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家風比作是一個平面,那么,家規就是組成這個平面的各個點。好的家規一定會讓一個家庭樹立起良好的家風,同樣,如果一個家庭里沒有家規或者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家規,那么,這個家庭肯定不會形成良好的家風。
家規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遵守的,也只有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按照家庭的規定相處和做事,才會慢慢的沉淀和凝聚起一個家庭的積極正向的家風。
家規是家庭內部成員的一種體現,家風是家規的一種延伸,是對外的一種的展現,是外界對一個家庭的評價。
家規隨著時間推移會有修正和改變,但是,家風一旦形成卻很難改變。這就好比是一壇老酒,不管加入什么成分,給人的感覺卻永遠是醇香綿長,回味無窮。
應該如何給孩子制定家風家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孩子從小就應該在父母的影響之下,慢慢的學會遵守家庭的規定,要讓孩子懂得“無規矩不成方圓”。這里的規矩,并不是父母為了自己的“方便”而單純的給孩子設立限制,為了讓孩子聽話,而把自己的命令、呵斥甚至打罵等一些錯誤的教養方式當作是一種家規。
其次,家規并不是限制,而是家庭之中價值觀、人生觀的一種趨向,不是你行,我不行的束縛。而是,為了家庭成員之間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技能、道德、品格等各方面的完善。
所以,父母除了要做出樣子,讓孩子效仿,更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孩子,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會讓孩子自然而然的學會按照家庭規定去做事、做人,從而自覺的遵守家規。
家風家規應該如何傳承,特別是對于目前規模越來越小的家庭?
家規是不斷變化和修正的,而家風卻需要時代相傳。這就需要每一個人都要自覺的遵守家庭的規定,每一個家庭都要用心發揚和傳承家族的良好家風。
家風家規會不是束縛住孩子發展?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寫照;家規,是一個人的立人之根本。如果把家規當作一種教養方式,那么,這種方式就好比是一副枷鎖,束縛和限制了孩子身體和心靈的成長;如果家規是基于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的基礎上來制定的,那么,家規就是一個坐標,是一座燈塔,給孩子樹立了一個目標,指明了方向。
所以,家規的制定一定是在尊重孩子生命的基礎上,結合家庭實際情況,家庭成員之間共同設立的,并且能夠融合世代相傳家風的歷史元素。這種家風家規,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必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