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廣告,就有新文章,這是小樹的承諾。昨日因為較忙,副條未能及時掛上小樹自己的內容,因此驚到大家了,實在抱歉。
今天是三篇短文的合集。內容似乎沒有關聯,但邏輯卻是互通的。三篇短文本該分別拓展,但想到言多必失,陪襯案例多了有風險,因此還是把凝練版獻給大家。之前曾在微博讀過片段的朋友,也希望再一次看到時,能為你帶來一點點新的啟發。
1
人的欲望總是無限的,這使得我們活在當下時,總覺得自己缺少很多東西。
可有一種東西,如今的我們不可謂不富足,一動動手指,它們就主動拼命涌入我的懷抱,讓人應接不暇。關鍵是,它們似乎都是免費的。不僅不要錢,還姿態極低、極為努力,使盡渾身解數地討好我。
生活不易,平日都是我討好別人,難有他人討好我。可它們不僅不在乎我的窘迫,還免費讓我開心、讓我興奮。這份快樂和尊敬,真是讓人欲罷不能啊。
這就是,讓我顱內高潮的各種新聞信息。
可是,免費的好東西總難免讓人生疑。當我們舒舒服服地吃了送上門的精神大餐后,還是得保持一絲警惕,以經濟人思維捫心自問:
我算什么東西,我有什么價值,討好我有什么好處?難道僅僅是因為我貢獻了只值1分錢的點擊么?1分錢怎么能買這么多東西?
事實上,發布這些內容的所賺取的流量錢,都只是微乎其微的小錢而已,真正的大錢在他處——
當你因為越來越強烈的自尊和自信,愈加排斥和拒絕其他可能性或來自外部的東西時,那么,對于你切身利益的分配模式,就再也沒有思路、經驗、準繩等等的競爭者。之后,所加諸給你的任何東西,你都只能全盤接受,所索要的任何東西,你也再無法拒絕。
這,才是真正的大錢啊。
2
回首往昔。
后2G時代,也就是80初-16,無腦“踩中崇美”成為了潮流,在裹挾了相當數量的人群后,逐漸成為“共識”。
在這種潮流的裹挾之下,多少人在押注國運前猶豫了。損失大者,如拋棄了國內的增長,跑到機會日益流失的歐美從零開始;損失小者,執意認為房價必跌,錯過了時代紅利。
這個現象,其實最值得關注的地方并不在意形,而在于:
1、潮流的參與方,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2、既然已形成潮流,那么這些人的確就是人群的大多數。
3、所有社會均穩如磐石的金字塔型財富、地位分布決定,真理(或至少是財富與發展的真理)一定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
簡而言之,當一個人確定自己屬于人群的大多數并認為自己是對的,那么從歷史回望,他大概率是錯的。無論什么年代,本質都是一樣的啊。
人呢,總是因為各種原因,舍棄不了融入潮流的安全感、畏懼在潮流中表達異響、抵觸思考潮流的本身等等,以至于聰明人雖多,但能擺脫潮流裹挾者卻少之又少。所以潮流總是潮流,以至于這金字塔的基座,是亙古不變的又大又厚又穩固啊。
3
這個世界,道理常有,而能聽進去的耳朵不常有,甚至是罕有。
人總是太自負,或是太懦弱,或是等等等等,以至于能真心真意聽進道理時,往往已然吃了大虧,這代價實在太大。因此,如何讓人在不付代價的前提下即能使耳朵聽進道理,則是大智慧的體現。
比如有稱,這道理是大人物的教誨,你應該聽。膜拜權威的人就聽了。
比如有稱,這道理是神的旨意,你若不聽,必魔鬼纏身。迷信盲從的人就聽了。
比如有稱,這是上古的蘊含陰陽五行八卦宇宙萬象的大道理,聽一句頂一百句。想走捷徑的就聽了。
雖在唯物主義看來,鬼鬼神神本質都是扯淡,但它確確實實通過抓住人性弱點,把道理讓人聽進去了,那么它們其實比起平鋪直敘的唯物論調來說,本身更富有智慧。
只是,這是有代價的。他們是因為被抓住了人性弱點,得以讓善人善本灌下營養雞湯滋補身體,可難保下次逮住他們相同弱點的人,灌的不是化骨水。
總之,這世上粗略能分為三種人:
一種是付了代價,因而聽進了道理的;
一種是沒付代價,但因被抓住人性弱點而灌進了道理的,可未來也因人性弱點而付出代價的;
一種是沒付代價,但因被抓住人性弱點而灌進了道理的,但未來因幸運而一直未付出代價的。
對比可知,一定是最后一種人最幸福。但這種幸福還能持續多久,主動權終究不把握在自己手上啊。
因此,我們腦力活動的一個有意義的重心,即是用以探索第四種路徑。
比如,試圖做到讓自身弱點收放自如,比如聽神神鬼鬼的正確教誨時虔誠至信,但一碰到糟粕即可立即分辨之并棄如敝履;
比如,強化自己的共情能力,做到在他人吃大虧時如切身感受,繼而從他人的教訓中汲取部分養分。
至于其他路徑,歡迎留言分享。最怕的還是沒充分認識自己,把被動或幸運當成理所當然,以至于災難潮涌而來時一頭霧水,直到被淹沒了,也不知道自己的問題究竟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