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容《花好月圓 富貴呈祥》
工筆畫從技藝手法上可分為:工筆白描、工筆淡彩、工筆重彩和沒骨工筆。
其表現內容上可分為:山水、花鳥、人物。
>>>王一容《碩果累累》
白描以線為表現手段的畫法,依靠線本身的剛柔,粗細、巧拙,方圓,疏密等變化來表現各種物象。同時線條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審美效果。白描就整個中國畫來講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
>>>王一容《香遠益清》
淡彩是先墨彩的方法把對象畫到八九分,然后用淡薄的色彩稍作渲染的叫淡彩。淡彩要做到色不礙墨、墨不離色,既能融合一體,又能顯示墨的韻味,才能產生一種淡雅、樸素的效果。
>>>石開《富貴紅樓》
重彩勾勒勾染的方法,并以服務態度和物質色為主,因用色比較厚重,所以色感較富麗帶有裝飾性稱為重彩。重彩渲染要作到薄中見厚,厚中生津,染不露痕,深淺自然。沒骨是直接用顏色或墨色繪成花葉,而沒有'筆骨'(墨線勾勒的輪廓)。
>>>石開《前程似錦》
為了達到精細逼真的效果,工筆畫畫起來也特別費勁,不僅要求線條極為精到,反復渲染六七遍也是常事,因此特別能看出一個畫家的功底。所以,你可以明白為什么張大千晚年有了眼疾之后,轉而去畫大色塊的潑彩;齊白石晚年也不再畫精微的小蟲蟲了,因為眼神和體力都吃不消了。
>>>凌雪《年年有余》
工筆畫的巔峰時代公認是在宋朝,幾乎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對后世審美影響特別深。拉近一點說,浙江的工筆畫基礎一直深厚,比如浙派人物畫代表人物宋忠元先生、顧生岳先生的工筆人物,老先生們將一輩子的精力都投入于此,筆下的少數民族和印第安人,都很有時代特征。
>>>凌雪《前程似錦》
從古到今,精妙而唯美的工筆畫都特別受大家喜歡,2015年9月的“石渠寶笈”特展,那么多觀眾愿意排隊6-7個小時等一張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就是一張特別典型的工筆畫。
>>>凌雪《年年有余》
但是,正因為工筆畫的技術在古代就已經達到了極致,加上寫意畫更能淋漓盡致、不受拘束地表現一個畫家的才情思想,也更符合中國人追求的哲學境界,當今這個時代,工筆畫家的探索就比較艱難——就算技術超越古人也是不夠的,于是工筆在語言、題材和觀念上開始了變化。
>>>凌雪《富貴有余》
從2005年左右開始,十年時間,“新工筆”從產生、發展到壯大,推進了當代中國畫發展的進程。新工筆藝術家在技法上同樣精妙巧密,那種逼真唯美是一眼即能感受的,完全不輸于宋畫上可以找到的一些影子,但是,畫上描繪的已經不再是自然,景物只是一種象征和隱喻,這就是藝術評論上常說的“觀念”,也可以簡單理解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