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在一氣之下,會發生什么嗎?我們先來看2個案例:
01 “氣到中毒”
陳女士(化名)因為小孩上學的事情和丈夫吵得不可開交,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誰也說服不了誰,一氣之下摔門進了房間,獨自在房間里她越想越生氣,呼吸都變快了。
準備出去“再戰”時,卻發現自己手腳突然不聽使喚了,一直發抖,手指還發生痙攣蜷成了雞爪樣,房門都打不開。
趕緊呼叫丈夫,緊急送醫后被診斷為“呼吸性堿中毒”,主要原因就是情緒過于激動引起。
02 “氣吐了”
39歲的林女士(化名),是一名家庭婦女,平日忙于家務與帶娃,并輔導其作業,這一天,有一道題講了好幾遍,孩子還是不會,這讓林女士火直接竄了上來,上演了“河東獅吼”。
可結果卻悲劇了,林女士吼完突然出現劇烈頭疼,甚至還吐了,直接倒地不起。緊急送醫后,發現是“小腦后動脈瘤破裂出血”引發的昏迷。
情緒對人體的影響很大,但很多人卻沒有意識到。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郝萬山在其發表的《不生氣就不生病》一書當中曾提到:美國一項研究發現,90%的疾病都和精神壓力有關。
一、生氣和癌癥之間有關系嗎?
90%的疾病與精神壓力有關,那么經常生氣會引發癌癥嗎?
對此,上海市肺科醫院主治醫師胡洋醫生表示:癌癥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遺傳、生活習慣、外界環境等。偶爾的負面情緒并不會直接誘發癌癥,但長期處于負面情緒下(包括精神壓抑、焦慮、沮喪),卻可能成為癌癥發生的助力。
因為生氣的時候,身體處于應激狀態,可分泌大量腎上腺素、兒茶酚胺等皮質類固醇激素,這些物質可損害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力下降,并趁機攻擊正常細胞,提升癌癥的發病率。
總的來說,情緒與癌癥之間關系密切,雖然生氣不會直接導致癌癥發生,但它會以慢性的持續性刺激來攻擊人體免疫力,有點類似“溫水煮青蛙”的道理,進而增加癌癥的發病風險。
二、生氣的時候,人會被氣死嗎?
古人常說“氣大傷身”,一旦生氣,則會傷遍全身,多種疾病問題都可能隨之找上門。
1、心血管疾病
人在生氣的時候,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致使血管收縮或冠狀動脈痙攣,容易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最終誘發心絞痛、心梗。
2、胃腸疾病
如果總是處于暴躁、憤怒的情緒里,可使交感神經一直保持興奮狀態,容易使消化道黏膜組織缺血、缺氧,從而影響消化功能,誘發胃腸疾病。
3、肝臟疾病
暴怒時,易導致氣血上涌,使肝細胞缺血,損傷肝臟,長期如此,易誘發肝臟疾病,而肝郁氣滯又會使人氣不順,想發脾氣,二者互為因果。
4、乳腺疾病
如果女性總是處于壓抑、 焦慮、憂愁等負面情緒,可抑制卵巢排卵功能,使孕酮減少,雌激素上升,提升乳腺增生等疾病的發病風險。
5、甲狀腺疾病
長期處于高壓狀態下,可使下丘腦以及垂體的促甲狀腺素大量分泌激素,升高甲狀腺激素,最煩誘發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等甲狀腺疾病。
6、肺部疾病
人在暴怒等情緒起伏較大的狀態下,肺泡會不停擴張,又來不及收縮,所以不少人會出現肺疼的情況,同時呼吸也會變得急促,甚至出現過度換氣的情況,這是很傷肺的。
7、皮膚疾病
如果每天都不開心,愛生氣,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由血及氣,最終便會導致氣滯血瘀于顏面,更容易出現黃褐斑等肌膚問題。
可見,生氣有多傷身,大家要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不然氣壞了,最虧的還是自己。
三、緩解壞情緒,我們可以這樣做
生活中難以避免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這種時候,及時舒緩壞情緒很重要。
1、深呼吸
這是平穩情緒非常管用的一種方法,所以情緒上來的時候,不妨來一組深呼吸,先深呼吸一口氣,再慢慢的把氣吐出來,一般反復5-8次就差不多了。
2、轉移注意力
如果某件事讓你感覺很不舒服,此時不要讓自己陷進去,可以試試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聽點節奏緩慢、曲調安靜的歌曲,讓自己平穩下來。
3、向朋友傾訴
有事情的時候最好別憋在心里,可以找自己親近的朋友聊一聊,也有助于紓解煩悶的情緒。
4、吃點食物調整心情
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可以吃點自己喜歡的食物,比如黑巧克力,當中含苯乙胺,一種神經調節劑,有助于調節情緒,消除緊張煩躁的心情,但注意別吃多了,不然長胖了又不開心了!
最后,送大家一首《不氣歌》與大家共勉: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氣中他計,氣出病來無人替;
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
氣之危害太可懼,誠恐因病將病棄;
我今嘗夠氣中氣,不氣不氣就不氣。
總結:情緒管理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一門課程,生一次氣,傷一次身,所以大家要盡量學會管控情緒,少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