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的評分規則
評分標準:
(1)考生作文一旦偏題,分數均為 20 分以下。
(2)主要論點有:①政府制定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政策。②政府不參與利益分配。③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以上三個論點全部寫到,每個論點之下有論證,總分可給到 40 分以上,但不得超過 45分。
(3)本題具體分為以下幾個分數等級。
40 分以上:明顯的議論文結構,三個論點全部論述。
35~40 分:明顯的議論文結構,論述兩個論點,或者三個論點都論述,但議論文結構不明顯。
30~35 分:論述一到兩個論點,比較完整的議論文結構。
25~30 分:只是列點,無展開論證;議論文結構不完整,邏輯、條理不清晰。
其余情況均為 20 分以下。
【解讀】
1.考生作文一旦偏題,分數均為 20 分以下:必須圍繞題干中政府和市場關系寫,否則是跑題。
2.主要論點有三個,這三個論點占分很高, 根據“以上三個論點……不得超過 45 分”,可以知道如果是 42 分、 40 分就是 80 分樣卷。 如果得 45 分是高分閱卷,得 45 分需要向閱卷組長以書面形式說明為什么要給這么高分, 很多閱卷人認為很麻煩,避免與組長談話,不會打這么高的分,基本沒有聽過有同學得到 90 分、 100 分,得到 85 分、 83 分就很高,因為申論畢竟是相對客觀的主觀題,每道題目都有滿分限制。
3.觀點來自材料,有 60%的材料在講政策, 有兩則材料講過橋、過路費、高速路、高架橋收費問題,也會有材料講到市場秩序很亂,具體概括還是直接摘抄在講解例題后會非常清楚,此處想讓大家知道閱卷規則說了幾件事。
(1) 第一, 主題和觀點很重要。
(2) 第二,主題和觀點要依據題干和材料確定。
(3) 第三,結構和論證很重要。
大作文得分要點
1.主題和觀點——依據題干和材料
2.結構、論證——材料之中和之外
3.語言、卷面、字數等
【解讀】
1.一篇大作文想要得到高分, 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要點。
2.第一,主題和觀點。主題和觀點正確, 得到高分有無限可能; 主題和觀點錯誤則全盤皆輸,一旦錯誤說明地基“歪”了,不能挽救。
3.第二,結構與論證。結構傾向完整,論證可以是材料之中和材料之外的素材。
4.第三,需要注意語言、卷面、字數。課堂上重點講解主題觀點和結構論證,語言、卷面、字數需要在考場上把握。 字跡不工整的同學需要自己注意, 可以平時練習,或者多在方格紙上寫答案, 字不能超過格子的 80%, 寫得太大、太小都不好看,要把握好結構。
廣東省考閱卷規則二
請針對資料所反映的問題(僅限所給的資料),以“加強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為題,寫一篇 800 字左右的策論文章。(50 分)
要求: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行文流暢,措施全面、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
【解讀】
1.主題是職業病防治工作,與職業病防治有關, 是題目給出的主題。
2.本題為策論文, 圍繞主題重點寫對策,在引出對策之前可能會談論職業病防治存在的問題, 如重視程度不夠、法律不健全;這些問題背后反映了什么深層次原因。即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的邏輯是很通順的, 因此圍繞職業病防治可以在材料中找到問題和原因,這就足以構成一篇策論文。
3.要求中有結構完整,接下來通過閱卷規則驗證剖析是否正確。
(1)文章結構。(10 分)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內容。(40 分)
根據考生對各措施的回答細節,參考要點給分。
第一,完善職業病定義及鑒定的法律法規(資料 9)。(8 分)
第二,健全監管網絡,提高監管能力(資料 9)。(12 分)
第三,加大投入,引導企業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教育(資料 5)。(12分)
第四,簡化職業病鑒定程序,規范職業病索賠程序(資料 6)。(10 分)
第五,借鑒國外職業病防治經驗以及不斷總結自身經驗,完善職業病防治體系(資料 8)。(8 分)
(3)結論。
【解讀】
1.文章結構(10 分): 單純看結構就占 10 分, 因此結構很重要。結構是開頭擺出問題,正文部分分析原因、解決問題, 最后結尾, 這是完整的文章結構。
2.內容(40 分):
( 1)核心觀點。 全篇材料會提供五個觀點,這些觀點從材料中能夠直接找到依據,有時在段首、有時在段尾、有時是高頻詞。
( 2)關于閱卷規則是否為官方的:是, 閱卷規則是官方規則。
3.總結:
( 1) 策論文的結構非常重要, 不僅要完整,而且給出第一步、第二步分別寫什么, 很像“八股文”, 所以有同學會認為策論文比較簡單, 每一步寫什么都是約定俗成。
( 2)不僅結構很重要, 主題和觀點也很重要, 主題是職業病防治, 圍繞主題的觀點來自材料,因此是客觀的,題目和材料共同決定主題和觀點。
( 3)結論:
①文章思路通常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
②以對策為觀點的議論文,對策緊扣資料,具有客觀性。
4.答疑:
( 1)關于是否會給出這么多材料:會。 材料有時會給 13 則,還需要去重,比如 1-3則都是人才, 7-10 則都是政策,需要合并。
( 2)關于 800 字左右是否 800 字最好: 可以左 10%,也可以右 10%,建議右 10%,即無限接近字數上限。
①如果要求 1200 字左右,則字數范圍是 1080-1320 字, 左右是 10%的浮動。
②如果說明不超過 1200 字,則寫到 1199 字左右比較合適, 緊挨著 1200 字寫。
③如果說明 1000-1200 字,此時無限接近 1200 字。
( 3)關于空格是否算字數:算字數,空格、 分段、標題都算字數。
總結:
文章得分點:主題和觀點、結構+論證、語言+卷面等。
文章的主題和觀點具有客觀性,一定要依據題干和材料!
【解讀】
1.無論策論文,還是議論文,只要是大作文, 最明顯的得分要點是主題和觀點,如第一則閱卷規則中觀點寫到三個可以得 40-45 分;第二則閱卷規則策論文中對策觀點,只要寫到其中的關鍵詞就能夠得 40 分的觀點分。
2.主題和觀點的客觀性體現在要好好審題, 結合題目信息到材料中找對應的要點,這樣寫出的內容才可能與標準答案重疊、雷同,如果不雷同說明巧妙地避開了得分點,是低分卷。
3.關于經常寫超過 800 字三行,彌補空格是否會扣分: 不建議超字數, 但有時閱卷沒有那么“死”,如果實在沒忍住, 超 100 字是可以接受的范圍,只要不超太多, 可能不會扣分。
二、作文的主題與觀點
1.主題與觀點:文章的主題,即議論對象、寫作對象,觀點即文章寫作的角度,其實可以等同于小題中的“要素”。實際考試中,找準主題后,可以從闡釋含義,分析原因或意義、危害,提出對策等角度切入進行展開。圍繞一個特定主題,從關系、問題、原因、意義、危害、對策等角度提出觀點,并結合資料內容和社會實際例子展開論述。
【解讀】
1.主題是文章寫作的對象、議論的對象, 如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主題,職業病防治是主題, 以創新為主題, 則創新是主題、寫作對象。
2.關于材料中的所有信息點都需要寫嗎:都需要寫,具體如何寫會在例題中講解。
3.觀點是圍繞主題要寫的要素、角度,如圍繞創新可能會說創新是什么(含義); 為什么創新,可能創新有意義,不創新有危害; 怎么創新,即對策。因此含義、意義、 危害、對策都可以稱為觀點,是觀點的不同表現形式。 即找主題是在題干中找寫作對象,找觀點是在題干和材料中找關鍵詞和要素角度。
4.一篇大作文重點寫含義或對策等要素由材料和題目決定。如要求寫策論文要重點寫對策; 如果不要求寫策論文,如新時期下以如何承擔起歷史使命和擔當, 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大作文, 出現“如何承擔起歷史和使命擔當”說明重點寫對策,其他要素也可以寫,但不是重點,因為寫作的內容需要扣題;如知識的價值,這篇文章不能重點寫對策, “價值”是能做什么,即意義,各個論點重點以意義為主,如果想要寫對策,可以“帶一嘴”。
2.如何確定作文的主題與觀點
第一步:剖析題干,定位關鍵信息。
【解讀】
1.主題和觀點先看題目,再看材料確定。做小題的第一步是審題,大作文也是這樣, 聽題指揮、事半功倍。
2.關于是否大作文寫作過程中所有材料中的觀點都需要涵蓋:本節課講解例題后會更有獲得感,對這種認知非常深刻。
3.如何審題、抓關鍵詞,接下來通過串講例子的形式給大家感知方法、 融入方法、總結方法。
第二步:梳理資料,挖掘具體觀點。
優先閱讀:指定資料、小題未涉及資料、小題提示(題干、答案)。
【審題】
1.通過審題只能找到主題和觀點的大方向,填充具體的內容需要看材料。不同的出題方式看材料的范圍不同。
2.如果給指定材料則優先看指定材料,給出一句話,這句話所在的材料是指定材料
有指定材料看指定材料, 看完指定材料再看是否有小題未涉及材料,兩者結合更保險。
3.如果沒有指定材料,又有小題未涉及材料,此時需要全篇看 ,有指定材料看指定材料, 看完指定材料再看是否有小題未涉及材料,兩者結合更保險。
3.如果沒有指定材料,又有小題未涉及材料,此時需要全篇看
方法回顧:
考點:結合材料中一句話寫文章——范圍明確。
1、審題——剖析句子定方向
2、材料——句子所在+加小題未用
3、列出提綱
【解讀】
1.給出材料中的一句話,要求寫文章: 說明范圍明確。
2.審題:剖析句子、定方向。
(1)如果句子很長、信息很充足,比如:好政策不僅能夠滋養公民理性,還能提升公民德性、滿足公民的意愿, 要求以這句話為中心議題寫一篇大作文, 題干已經給出三個方面,圍繞其展開、到材料中找關鍵詞即可。
(2)如果信息太短,比如:不學禮,無以立,可以分析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并到材料中找對應的要素。
(3) 總之,一定可以通過審題定出明確的方向。
3.材料: 句子所在的材料(重點) +加小題未用的材料。
4.列出提綱。
方法二:聯系小題+瀏覽小題未涉及資料
【解讀】
1.如果沒有給出指定句子、范圍不明確,則需要看全篇,但不必全部都看、從第一句看到最后一句、逐句閱讀(沒有時間),可以聯系小題(小題的題干和答案濃縮了對應材料的精髓),也要看小題未涉及到的材料(更保險)。
2.理由:小題的題干和答案是對應小題材料的高度濃縮、高度概括,能夠反映材料的核心內容。
3.建議看小題未涉及到的材料,可以快速瀏覽、不必注重細節
讀小題和材料的任務——找到含義、意義、問題等具體表述
注意:大作文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不需要和課堂的完全一致。最重要的是學習方法
【解讀】
1.讀小題和材料的任務:找到含義、意義、問題等具體表述。
2.大作文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具體的表述不需要和老師講解的完全一致,但詞、意思要差不多。
3.最重要的是學習方法,如何找到詞、意思。
4.一定要學會做題的路徑, 老師講課的路徑就是做題的路徑。
1、其余材料的作用?
2、其余材料的閱讀方法是?重點讀什么地方?
【梳理】
1.主題和觀點一定要正確,否則會影響得分。
2.根據題干、材料確定文章的主題、觀點,聽題指揮、到材料中找關鍵詞。
3.第一步:審題。
4.看材料:
(1)給出畫線句子:指定材料+小題未用到的材料。
(2)全篇材料:聯系小題+小題未用到的材料(高效、全面)。
5.找觀點要快(瀏覽小題未用到的材料,材料的首尾句)、對、準、全(不要偷換詞語,可以在相同的要點之前加具有共性的詞,但不能放棄其他詞語),全、對才能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