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八十載鑄就汽車之王。豐田成立最初從事紡織行業,二戰結束之后,日本大力發展自主汽車品牌,豐田依靠技術研發、生 產管理優勢成功突圍。兩次石油危機使豐田看到了美國市場的機遇,通過節省資源成功打入美國市場。20世紀80年代,美國豪華車市 場高速發展,豐田成功推出了雷克薩斯。居安思危的基因使豐田汽車發展成全球前三大汽車制造商。
電動化戰略三番調整、純電步伐提速。由于各國政策的推動、維持市場份額的需求及競爭對手帶來的壓力,豐田汽車分別于2015年、 2017年和2019年更新了電動化戰略,最新目標為2025年全球年銷售550萬輛電動化車。產品因地施策,在日本推廣超緊湊型純電動, 全球其他地區推出豐富新能源車型,并與多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
技術驅動,促成長久核心競爭力。全球車企在電動化領域有所布局,主流品牌均有清晰的電動化戰略,擁有純電動、插電混動等技術, 有專屬的電動化平臺,車型集中在2020年之后推出,同時重視中國市場,與電池企業戰略合作。豐田的獨特優勢在于混合動力和燃料 電池的技術領先性。
順勢應變、合作共贏啟迪同行者。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并且根據政策和市場的發展變化,及時對戰略進行了調 整,對純電動的重視度顯著提高,擁有全新的平臺和品牌,并在產業鏈上加強合作,與外資整車廠合力研發電動車。
投資建議:豐田是全球頭部汽車企業,具有混合動力和氫燃料電池的技術優勢,同時在電動化領域快速轉型,加速中國市場的布局, 國內相關企業將受益,建議關注廣汽集團(廣汽豐田將作為豐田在中國的重要切入口實現電動化戰略)、比亞迪(在電池和車型開發 與豐田達成深度合作)、寧德時代(與豐田等全球車企進行戰略合作)。
豐田電動化戰略轉型是必然之路
混合動力技術曾是豐田的戰略重點。豐田在1997年推出世界首款量產油電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參數|圖片),且將混合動力技術作為重點進行推廣,截止2017年,豐田全球范圍內共銷售了超過1000萬輛混合動力車型。
全球純電動的快速發展促使豐田戰略轉型。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給予大量的 財政補貼,一些國家制定了燃油車禁售時間表。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車型的占比逐步提升,車企必須抓住新 的細分領域,以維持市場份額。此外,以大眾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和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興車企也加速純電動車型的布局。在 此背景下,豐田汽車將純電動作為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并與多家電池企業建立合作。
豐田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分別提出電動化戰略,由最開始的混動技術轉變為混動、純電、氫燃料電池技術共同發展,提高了對純電動的重視度。2015年的戰略顯示豐田主要依托自身傳統技術優勢, 以提升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新能源汽車行業經過2016和2017年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市場的迅速崛起,帶動純電動車型熱銷,在此背景下,豐田于2017年底提出了新的戰略,即:2020年率先在中國推出純電動車型,2030年在全球銷售550萬輛/年 的電動化車型,包括100萬輛的純電動和燃料電池車。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發展,大眾、特斯拉等對手純電步伐提 速,在此背景下,豐田于2019年6月再次更新了電動化戰略,將提前5年實現全球年銷售550萬輛電動化車型的目標。
豐田具有氫燃料電池的核心技術,普及還需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2014年豐田推出了其首款量產的氫燃料 電池車Mirai(參數|圖片),在氫燃料電池領域,豐田具有絕對的技術優勢。但氫的使用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因此豐田提出建立 “氫社會”,與各國地區政府與基建公司聯合推動加氫站建設。
豐田電動化轉型的未來預測
2025年豐田在全球不同市場推廣不同技術的車型:未來純電動、插混、混動、48V微混、增程式、氫燃料電池等技術將共同發展,其中中國企業以純電動為主流,日本企業以混動和插混作為主流,歐洲車企以純電和48V微混作為主流。預計2025年在日本市場仍將以混合動力為主,在中國市場以純電車型為 主,美國和歐洲市場將以混合動力和純電為主。此外,在日本地區,將有大量超緊湊型純電動車,涵蓋人行助力到短程代步。
豐田2025年新能源市占率有望達到37%:豐田于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550萬輛(包含混合動力),大眾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00萬,2025年預計中國新能源銷量665萬 輛,全球共銷售超過1500萬輛新能源汽車(包含混合動力),豐田的市占率有望達到37%。
收入占比提升,技術多元發展:2017年豐田電動車型銷量占比約17%,到2025年,預計電動車型占比45%,電動車型的收入占比將超過50%。未來將繼續領先混合 動力、氫燃料電池技術,并可能在固態電池、電池回收利用等技術領域有所突破。
報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