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理性思維 培養自學能力
戴春亞
一、運用理性思維指導自學方法。
對低年級學生指導識字方法,首先是教他們掌握漢語拼音,結合看圖識字的學習,并開始指導自學課文的方法。要求他們看懂圖意,讀準音節,記住字形。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筆劃、筆順知識后再要求他們仔細看圖,并看清筆順,獨立描字樣,理解字義。當學生懂得了一些構字的規律后,進而教他們運用這些規律識字。在講新課時,先要求學生預習課中的生字詞,再要學生當堂講述是怎樣自學生字詞的。一個學生匯報,學習“拿”字時認為:拿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合”,下面是“手”字。因為拿東西要用手來拿,所以用“手”字作底。
為培養他們自學識字能力,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住字形,弄明白字義,學習口頭組詞,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在輔導自學時,發現一個學生在課本田字格中的字樣后加上一個相關的字,用箭頭聯結起來組成詞。如:臉→盆,打→水看起來很順眼,易于理解和記憶。我當時表揚了這位同學。并在黑板上把這一方法寫出來講述。學生紛紛仿效。通過學生自學自查和老師的輔導,學生們的識字能力和鞏固率提高了。
二、運用理性思維誘發自學興趣
在學生掌握了漢語拼音和一定數量漢字的基礎上,著重誘發學生的自學興趣。進行閱讀訓練,取得了較好效果。
在教《秋天》這課時,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設計第一步:教學生讀題目,想內容。認識課文題目的字,了解課文內容,討論“秋天”是什么樣的氣候和景色,想想可能寫些什么內容。第二步:教學生看插圖想情景,進行思考。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從插圖中尋找“秋天”的特點。并把情景描述出來。通過思考,描述黃葉落下,大雁結隊南飛的秋景形象。第三步:由圖入文。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領會大意,用規定的符號劃出生字和不懂的詞、句,通過查字典,同學互問和老師輔導,學會生字,弄懂生詞。第四步: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深入領會。要學生在總結句“秋天來了”的下面劃雙橫線,說明這個收尾句,具有概況全文和點題的重要作用。第五步:要求學讀、口誦、到熟背,再表情朗誦。這樣環環緊扣,層層深入。由識題--懂詞解意--讀文入情--表情朗誦,從而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秋天美麗情景。
三、運用理性思維培養自學習慣。
1.培養預習、復習的習慣。
指導預習方法,按以下步驟:(1)劃出生字、生詞,并完成課前生字詞的預習作業。(2)標出課文的段落。讀通每小節的段句。(3)嘗試性回答課中練習題目。(4)提出預習中存在的問題。
現在大部分學生已逐漸養成按上述“四步”進行預習的習慣。養成預習和復習的良好習慣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培養自學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2.培養完成作業自查改正的習慣。
完成作業的形式大致為這三種:(1)在預習中嘗試性解答的作業。(2)當堂完成的作業;(3)課后必要的作業。
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認真完成三項作業。學生能熟識老師批改時常用的符號,并據此進行自查改正。
3.培養聽廣播的習慣。
要求低年級學生,收聽廣播新聞,并提出收聽方法:(1)注意力集中,邊聽邊想,不懂就問家長;(2)用漢字夾拼音做1-2條簡要的新聞記錄;(3)把記錄的新聞讀給家長聽,請家長檢查修正;(4)定期在班上發布自己所記的新聞內容,并進行評比。這項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聽記能力和培養了關心國家大事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