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家基金公司賣力的推指基,指數基金開始讓人眼花繚亂,甚至還有多家基金公司推出跟蹤同一種指數的基金,例如滬深300和中證500,看的小散們好累。面對多項選擇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排除,那么哪些指數基金不值得關注呢?
首先,我們投資指數基金的目的是獲得較好的收益,如果一個指數短期和長期均沒有突出的表現,那么投資價值就大打折扣。首先從國內的寬基開始吧。
上圖中,按年領漲的指數用黃底色標出,最后一行統計總的領漲次數。上述指數漲跌不含分紅,相信分紅的幾個點也不會影響結論。
是的,你沒看錯!雖然滬深300最常被大伙提及,但是它真的表現不咋的,這么多年沒有一次顯山露水。相反,大爛臭的上證50上榜次數最多,也就是說,寬基的資產配置中,上證50不可或缺,其次是中證500、中小板和創業板,奇怪的一點是創業板推出后,中證500和中小板再也沒有出頭過,所以可以再次忽略。
如果你真的想做寬基輪動,目前看上證50和創業板就夠了。此外,上述兩個指數基本不會連續兩年領漲,那些認為創業板或者大藍籌是長勝將軍的同志們需要醒醒了。
未完待續。
@指數基金 ,@銀行螺絲釘 ,@OnlyETF ,@ETF和分級圈 ,@張翼軫 ,@Anbit
$50ETF(SH510050)$ ,$創業板(SZ159915)$ ,$300ETF(SH510300)$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