將根扎得越深。原始雨林的陽光越散,它只有卯足了勁拼命長高去夠著那珍貴的陽光。千百年殘酷的原始雨林特訓,野茶營養吸收得好,而鍛煉的充分,因此長的結實、強壯、生命力強。
在人們開始大規模的培育茶樹之前,大自然就已經在幫我們養育著野茶,古茶樹的歷史可以追溯多久,野茶就有多老,甚至野茶的樹齡常常超過古茶樹的樹齡。野茶樹不僅是云南茶樹原產地的活化石和見證,更是國家珍貴財富、人類重要的自然遺產,也是研究茶樹起源、演化重要材料。
野茶是自然落地生長的古茶樹,可能是附近寨子里古茶樹的茶果因動物啃噬、搬運或山風與流水運載等原因,被“搬運”到深山,生長于生態極好的深山密林中,土壤肥沃,周遭環境生物多樣性明顯。野茶質高、香氣較揚,有獨特的山野氣息。
西雙版納野茶主要分布于勐海茶區和勐臘茶區。野茶生長在原始雨林人跡罕至的深處,因為野茶生長過程完全脫離人為管護、是自然生長,野茶樹不成片存在,生長地有斜坡、有幽谷、有險峰,茶樹周圍森林密布常常無立足之地,沒有世代居住的老百姓當向導,外人無法找到野茶。
野茶樹存世量稀少,樹形高大優美,比一般古茶樹更高更壯,樹冠完整呈自然生長形態,枝繁葉茂,樹枝分叉少但是枝條更韌更強健,零散分布,沒有任何成片存在的野茶。野茶鮮葉看起來更為油亮,葉片通常較厚,葉脈更為突出,茶芽更肥壯,茶毫更濃密凸顯,曬青毛茶銀毫密布如霜披雪覆,具有極高的辨識度。
古茶樹短時間內不可再生,而野茶,更加不可復制。尤其在21世紀,完全未被污染的原始處女地越來越少,能夠在完全無人打擾的環境下長大的野茶樹,每一棵都是珍貴的原始雨林珍寶,每一棵都應該加倍保護。
野茶樹的生長環境及數量的原因使得其產量稀少,有些野茶樹更是生長在離人家、寨子十分遙遠的深山里,鮮葉被采摘后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就失去了原有的品質。雨林古茶坊深入每座山頭每個寨子,在寨子旁、茶園旁建古茶坊,使零散分布的野茶被采摘后可以得到第一時間的處理,保證野茶的鮮嫩,幾年來,雨林人不斷的積攢,將野茶搬出大山,讓更多茶友體驗到西雙版納原始雨林中的珍寶。
雨林野茶 布朗山1900
采自以棵計數的野茶
即將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