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4歲天涯副主編金波因突發性心臟病在地鐵站猝死,再次引發公眾對心臟病的關注。“暑易入心”,天氣炎熱讓人煩躁不安、胸悶氣短,甚至出現心律失常。怎么分辨您的胸悶、心悸是否危急?夏季如何養護心臟?7月8號《健康加油站》,北京安貞醫院 心內科 總護士長 張曉梅 跟您講講,心臟如何過夏天
34歲天涯副主編金波因突發性心臟病在地鐵站猝死
跟他“長期加班熬夜”有關嗎?
睡眠與人的健康狀況有密切關系。長期作息不規律、熬夜會增加人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
夏夜天氣燥熱,而且晝長夜短,人們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而休息不好是心腦血管疾病重要的誘因之一。對因工作需要不得不熬夜的,醫生建議不要喝刺激性飲料,別抽煙喝酒,每個小時起來活動一下。
酷暑盛夏,冠心病發作導致心絞痛乃至心梗的并不少見
人在高溫狀態下,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心跳加快,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時人體為了散熱而擴張體表的血管,更多的血液循環到體表,心臟等器官的供血相對減少,這樣勢必加重心臟的負擔。夏天出汗多,人體水分通過汗液大量蒸發,血液黏稠度升高,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血凝傾向,導致缺血或心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悶熱的天氣,人的情緒容易煩躁,植物神經紊亂。醫學研究表明,高溫下心情長時間煩悶,容易緊張、產生抑郁,隨著癥狀的加重,其引發的猝死、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會逐漸上升。
夏天,我們可能都在傷“心”
貪吃西瓜——炎熱夏季,一些心臟病患者在面對夏令消暑佳品西瓜時,往往控制不住,大吃特吃,結果出現胸悶、憋氣和下肢水腫。這是心臟負擔過重的一種表現,需要引起警惕,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最好不要貪吃西瓜。
猛喝冷飲——猛喝冰涼飲料來降溫是主動去招惹心肌梗死等“恐怖分子”。臨床上,因為短時間內喝下大量冰涼飲料而誘發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甚至導致心力衰竭的例子很多。
豪飲啤酒——短時間內飲用大量啤酒,由于大量液體快速進入人體,會在突然間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臟病的急性發作,嚴重的可以導致猝死。成人每次飲用100~200毫升較為適宜。每次飲用量不宜超過300毫升(不足一易拉罐量),一天不超過500毫升(一瓶啤酒量)。
狠吹空調——空調室內外溫差大,易引發冠心病;空調室內空氣渾濁,易導致缺氧;過度吹空調易導致風寒感冒,患有心臟病的人長時間吹空調,容易引起血管劇烈收縮,引發心絞痛和心律失常等癥狀。
空腹晨練——很多老年人由于夏季天亮早,愿意早起晨練,但據調查,70%~80%心腦血管疾病發生于6~10時,而且空腹晨練更有風險。因此應盡量改為黃昏時間,最好在晚飯后一小時再鍛煉。另外,心臟病人也不宜劇烈運動,可做一些中輕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小步慢跑等。
胸悶氣短、心律失常,怎么分辨情況是否危急?
由于夏天出汗多,血液相對黏稠,這都會加重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臟缺血缺氧反應,導致心律失常的高發。 如果在門窗密閉、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逗留較長時間,或者剛喝了咖啡、前一天熬夜,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與別人發生口角、爭執,或處于氣壓偏低的氣候中,往往會產生胸悶、疲勞的感覺。 經過短時間的休息、開窗通風或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思想放松、調節情緒,很快就能恢復正常。像這一類的胸悶可以說是功能性的胸悶,不必緊張、也不必治療。
從下牙到肚臍眼,這段區域內的不適,要排除心臟疾病
關注“不典型心絞痛”,由于每個人神經反應不一樣,疼痛放射部位不同,除表現在心前區以外,還有部分患者表現為牙痛、下頜、四肢、頸肩部、上腹部不適或咽喉部緊縮感。常易誤診為胃病、急性膽囊炎、胰腺炎、頸椎病。如果病人忽視而延誤病情,將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以致病情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心絞痛多發于45歲以上男性或50歲以上女性。中老年人一旦出現牙齒、下頜、頸間、上腹等疼痛發作,一般休息3-5分鐘緩解,特別是在活動后、情緒變化、飽餐后發作,很可能是心絞痛的表現,患者應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是否發生了心臟疾病。
如果從下牙到上腹部,這段區域內的不適,持續不緩解,甚至覺得“胸痛、大汗、四肢發冷”,需要趕緊撥打120,時間就是生命。自己開車、打車都有風險,有患者在醫院門口下車后沒走到診室,就發生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