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綱辨證,就是陰,陽,表,里,寒,熱,虛,實癥候歸類的八個綱領。醫(yī)生通過四診,望,聞,問,切的搜集和掌握的各種病情資料,運用八鋼進行綜合分析,從而辨別病變部位的深淺,疾病性質的寒熱,正邪斗爭的盛衰和病證類別的陰陽,作為辨證綱領的方法稱之為八綱辨證。
陰陽是指疾病的類別,表里是指病變部位的深淺,寒熱是指疾病的性質,虛實是指正邪的消長盛衰。其中陰陽兩綱是八鋼的總綱,具有統(tǒng)領六綱的意義。表,熱,實屬陽,里,虛,寒屬陰。陰陽,表里,寒熱,虛實這四對矛盾是相對的,又是互相密切聯(lián)系的。
首先辨明疾病是表證還是里證,表證是陰證還是陽證,里證是陰證還是陽證,是熱證還是寒證,是虛證還是實證。然后你再用按摩的手法去調理這些癥候。
中醫(yī)治病用八法,既汗、吐、下、和,溫,補,清,消。
按摩調理對應的手法既。
汗法:刮痧,搓摩肌膚,針刺。
吐法:推腹,摩腹。
下法:撥腹,摩腹和推腹。
和法:摩腹,提拉肌膚。
溫法:艾灸,熱熨。
補法:摩腹,按摩和拍打經絡穴位。
清法:撥腹,推腹,提拉肌膚,刮痧。
消法:刮痧,拔罐,針刺。
按摩調理與八綱辨證的關系是:判斷患者是表證還是里證。是表陽證還是表陰證。是里陰證,還是里陽證,然后運用按摩手法調理這些癥狀。
表陽證,平時素體實,并且感受了風寒。癥狀是發(fā)熱惡寒,咳嗽,流鼻涕,頭項強痛,后背強幾幾,身痛,腰痛。是表陽證就驅邪外出。按摩的方法是刮痧,提拉,拔罐解表。解表的部位是搓頭后部,針刺風池穴,風府穴。膀胱經刮痧,提拉和拔罐。
表陰證,平時素體虛,并目感受了風寒。癥狀是,不發(fā)熱而惡寒,流鼻涕,身體痛,四肢疼。是表陰證也是驅邪外出并扶正。按摩解表的方法是,刮痧,拔罐。部位是膀胱經。按摩扶正的方法是,按摩膀胱經補一身陽氣。按摩胃經補胃陽。按腎經,補腎陽。按摩脾經補脾陽。艾炙命門,腎俞穴,大椎穴補元陽。
里陽證。癥狀是發(fā)熱,口渴,煩躁,大便干燥。治法是清法或下法。清法按摩的方法是,提拉腹部胃經,脾經,清脾胃的邪熱。提拉膀胱經,透熱轉氣,解表熱。撥胃經及脾經,開結氣恢復腸胃的升降功能。攻下法,推摩腹部,湯滌里實熱。
里陰證。癥狀是,四肢厥逆,大便溏,怕憐,有時關節(jié)疼。那就需要溫補脾,胃,腎及除濕。按摩的方法溫補法。是用指壓法按摩脾經,胃經,腎經。補脾,胃,腎之陽氣。摩腹部,補胃陽。炙上脘,中脘,神闕,關元穴及血海,陰陵泉,命門,腎俞穴,溫補脾,胃,腎。利水除濕,膀胱經刮痧。
半表半里證。癥狀是,往來寒熱,胸脅苦悶,嘿嘿不欲飲食,多煩喜嘔。按摩治療的方法是和解少陽。搓摩及提拉少陽膽經和膀胱經解表。按摩腹,摩腹和胃補胃氣。撥腹,推腹開腸胃結氣,恢復腸胃升降功能。
既有表證又有里實證。癥狀是惡寒,身痛,煩躁,汗出。按摩治療的方法是先解表,后功里。解表膀胱經刮痧,拔罐。攻里是推腹,摩腹,撥腹。
既有表證,又有里虛證。癥狀是惡寒,身痛,便溏,四肢厥逆,嗜臥。按摩治療的方法是先溫補里陽,后解表。溫補是按摩腹部,摩腹,按摩胃經,脾經,膀胱經。艾灸中脘穴,神闕穴,氣海穴,命門穴。解表是膀胱經刮痧,提拉膀胱經。
下面介紹兩則案例。
1.女孩,三歲,身微熱,身微發(fā)黃。舌苔白發(fā)黃,經常感冒,食欲不振。分析病因,脾虛,濕熱在里,里熱證。治療除熱利濕。按摩的方法用手撐摩全身肌膚利尿且清熱,然后提拉腹部,兩脅及后背清熱。按摩三四次,熱退黃退。
2、女xx,五十歲,病情頭痛,怕冷,舌苔薄白,小便多,大便正常。分析病因,頭項強痛而惡寒為太陽表證。解表用汗法。按摩的方法是解表,用手指搓后頭部及頸部解表,。再針刺風池穴,風府穴解表。然后搓后背太陽膀胱經,再在膀胱經刮痧拔罐解表,頭痛立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