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老了,他們心中始終有幾樁心事未了。
一是大兒子焦山先天智障,家里要給焦山找個媳婦照顧他。
二是兵荒馬亂的年代,五歲的二兒子焦河突然失蹤了,是死是活,晚年的爹娘仍舊掛在心上。
在城里當了攝影師的三兒子焦波,是一生不幸的爹娘的欣慰。
爹90大壽后,突然病重,住進了醫院。娘一著急,也住進了醫院,兩人住在相鄰的兩個病房,但彼此間誰也不知道。爹病危,為了保重娘的身體,家人商量把娘送到城里表姐家。娘出院時就路過爹的病房,相濡以沫72年的爹娘就這樣永別了。
娘在城里想念家中的大兒子,大兒子想念在城里的娘,就在娘要回家的時候,傻兒子焦山突患腦溢血,70歲的兒子在90歲的老娘懷中安詳地走了。2004年春節后,92歲的娘走了。
……
知道焦波和他爹娘的人已經不少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感想和認識,我們不要求所有兒女都像焦波這樣認識爹娘、記述爹娘和懷念爹娘,但我們希望更多一些的兒女在百忙中,在白駒過隙般的人生旅途中,多去看看父母。
《俺爹俺娘》從焦波給爹娘拍攝的萬余張照片中精選出120幅,配以樸實文字,記錄了兩個世紀老人30年間的生活片斷,真實、質樸,影印出一個個真情瞬間,編織出一個游子思念家鄉、想念爹娘的圖片散文故事。
焦波,用他的照相機,做了一件讓每個為人子女者震撼的事情——他永遠留住了自己的父母。當他把自己父母一生的音容相貌展現在中國美術館,媒體評論:“感動京城,轟動全國”“是近年來惟一讓人落淚的影展”,幾十萬觀眾哭了。
每個人透過《俺爹俺娘》的一生,都會感受到不同的情愫,我們一生,是離不了“情”字的。
隨意道來的平凡人的平常事,讀者隨手翻到哪里,都可以隨時看起來。如嘮家常,說來道去都成語。平凡人的生活,平常心,平常事總能咂出人生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