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時多練習,加強記憶
老師布置家庭作業(yè),經常會讓孩子抄寫生字3-4遍,很多孩子會嫌煩,最不愛抄生字。但是,必須認真完成,只有反復抄寫,才能加強記憶。家長督促孩子認真完成作業(yè),不僅是培養(yǎng)一種學習態(tài)度,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認真細心的習慣,寫的內容容易被記住,包括字。
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孩子一開始學習生字的時候沒有寫錯,反而到后面復習的時候寫錯,這就是記憶不牢。所以課本學到一半就要有計劃的開始從第一課聽寫。
3.可以根據(jù)字的分類進行記憶
(1)根據(jù)字音特點記字形。有些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字的聲母和韻母區(qū)別開來。如“今——令”,這兩類字容易混淆,但是只要記住聲母是“L”往往都可寫成“令”。例如:鈴、嶺、憐,那么其余的都寫成“今”。例如:“吟、念、貪”等。還有的字可用韻母來鑒別,如“舀——臽”很相似,韻母是“ɑo”應寫成“舀”,如 “稻、蹈、滔”,其余的只能寫成“臽”,例如,“焰、陷”等。
(2)利用形聲字的規(guī)律記字形。漢字中的形聲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聲旁構成,而形旁、聲旁大都是原來就有的單字。如果孩子懂得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老師把形聲字的有關規(guī)律知識教給他們,別字就會大大減少。例如 “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區(qū)別:“躁”是足字旁,當人脾氣急躁時常要頓足跳腳的,而“燥”則是火字旁,火烤了當然要干燥。又如:“冫”與“氵”常常混淆,我們要講清楚,凡用“兩點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關系,如“凍、冷、凜、冽、凝”等,而用“三點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關系,如“江、河、湖、海、洪”等。
(3)發(fā)揮想象記字形。孩子的想象是豐富的,一個圓圈,他們可以認為它是一張嘴,一只餅,一個球,甚至是男孩用手推的一個鐵環(huán)。因此,根據(jù)孩子對漢字的感知特點,對于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如在比較隱蔽的部位中的點、橫、鉤等,除用彩筆加以標明外,還可讓孩子合理地想象,使這個隱蔽的弱成分變成強刺激。如“鳥”字中的“點”像什么?有的孩子說像一條吃到肚里的蟲子,有的說像啄木鳥尖尖的嘴巴,還有的說像啄木鳥的心。又如“奶”字,有的孩子說“橫折折鉤”像奶奶的“駝背”,“撇”像她拄著的拐杖。有時,我們可以根據(jù)漢字的組成關系編順口溜,如“辛”,有位學生說:“媽媽是個營業(yè)員,每天立上十小時真辛苦。”這樣,他不會把“辛苦”寫成“幸苦”;又如“省”字,有位學生說:“到商店買東西,少用眼睛看,可以省下許多錢。”既生動有趣,又減少了孩子識記生字的心理活動過程,孩子記得牢,甚至終身難忘。
小學低年段的孩子還缺乏精細的分析能力,短時記憶占優(yōu)勢。為了減少錯別字,必須經常性地復習鞏固,以便達到長時記憶的效果。研究發(fā)現(xiàn),螺旋式的識字復習法是較有成效的識字鞏固方法,其做法是在相對的時間內,復習前面教過的生字,如今天復習昨天的,下周復習上周的。如此波浪式地前進,到下一個階段(如期中)再復習一次。反復練習可使兒童更好地識記,保持記憶,但不能盲目多練。實驗證明,一般一個生字平均練習3次,在默寫中就足以使錯誤率降低到7%以下,與生字練習抄8遍的效果基本相同。除此之外,最值得提倡的是多閱讀課外讀物,開拓識字領域,在閱讀中增加生字復現(xiàn)的頻率。
(1)激發(fā)糾錯意識,主動改錯。
(2)用游戲的方式去激發(fā)孩子的糾錯意識。
(3)把孩子作業(yè)中的錯別字找出來,故意寫在詞語或句子中,然后,讓孩子自己去辨別。
(4)為了調動孩子改錯的積極性,讓孩子過把醫(yī)生的癮,把詞句中的病人(錯別字)找出來,找出病因(分析錯別字錯誤所在),并能把病人的病治好(訂正錯別字)。在這樣的引導下,孩子對糾正錯別字樂此不疲。
對于寫錯的字,一旦發(fā)現(xiàn)就要及時糾正。可以重復多訂正幾遍。
(1)坐姿、握筆姿勢的要求不多說了。
(2)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一下字詞的結構。說真的我們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把字寫得好看,但是我相信大多數(shù)家長是能夠知道如何寫的更好看,最起碼的“橫平豎直”肯定知道吧?而分析字的最基本的流程就是一個字的結構。這種分析會有助于孩子在書寫的時候對整個字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形成習慣之后,在認真書寫的過程中他就會注重每一個筆畫起始位置,進而也就確保書寫正確率。
(3)養(yǎng)成欣賞“書法”的習慣。日常可以跟孩子經常欣賞“書法”,也就是有事兒沒事兒的跟孩子討論一下一個字怎么寫會更好看,也可以就一些寫的好的字去分析分析。
(4)可以玩一些鍛煉注意力的游戲,如空中拋球、接沙包、頂氣球等,也可以玩一些手指游戲,如一槍打四個等,增強手指的靈活性。
一二年級孩子的識字量大,孩子接受能力差,針對此特點,要讓孩子多看課外書,懂得字的意義,教育孩子正確運用,孩子錯字不是不會寫,而是不會用,當孩子寫錯字時,不要練這個字,要練習寫這個詞。可以將字按偏旁分幾部分,當學生寫錯時,可以告訴他你哪部分寫對了,只需注意另一部分就行。
另外,大人和孩子一起查查字典,也是一起學習的過程,看看字的含義,找找《說文解字》里的解釋,都是比較有效的手段。
對錯別字進行分析,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著眼點應放在預防上,防重于糾。最后我想提醒大家,這些問題是需要一個時間和過程的,咱們家長要有耐心,不要太過急躁。當然,必要的懲罰我認為還是有必要的,不過還是要注意量,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輔助孩子強化認識而并非單純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