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是“地球上的最美麗的花朵”。作為大腦的功能,思維本身的復雜性使得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它。“思維(thinking)作為名詞,是‘想’這一動作的名稱;作為動名詞是指想的過程……想的過程就是思維、思維過程或思考過程(thinking processes)?!盵1]學習不單只是對知識的涉獵,更重要的是對思維的練就。延伸地說,教育對思維的練就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不光是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以知識傳授為前提,為人們提供思維加工的原材料,把握客觀因素的辯證關系,促使思維的科學發展。錢學森認為:“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講,從唯物主義的思想講,思維當然有規律,因為思維也是一種客觀現象,而一切客觀的東西及其運動都有自己的規律,思維當然也不例外”。[2]可見,思維是有規律可循的,也是可教可訓的。
參考文獻:
[1]孟昭蘭.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308.
[2]錢學森.關于思維科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