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虎,山東大學大數據與精確傳播實驗室特聘專家,“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大數據評價理論與指標體系研究”課題組核心成員,山東大學學術期刊智能分析與精確投稿系統(國家版權局軟件著作權證書編號:1683635)發明人,學術寫作領域專業教材《學術論文寫作實用教程》(即將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主編。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學術論文的“九宮格”——怎樣撥開“論文寫作難”迷霧。首先,我們來看論文難的兩個方面:發表難和寫作難。關于發表難的內容,我們在論文發表為什么這么難那節講座中,從編輯的角度、審稿人的角度和雜志社的角度以及其他的一些影響因素方面分析過,但我們只是簡單的提到論文發表難首當其沖的原因是論文寫作有問題,這是內因,至于說編輯、審稿人、雜志社方面的原因都是外因。在本次講座中,我們將會從三個方面來分析我們所面臨的論文寫作難的問題:一是,作者的身份角色;二是,寫作導向;三是,寫作邏輯。
論文發表難有一些內因和外因,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但論文寫作難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我們自身的問題所導致的,其它的一些外在因素顯然是次要的,更主要的還是我們自身的問題,比如說我們自身的角色對寫作的基本的觀念、整個寫作的過程、寫作的行動等等都會帶來什么影響,它們是怎樣影響論文質量的。那么,論文寫作難的這三個方面就構成了我們本次論文講座題目中所說的九宮格,當然,九宮格只是一個簡單的比喻,它主要涉及到了三個方面,九個小的環節或者說九個小的角度。
首先我們看一下九宮格。
第一行的內容是我們大部分論文作者的三重角色,一方面我們要做科研,另外一方面也要做教學,同時,還要寫論文、寫專著、寫課題等等,這三塊內容基本上就構成了大部分論文作者的三塊主要的工作內容。學術論文寫作有三種導向,一種是學術研究導向,一種是寫作導向,一種是發表導向,這一行理解起來要比第一行稍微難一些,因為很多人并不在這個地方有深思、有研究,大部分人在這方面是沒有專門研究的。第三行就是我們經常能夠見到的三種論文寫作邏輯、寫作風格。
“論文寫作難”迷霧:身份角色
我們從“教學”開始介紹,我們經常能夠見到的教學工作給論文寫作帶來一個負面影響是:很多人很擅長或者習慣寫教學類的論文,比如,教改論文或是把課堂上的一些東西寫成論文,我們統稱它們為教學論文,很多老師喜歡寫這樣的論文,但實際上,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教學論文根本就不是學術論文,很多人也能夠體會到教學類論文在發表的時候并不容易,它發表的難度是很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從很多期刊編輯的角度來判斷,教學論文嚴格意義上來講就不是學術論文,除非你的論文中有特別的東西,寫得特別的好,一般情況下,期刊不會優先發表這一類型的論文,期刊優先發表的一定是學術論文。按照我們通俗的理解來看,學術論文是研究學術問題的,理論性比較強的,充滿了思辨性的這樣一些特征的論文,這是我們對學術論文的界定,而教學論文研究的不是學術問題,它研究的甚至可能是你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非常微觀的實際問題,如果你想把它上升成為一個學術問題,還要有很多工作去做,要把實踐問題理論化,只有經過理論化的過程以后,你才有可能把它上升成一個實踐問題,但是很多人意識不到這一點,很多作者一動手就知道寫教學論文,但它們不知道原來教學論文不是學術論文。
給我們的論文寫作帶來突出負面影響的還有“科研”,科研也會給我們的論文寫作帶來很大的障礙。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有好多人認為寫作與科研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有人認為寫作跟科研就是一碼事,事實上并不是這樣的,科研跟寫作是密不可分的,但兩者的區別也是非常的明顯的。那么,還有一部分人能夠意識到科研與寫作的區別,但是他們區別的觀念有偏差,比如,有人認為寫作就是要把學術研究的成果表達出來,把頭腦中的想法寫出來,很多人會這樣認為,但實際上,這種觀念也是不利于論文寫作的。在這里,我們不探討哪一種觀念是對的,哪一種觀念是錯的,我們只從論文寫作、論文發表的角度來講,什么樣的觀念更有利于論文的寫作與發表,哪一些觀念會妨礙到論文的寫作與發表,比如,剛才我們提到的,有人認為寫作就是要把你學術研究的成果表達出來,這種觀念很顯然是會阻礙你論文寫作的,因為論文寫作本來不是這樣的,如果你是這樣認為的,那寫作這個事情就太容易了,但實際上,大部分人對論文寫作是感到很難的,是并不容易的,如果你只是要把自己研究的東西寫出來的話,這沒有什么難度,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這是其一。科研給我們的論文寫作帶來的經常能夠見到的負面影響還有其他的一些方面,比如,關于什么是論文這個問題也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如果我們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關于論文的傳統理解是指把科研的學術成果,也就是把學術研究的成果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就是論文了,這也是剛才我們提到的一個觀念,那么,論文里面的選題什么是選題?就是選擇自己所要研究的題目,這就是選題了,這些都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界定的論文寫作,但實際上,論文寫作不是這樣的,比如,論文的選題不是要選擇一個要研究的題目,我在之前的講座中也講到過選題,選題不是要選擇研究的題目,而是要確定論文的研究對象并提出研究問題,然后確定你該如何去做這個研究,它是有很多內容的,它并不是選一個題目這么簡單,而且如果我們把選題簡單理解為選擇一個要研究的題目,還會給我們制造一個障礙,就是區分不開論文的選題和標題開,這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一個錯誤,那么,如果我們不加以區分選題和標題,可能會直接導致論文的初稿寫作難度特別大。我經常跟大家說,在寫作論文初稿的時候,你就使勁拖延時間也不能超過兩周,如果一篇論文的初稿寫作時間超過了兩周,那么,這篇論文能夠寫成一篇好論文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同樣,如果你能夠把論文初稿寫作時間控制在兩周,最好是十天之內,那這篇論文成為一篇好論文的概率就會很高,拖延的時間如果很長,可能會導致最后整篇論文都寫不出來,因為時間一長,你的很多想法、很多判斷可能就會發生變化,你的選題可能就會浪費了,這是從科研角度來看,給我們的論文寫作帶來的一些觀念上的誤區。其實,不管是科研也好,教學也好,它們本身都是充滿了很多問題,有很多讓我們感到疑惑的,如果把這些因素都考慮到的話,它會給我們的論文寫作帶來非常多的負面影響。比如說教學,這里有兩張圖片:
一張是一位女老師在上課的圖片,還有一張是孔子給他的弟子上課的圖片,我們很容易能夠聯想到兩者是兩種不同的上課方式,傳遞的內容等等也是有很大區別的,這種區別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有時候就會造成沖突,造成矛盾,教學本身也是有很多的問題的,每一個問題可能都會影響到我們對論文寫作的判斷。科研就更不用說了,做科研也有很多類型,比如說做項目,有的老師不做項目也做科研,有的老師做項目,但是做不叫科研,什么樣的情況都會有,面臨的各種各樣的誘惑也很多,科研這項工作本身也有很多問題,直接會影響我們對論文寫作的判斷。
那么,我們只是簡單的從宏觀上來給大家講解了科研、教學、寫作這三種工作給我們帶來的三種身份、三種角色,科研和教學給寫作會帶來很多的不利影響,這是我們覺得論文寫作難的一個很大的原因,至于說其他的原因,有的并不重要,有的我們自己能夠意識到,但在這里我們講的科研與教學對寫作的影響是很多人意識不到,當你有這種意識之后再去寫論文,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令人,你會自覺地去改變一些觀念,比如,什么是論文、什么是論文的選題等等,你會自然而然作出很多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