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大家又在為自己的畢業論文焦頭爛額。
去哪里找畢業論文文獻綜述資料?怎樣找到正確的文獻資料?等問題應運而生。
接下來這篇文章為您正確打開找畢業論文文獻綜述資料的途徑!
什么是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的概念和作用」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領域(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最新動態(進展、發現、原理和技術等)在收集閱讀大量近期的文獻資料后,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綜合評述。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文獻綜述是「綜」與「述」相結合。「綜」是指經過作者對閱讀材料的整理、綜合分析,把許多文獻資料的共同觀點、實驗結果和方法提煉出來,按一定思維程序加以綜合、概括的科學思維過程。所以「綜」是精華與核心;「述」是指專門地、深入地、系統地論述某方面的問題,是在「綜」的基礎上,按文章的寫作程序把它表達出來展示給讀者的過程,是一種手段和方法。
「文獻綜述撰寫特點」
綜述的寫作方法是概括、回顧過去事實;按第三人稱陳述,以作者的語言,客觀地講述他人的觀點,作者可以有自己的學術觀點和傾向,但要寓意其中,貫穿于內,含而不宣;文章范圍是限定的,專題性極強,不能龐雜。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學術觀點、研究結論、動態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等,至于有關實驗方法的具體過程應當省略或只提及實驗名稱性質而已。掌握這些特點,才能在寫作時從頭到尾保持「綜述」的性質、格式和語言風格。
「文獻綜述撰寫的程序」
一般經過四個階段:即選題、收集閱讀文獻、擬定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1.選題撰寫文獻綜述通常出于為從事某項科研、學術會議的專題、為某方面積累文獻資料等等,所以,文獻綜述的選題一般是明確的,不像科研課題選題那么困難。撰寫綜述選題通常不宜過大。可選擇自己所從事的專業需要研究的問題,或者與其密切相關的課題。如果是初學,最好從一些較小的題目開始。
2.收集、閱讀、整理文獻綜述題目確定后,圍繞題目收集和閱讀文獻。收集文獻要求盡可能的齊全。要寫好綜述,收集文獻是基礎,閱讀文獻是關鍵。
收集和閱讀文獻、積累足夠的文獻以掌握豐富的資料,這是關鍵的一步。在浩瀚的醫學論文中收集有關專業或專題的文獻,需要掌握查閱文獻的方法,以便盡快找出需要的文獻。文獻的檢索方法有手工檢索和計算機檢索兩類:查閱方法可參閱有關檢索的專著。
對查到的文獻首先閱讀摘要或小結,了解該文獻的主要內容,衡量其對所寫綜述的價值。然后,根據文獻的重要性對原文進行精讀摘錄。閱讀文獻時要吃透原文的精神,掌握要義。閱讀文獻時還應圍繞主題組織整理材料,整理文獻應包括:作者、文題、刊名、年、卷、期、頁碼及內容(如核心內容、主要資料、數據和觀點),以便寫綜述時引用。所寫文獻綜述質量的高低,主要由文獻閱讀的質量來決定。寫好「讀書筆記」和「文獻摘錄卡片」,用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中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提供材料,而且對提高自己的思想表達能力、培養創造性的閱讀能力也有幫助。
3.擬提綱文獻綜述必須在精讀大量文獻、結合自己工作的基礎上,列出較詳細的撰寫提綱,寫出大小標題,做到有綱有目。然后將主要資料、結果及主要觀點分門別類列于其下。這就是「搭架子」。應盡量做到標題與內容一致,注意邏輯性,使撰寫綜述的框架結構達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楚。
4.撰寫擬好提綱后,明確構思,材料齊全,就可以進一步組織材料、寫成文章。
「文獻綜述的格式」
文獻綜述的格式比較多樣,一般可分為綜述題目、著者、摘要、關鍵詞、前言、主體、總結和參考文獻。下面重點介紹前言、主體、總結和參考文獻部分。
1.前言簡要說明寫作的目的,有關的概念以及綜述范圍,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所要解決的問題等。一般以 100~200 字為宜,使讀者在讀完前言后對有關問題獲得一個初步的輪廓。
2.主體主體部分是全文的主要部分,具體寫法以能較好地表達綜述的內容為準則。通常根據內容的多少,將主體部分分為幾段,每段有小標題。
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主體部分每一段落的開始應是綜合提煉出來的觀點,即論點;接著是文獻所提出的實驗結果或調查事實,即論據,可見主體部分是按論點和論據組織材料的。總之,綜述主體部分是以綜合概括的論點開頭引路,繼之以諸家的資料、實驗結果為論據展開層次論證。所以,綜述也是一種論證文章的體裁,只是論點與論據都是前人文獻所提供。如果前人的觀點分散或不甚明確,則需作者整理概括,成為開頭。在論述某些觀點時,作者可有傾向性,但對相反的觀點也應簡要如實列出。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應充分如實描述。
3.總結常見的方式有:①扼要的概括、精練主題部分的主要內容;②介紹尚待解決的問題及對前景的展望;③某些篇幅較小的綜述,也可以省略結束語。
4.參考文獻通常凡引述的資料和主要的論點都應注明文獻出處,以便使讀者檢索查閱。所引文獻應以近 3 年內者為主;另外,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不宜作為參考文獻。在我國許多期刊希望列出重要的參考文獻,一般限為 20~30 條為宜;但國際上許多生物醫學期刊的綜述文章,其參考文獻甚多,全篇所列文獻常達數百條之多。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國內尚不統一,應按各刊「投稿須知」要求撰寫。
「文獻綜述撰寫的注意事項」
1.內容新穎,由淺入深寫綜述的目的是向讀者介紹某一專題的動態,重點應放在介紹最新知識方面。所引用的文獻通常也應以近 2~3 年者為主,而且要適當選擇設計嚴密、方法可靠、數據可信、科學性強、有新發現、新見解、有實用價值的文獻。因此,主要文獻應直接來自學術性期刊而不是教科書,不要在別人的綜述基礎上再作相同范圍內相同課題的綜述。撰寫時內容要盡量由淺入深,便于理解。
2.文獻齊全,引用原著寫文獻綜述忌諱隨便收集一點文獻就動手撰寫。應當努力去搜集閱讀文獻。將同類性質問題的文獻歸到一組,每一段落的內容應選出有代表性的文獻。綜述材料來源盡量引用原始的單篇文獻,即第一次文獻。
3.忠于原著,論之有據綜述的基本準則是忠于原著。并非簡單的資料堆積就能寫出高質量的綜述文章。它要求把來自不同作者的研究成果及其理性認識熔于一爐,還要加以分析評論,讓事實來說話。
4.文理通順,行文精練綜述中所引用的大量原始文獻,出自各家手筆,風格可能完全不同;還有外語的翻譯理解水平不一,要把這些素材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成為一篇綜述,必然要付出艱苦的再創造性勞動。綜述作者本身要有相當的實踐和理論水平,還要將收集的全部材料認真消化,吸取精華,提煉要點,反復細心推敲,避免重復,邏輯嚴謹,潤色文字,審核定稿,才能成為合格的文獻綜述。
一般綜述以 4000~5000 字為宜。
查詢國內外文獻資料的實用網站推薦
「如何查詢國內專利文獻」
可通過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http://www.sipo.gov.cn/sipo/zljs/default.htm)和中國專利信息中心(http://www.patent.com.cn/)網站上的「專利檢索」,可以免費檢索全部中國專利信息(有文摘)。如需獲取專利全文,則需前去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查閱,也可通過 CSDL 館際互借和原文傳遞系統代為辦理。
「如何查詢國外專利文獻」
科學院用戶可首先選擇查詢 Web of Knowledge 中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它是檢索專利的權威數據庫,收錄全球了 40 多個專利機構的 900 萬條基本專利,1800 萬項專利,該庫大部分有文摘,小部分有全文。
其它可供利用的網上免費數據庫還有:
歐洲專利局專利數據庫:
http://ep.espacenet.com/ (免費 文摘)
美國專利商標局專利數據庫:
http://www.uspto.gov/ (免費 文摘、全文)
WTO知識產權組織:
http://www.wipo.gov/ (免費 文摘)
IBM專利數據庫資源:
http://www.patents.ibm.com (免費 文摘、部分全文)
更多請參見中國專利信息網上的(國外)專利網站:
http://www.patent.com.cn/
「如何查詢國內學位論文?如何獲取全文?」
目前可查詢國內學位論文文摘的幾個數據庫包括:
中國科學院學位論文數據庫(免費 文摘)
http://docdb.las.ac.cn/cgrs/
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的中文學位論文數據庫(免費 文摘)
http://www.nstl.gov.cn/nstl/user/ywjsdg.jsp
CALIS高校學位論文庫(免費 文摘)
http://opac.calis.edu.cn
清華同方--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文摘免費,全文收費)
http://211.151.91.82/cdmdzy/mainframe.asp?encode=gb&navigate=sjt
目前提供電子版中文學位論文全文的數據庫主要由兩個:
清華同方的「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見中國期刊網 http://www.cnki.net),CSDL 均未購買,其題錄文摘庫是免費查詢的。用戶可以自行向清華同方購買全文檢索卡(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010-62794985)以下載其博士論文全文。
中國科技信息所萬方數據集團的「中國學位論文全文庫」,所收論文主要是科技理工類碩士論文較多,也有經濟、法律、和外語、藝術類等論文,但數量較少。因他的數據來源是國務院學位辦規定收繳的理工類全國碩士論文,收藏的數量有 40 多萬篇。
「如何查詢國外學位論文?如何獲取全文?」
查詢國外學位論文的途徑可使用PQDD-B(UMI博碩士論文數據庫) http://wwwlib.umi.com/, 可查詢歐美 1000 余所大學 1861 年以來的 160 多萬篇學位論文的信息,其中 1997 年以來的部分論文不但能看到文摘索引,還可以看到前 24 頁的原文。如果需要獲取國外學位論文的全文。
「如何查找國外會議論文?」
科學院用戶可首先選擇查詢Web of Knowledge 中ISI proceedings (ISTP 的網絡版)http://isi3.isiknowledge.com/portal.cgi,它是檢索國際著名會議、座談會、研討會及其它各種會議錄論文的的綜合性多學科的權威數據庫,收錄全球主要的科學技術、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會議錄論文的文摘索引 12000 余種。
此外,在一些學協會出版的數據庫中或一些學科領域的專門數據庫中也收錄了會議論文,如:IEL(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全文庫http://ieeexplore.ieee.org,收錄了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IEEE)學會和英國電氣工程師(IEE)自 1988 年以來出版的約 6000 多種會議錄(全文)。
INSPEC(英國科學文摘)http://isi3.isiknowledge.com/portal.cgi,由英國電氣工程師學會(IEE)出版的文摘數據庫,是物理學、電子工程、電子學、計算機科學及信息技術領域的權威性文摘索引數據庫,收錄了 1000 余種會議記錄的索引和摘要。
BIOSIS Previews(生物學文摘數據庫)http://202.127.20.67/cgi-bin/ovidweb/ovidweb.cgi,收錄了與生命科學研究相關的各個領域 1969 年以來的文獻,其中包括 1,500 多會議。
另外,還可檢索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網站上http://www.nstl.gov.cn/index.html提供了其下屬成員館館藏外文會議論文的題錄文摘。
「如何查找國內會議論文?」
目前用戶可免費檢索的數據庫有:
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網站上http://www.nstl.gov.cn/index.html提供了其下屬各家成員館館藏中文會議論文的題錄文摘。
CALIS學術會議論文庫http://opac.calis.edu.cn/opac/meeting收錄來自于「211工程」的 61 所重點學校每年主持的國際會議的論文,根據目前的調查,重點大學每年主持召開的國際會議在 20 個左右,其中大多數的會議提供有正式出版號的會議論文集。
「如何在網上查找科技報告?」
以下提供了幾個有價值的國外科技報告站點:
NASA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Program:
NASA(National Aeronautices & Space Administration)提供的有關航空航天方面的豐富的科技報告全文。
NASA
Technical Report Server (NTRS):
NASA Centers 提供的航空航天方面的科技報告摘要,可以檢索在二十個數據庫中進行檢索。
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NTIS):
提供美國政府工作報告的題目、作者和主題詞,無摘要。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 Collection:
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提供的科技報告,涉及國防極其相關領域,多數可以看到摘要,有些只能得到題錄,個別能看到全文。
Networked
Computer Science Technical Reports (NCSTRL):
搜集了世界上許多大學以及研究實驗室有關計算機學科的科技報告,允許瀏覽或檢索,可以免費得到全文。
MIT
Center for Coordination Science Working Paper Series:
可以看到較詳細的文摘,一部分可以看到全文。
The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s:
這是 Committee for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的站點,提供了許多環境方面的報告全文。
DOE
Information Bridge:
能夠檢索并獲得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提供的研究與發展報告全文,內容涉及物理、化學、材料、生物、環境、能源等領域。
「如何在網上查找標準文獻?」
查找IEEE/IEE出版的1350余種標準可通過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全文庫檢索并獲取全文,網址:http://ieeexplore.ieee.org。
以下提供了幾個國外及國際標準的查找站點:
World
Wide Web Virtual Library for Standards:這是一個有關標準的綜合性的站點,既包括各標準組織的網址,也包括一些可以獲得標準文獻。
IEEE
Standards library:列出IEEE頒布的一些標準全文以及相關說明,并可進行檢索。
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可以瀏覽或檢索ISO標準,但是得不到文摘,只有分類號和關鍵詞。
PERINORM:
The Premie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Database :提供了世界上 45 萬余條標準,包括 ISO, ETSI, ASTM,ASME, IEEE 等組織制定的標準,可以看到簡要說明。
「如何查找科學數值?」
這里推薦兩個重要的數值數據庫:
中國科學數據庫:http://www.sdb.ac.cn/。科學數據庫由中國科學院各學科領域幾十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參加建設,內容涵蓋了化學、生物、天文、材料、腐蝕、光學機械、自然資源、能源、生態環境、湖泊、濕地、冰川、大氣、古氣候、動物、水生生物、遙感等多種學科,提供了長期通過觀測、考察、試驗、計算等多種途徑產生和積累的大量具有重要科學價值和實用意義的科學數據和資料。
Beilstein/Gemlin
CrossFire—世界上最全的有機和無機化學數值與事實庫。該數據庫包括貝爾斯坦有機化學資料庫及蓋莫林無機化學資料庫,含有七百多萬個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資料和一千多萬個化學反應資料以及兩千萬有機物性質和相關文獻,內容相當豐富。目前 CSDL 正在試用該數據庫。
外文文獻翻譯技巧
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閱讀翻譯外文文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尤其是研究生同學,一般導師都會要求閱讀一定數量的英文文獻,主頁君當時閱讀了數百篇后才得到了導師的肯定。由于特殊原因我翻譯外文文獻的機會比較多,慢慢地就發現了外文文獻翻譯過程中的三大利器:Google「翻譯」頻道、金山詞霸(完整版本)和 CNKI「翻譯助手」。
一、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先打開金山詞霸自動取詞功能,然后閱讀文獻;
2.遇到無法理解的長句時,可以交給 Google 處理,處理后的結果猛一看,不堪入目,可是經過大腦的再處理后句子的意思基本就明了了;
3.如果通過 Google 仍然無法理解,感覺就是不同,那肯定是對其中某個「常用單詞」理解有誤,因為某些單詞看似很簡單,但是在文獻中有特殊的意思,這時就可以通過 CNKI的「翻譯助手」來查詢相關單詞的意思,由于CNKI的單詞意思都是來源與大量的文獻,所以它的吻合率很高。
另外,在翻譯過程中最好以「段落」或者「長句」作為翻譯的基本單位,這樣才不會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誤導。
注:
1、Google翻譯:http://www.google.cn/language_tools
google,眾所周知,谷歌里面的英文文獻和資料還算是比較詳實的。我利用它是這樣的。一方面可以用它查詢英文論文,當然這方面的帖子很多,大家可以搜索,在此不贅述。回到我自己說的翻譯上來。下面給大家舉個例子來說明如何用吧
比如說「電磁感應透明效應」這個詞匯你不知道他怎么翻譯,首先你可以在 CNKI 里查中文的,根據它們的關鍵詞中英文對照來做,一般比較準確。
在此主要是說在 google 里怎么知道這個翻譯意思。大家應該都有詞典吧,按中國人的辦法,把一個一個詞分著查出來,敲到 google 里,你的這種翻譯一般不太準,當然你需要驗證是否準確了,這下看著吧,把你的那支離破碎的翻譯在 google 里搜索,你能看到許多相關的文獻或資料,大家都不是笨蛋,看看,也就能找到最精確的翻譯了,純西式的!我就是這么用的。
2、CNKI 翻譯:http://dict.cnki.net
CNKI 翻譯助手,這個網站不需要介紹太多,可能有些人也知道的。主要說說它的有點,你進去看看就能發現:搜索的肯定是專業詞匯,而且它翻譯結果下面有文章與之對應(因為它是CNKI檢索提供的,它的翻譯是從文獻里抽出來的),很實用的一個網站。估計別的寫文章的人不是傻子吧,它們的東西我們可以直接拿來用,當然省事了。網址告訴大家,有興趣的進去看看,你們就會發現其樂無窮!還是很值得用的。http://dict.cnki.net
二、翻譯時的速度
這里我談的是電子版和打印版的翻譯速度,按個人翻譯速度看,打印版的快些,因為看電子版本一是費眼睛,二是如果我們用電腦,可能還經常時不時玩點游戲,或者整點別的,導致最終 SPPEED 變慢,再之電腦上一些詞典(金山詞霸等)在專業翻譯方面也不是特別好,所以翻譯效果不佳。在此本人建議大家購買清華大學編寫的好像是國防工業出版社的那本《英漢科學技術詞典》,基本上挺好用。再加上網站如:google CNKI 翻譯助手,這樣我們的翻譯速度會提高不少。
三、具體翻譯時的一些技巧
大家大概都應預先清楚明白自己專業方向的國內牛人,在這里我強烈建議大家仔細看完這些頭上長角的人物的中英文文章,這對你在專業方向的英文和中文互譯水平提高有很大幫助。
我們大家最蹩腳的實質上是寫英文論文,而非看英文論文,但話說回來我們最終提高還是要從下大工夫看英文論文開始。提到會看,我想它是有竅門的,個人總結如下:
1、把不同方面的論文分夾存放,在看論文時,對論文必須做到看完后完全明白(你重視的論文);懂得其某部分講了什么(你需要參考的部分論文),在看明白這些論文的情況下,我們大家還得緊接著做的工作就是把論文中你覺得非常巧妙的表達寫下來,或者是你論文或許能用到的表達摘記成本。這個本將是你以后的財富。你寫論文時再也不會為了一些表達不符合西方表達模式而煩惱。你的論文也降低了被 SCI 或大牛刊物退稿的幾率。不信,你可以試一試
2、把摘記的內容自己編寫成檢索,這個過程是我們對文章再回顧,而且是對你摘抄的經典妙筆進行梳理的重要階段。你有了這個過程。寫英文論文時,將會有一種信手拈來的感覺。許多文筆我們不需要自己再翻譯了。當然前提是你梳理的非常細,而且中英文對照寫的比較詳細。
3、最后一點就是我們往大成修煉的階段了,萬事不是說成的,它是做出來的。寫英文論文也就像我們小學時開始學寫作文一樣,你不練筆是肯定寫不出好作品來的。所以在此我鼓勵大家有時嘗試著把自己的論文強迫自己寫成英文的,一遍不行,可以再修改。最起碼到最后你會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