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語:
廣州漸漸入冬了。
天寒歲暮時,一縷縷煙火肉眼可見。
但城市里的煙火總是淡了些,即便是在廣州這樣的城市。
說起煙火氣,總會很容易聯(lián)想到一家人一起吃飯的場景。
前些日子看了部電影,身在長春的奶奶確診肺癌晚期,只有三個月時間,但在異國的家人都瞞著她。一家人以“回國替孫子辦婚禮”的借口,見她老人家最后一面。
電影有許多這樣的鏡頭:奶奶在廚房煎著烙餅,一大家子人坐在大圓桌上吃飯,熱熱鬧鬧地,煙火氣十足,這樣的天倫之樂讓奶奶精神十足。
故事最后,他們還是沒告訴奶奶病情,從小在異國長大的孫女Billi離開時,奶奶給她錢,讓她不要委屈自己,Billi訴說自己工作的不順利。
奶奶樂觀地安慰:“一人的精神支柱非常重要,你會成功的。”
電影由現(xiàn)實(shí)改編,而奶奶的原型確診癌癥已六年,仍康健。
看似是一家團(tuán)聚治愈了奶奶,殊不知其實(shí)是撫慰了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子孫們。
就如孫女Billi,她從奶奶的強(qiáng)大生命力中汲取力量,從一家團(tuán)聚的煙火中感受溫暖。回到異國,再怎么艱難的路,都可以走下去。因?yàn)槟棠叹褪撬木裰е?/p>
我們常以為回老家陪伴老人是對他們的寬慰,可恰恰是故鄉(xiāng)濃郁的煙火氣,無形中治愈了我們在城市里飽受摧殘的內(nèi)心。
《早餐中國》里有句文案我很喜歡: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鄉(xiāng)。
還記得老家老街的早晨,總是煙火暖,人情暖。
因?yàn)樵缙穑夷茉诟魇綗熁饸鉂庥舻脑绮屠镎一赝晡独俚挠洃洠茉诶辖掷锔惺茑l(xiāng)里人家拉開閘門后,熙熙攘攘中制造的煙火氣。
那條老街,雜貨店、包子鋪、小面館、賣菜賣魚的一應(yīng)俱全,在時光的滄桑中越發(fā)深沉。每逢趕集日的早晨,人們便早早起身買菜。
離鄉(xiāng)的游子都有一個心心念念的家鄉(xiāng)風(fēng)物,海鮮是這小鎮(zhèn)在外游子的心念。
所以總能看到天色尚且昏暗時,漁民們就挑著從碼頭收購的深海魚蝦來到街市賣了。許多父母早起,只為買上新鮮的小魚,熬一鍋濃郁滋補(bǔ)的湯。
“今天我小孩放假回家,給他買點(diǎn)魚。”
“最近的魚有點(diǎn)貴嘞~”
此時,在霧色朦朧中,早餐鋪面開始升起裊裊煙火,融入白霧中,人們的閑聊聲也摻入閑慢的生活里。
這樣的地方,煙火氣會野蠻生長,催化出人情味。
那些個賣魚的阿叔,早餐鋪的老板,他們?yōu)楣释粮冻鰰r間與辛勞,為一個歸鄉(xiāng)的游子燃起煙火。
漂泊在外,許多東西都要獨(dú)自面對。城市里紅燈綠瓦,卻沒有一盞是自己留的;聲聲嚷嚷,也沒有一聲是呼喚我們的。
所以我們?nèi)绱藦?qiáng)烈思念家鄉(xiāng)風(fēng)物與煙火。
可人在異鄉(xiāng),胃在故鄉(xiāng)。
阿城說:“所謂思鄉(xiāng),是由于吃了異鄉(xiāng)食物,不好消化,于是開始鬧情緒。”
鄉(xiāng)土故里的溫情,是總有人為了你鬧情緒的胃口,早早從山間林中,湖邊海里,采集捕捉上你愛吃的家鄉(xiāng)風(fēng)物。
在煙火氣十足的街頭集市,你不會感覺孤獨(dú),因?yàn)槟阌腥伺恪?/span>
我們貪戀的,不止家鄉(xiāng)的風(fēng)物,還有那種人情味十足的煙火氣。
有些煙火氣,是熱鬧的,讓人踏實(shí);有些煙火氣,是祥和的,讓人心安的。
每年過年,我最愛守著外婆家的灶臺,聽柴火聲,聞木炭味,看蒸汽升。
大抵是源于對饑餓的恐慌和對主食深沉的熱愛,中國人逢年過節(jié)都會做年糕。
外婆家,每年過年都會做樹葉餅。那是一種糕點(diǎn),面粉做皮,花生椰絲芝麻做餡兒,外面貼上木菠蘿的樹葉,放到蒸籠里蒸。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全家人都參與的,我的任務(wù)就是負(fù)責(zé)看火。做得量大,往往從早上守著到下午。
蒸的時候小孩子不能一直問怎么還不熟,老人家說這樣越問越熟不了,所以我都是靜靜地添柴加水。
有時候就順手往柴灶里扔進(jìn)幾個紅薯烤,紅薯在木炭里翻滾著,直接沾上煙火,這是另一種徹底的煙火氣。
耐心地等著,等著煙火彌漫,等著年糕Q彈,等著紅薯冒出柴與火的焦味。
手捧著滾燙的紅薯,從這只手換到另一只,煙氣騰騰,便覺得一切等待都值得了。
此時鄉(xiāng)村的傍晚,我聽見外頭村里人家起鍋炒菜聲,母親喊孩子吃飯聲,聽見眼前這柴火的噼里啪啦聲,水開了的咕嚕咕嚕聲。
很多聲音糅雜,可卻讓我感覺安靜極了,讓人不忍心多說一句話,讓人瞬間超脫于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的疲倦。
跌跌撞撞了許久才明白,安靜是這樣的珍貴。
喧囂讓我們焦躁,我們總是火急火燎地想要追趕什么,但煙火氣讓我安靜。
搬個矮凳,在午后的柴火噼里啪啦聲中,耐心等著煙霧繚繞。
心如跌入棉花中,暖暖的,軟軟的。
在城市里漂泊的游子,故鄉(xiāng)成了一個“回不去”的地方。
多少人在城市萬千霓虹中獨(dú)自加班,吃著外賣的時候,會懷念回家時為你守候著的那盞小夜燈。
每每過年回家,高速總堵車,七倒八轉(zhuǎn),回到家時已然深夜。
鄉(xiāng)野里沒有燈光璀璨,但朦朧月色中,卻有一盞夜燈在亮著,那是母親為我留的。
只要這盞燈不滅,便永遠(yuǎn)有家可歸。
怕他們睡著了,輕手輕腳地開門,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都沒睡。一年在外的風(fēng)塵仆仆,此時一身輕松。
“回來啦,快放下包,肚子餓不餓,給你煮碗粥。”
冬日深夜?jié)L粥,最是暖人心。
母親去廚房,淘米洗鍋,用小鐵鍋煮起了蟹粥,那是昨日因?yàn)槲一丶姨氐卦诮质匈I的螃蟹。不一會兒,廚房里冒出了煙氣,粥熟了,橘黃的蟹膏被米粒包裹著,一層清淡的油再裹在米粒外面。
開蓋后的蒸汽氤氳,模糊了視線。
經(jīng)過一年漂泊和十幾個小時的舟車勞頓后,我突然理解為什么“雨余漁舍炊煙濕”,炊煙何以濕?只因濕的是雙眼。
這深夜的煙火,是母親勞碌的雙手,更是我們鬧情緒后的安慰,是我們身心俱疲后得以休息的云床。
我知道,再過不久又要深夜離家,坐在離鄉(xiāng)的大巴上,薄薄的玻璃隔成兩個世界,她在那頭揮手,你在這頭思念。
開出小鎮(zhèn)僅需幾公里,但此時我卻希望這路長且直。
能讓她看多幾眼我的背影,能讓我看多幾眼家里那盞燈。
詩人說:“人間煙火好聞又令人流淚”。煙火的煙熏得游子淚,煙火的暖撫了游子心。而這兩者,都易落淚。
又是年關(guān)將近,希望這次回家。
故鄉(xiāng)煙火氣,仍如舊。
文字為物道原創(chuàng),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