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箴言: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
——吳承恩
(一)全書導航
為取真經,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西行,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除魔,終于修成正果,長篇神魔小說《西游記》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光怪陸離、精彩奇異的神魔世界。《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章回體神話小說。作者吳承恩生活在明朝嘉靖、萬歷年間,當時朝政黑暗,世風日下,作為一個飽受欺凌的小商人的兒子和屢困考場、倍嘗辛酸的儒生,他痛感豪紳欺壓百姓,朝廷任用奸佞,而自己卻「欲起平之恨無力」。這便是吳承恩寫作《西游記》的社會背景。
《西游記》的故事來自唐太宗貞觀年間唐僧玄奘只身赴天竺取經的史實。吳承恩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令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偉大文學巨著。小說以豐富瑰奇的藝術想象、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幽默詼諧的語言描述了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并以途中降妖伏怪的經歷歌頌了取經人排除艱難、敢于反抗、敢于斗爭和蔑視一切困難的斗爭精神。同時,作品也揭露了時政的腐敗,批判了君王的昏庸和宗教的虛偽。
(二)作者名片
吳承恩(1501—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中國明代杰出的小說家。吳承恩從小特別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潛移默化中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愛好有增無減,這對他創作《西游記》有著重大的影響。五十歲左右,他寫了《西游記》的前十幾回,后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記》的創作,歷時八年。
(三)人物名片
◎唐僧
人物簡介:佛祖弟子羅漢金蟬子轉世,俗姓陳,名袆,出生于洛陽偃師市,與唐太宗結為兄弟,后奉唐太宗之命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四個徒弟:孫悟空、小白龍、豬八戒、沙僧。師徒一行一路降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性格特點: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立場堅定、勇往直前,有時賢愚不分、是非不辨。
◎孫悟空
人物簡介:諢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豬八戒、沙僧的大師兄。會七十二變、騰云駕霧。有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偽裝;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心變化。他占花果山為王,自稱齊天大圣,與如來佛祖斗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經觀世音菩薩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被封為斗戰勝佛。代表了古代中國人善良、正義、剛正不阿的情懷和追求。性格特點:桀驁不馴、愛憎分明、疾惡如仇、敢于反抗、有勇有謀、爭強好勝。
◎豬八戒
人物簡介: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間投胎,卻又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他會變身術,能騰云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耙。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豬八戒在云棧洞中與孫悟空大戰,后被孫悟空收服,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性格特點:好吃懶做、搬弄是非、愛貪便宜、迷戀女色,又憨厚淳樸、機智勇敢。
◎沙悟凈
人物簡介:又叫沙僧、沙和尚,使用的武器是降妖寶杖。他是唐僧在流沙河收的徒弟,原是天庭中的卷簾大將,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下凡,盤踞在流沙河,吃人為業。成為唐僧徒弟之后與師父、師兄孫悟空、豬八戒以及白龍馬一起赴西天取經,經九九八十一難后,功德圓滿,被封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
性格特點:態度隨和、任勞任怨、盡職盡責。
(四)主題思想
◇懲惡揚善的主題。作者以神奇的筆墨描述了孫悟空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師徒四人一路降妖除魔的曲折經歷,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
◇巧妙地批判社會現實。小說有對人類美好理想的憧憬,也有對社會黑暗現實的批判。虛幻的神魔世界,實際上也是真實的社會生活的投影,體現了作者的批判精神。
◇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借助唐僧師徒的取經故事反映了人類為了改造自然與社會,敢于不屈不撓地進行斗爭的理想。這種斗爭也許是艱難曲折的,但正如唐僧師徒歷盡磨難終于取得真經一樣,只要擁有戰勝困難的信念,必將獲取成功。
(五)后世影響
◇人物及故事家喻戶曉,深受讀者喜愛。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游記》中的人物形象堪稱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
◇對后世的文學創作影響巨大。《西游記》之后,明代出現了寫作神魔小說的高潮,不但有續作、仿作,還對后世的小說、戲曲、寶卷、民俗都產生影響。
◇深遠的國際影響。幾百年以來,《西游記》被改編成了各種地方戲曲及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版本繁多。在日本等其他亞洲國家也出現了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
(六)名言記憶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
◇禽有禽言,獸有獸語。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一竅通,百竅通。
◇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請將不如激將。
◇秤砣雖小壓千斤。
◇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
◇十日灘頭坐,一日行九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