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微商,相信你也創建過社群,你會因各種瑣事糾結:人數不能太少,少于30人不成群,超過80人就開始熱鬧,超過500人又亂糟糟的不好管,不出半年,大家慢慢不再發言,最終成了一個死群。
任何事物都有生命周期,真相是很殘忍的,但不得不告訴你:一個群走完整個生命周期模型長則6個月,短的甚至只需要1周。
如果想盡可能延長社群的生命周期,該怎么管理呢?
8月10日晚上20:00,社群商業架構師、微商團隊自營品牌4年、美容職業學校執行校長翁燕將做客“有言無惑”直播間,與大家分享課程——《專業形象塑造大法:如何做到你還沒開口就讓客戶信任?》。
翁燕教練擅長售前IP打造專業體系課程、社群運營課程的開發指導,曾服務于酵老師、南京同仁堂、天杞園、脂20、益力康等多個品牌單位。下面這篇文章就是翁燕教練多年來做社群運營課程開發的心得與經驗。文章很長,干貨滿滿,讀來必有收獲。
文 ▏翁燕 社群商業架構師、微商團隊自營品牌4年、美容職業學校執行校長
現在動不動就拉一個群,可是一陣熱火朝天的討論之后,總會歸于平淡。甚至有的群慢慢變成廣告群,有些朋友苦惱群要怎么運營好,尤其是微商的客戶群?針對社群管理,我有幾點經驗想跟大家一起交流。
為什么要做社群?
什么是社群?
社群這個概念主要是先在營銷領域開始被廣泛使用,后來因為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社群等多樣化的社群概念的提出,社群這個概念才在其他領域被廣泛使用。
社群,簡單來說即是一群人的集合,他們有明顯且共同的社交屬性(共同愛好,共同偶像抑或共同的家鄉等等),社群一旦發展成功,社群內任何兩位成員間都能存在著一定的社交聯系。
社群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基本就是幾個原則:圈共同標簽的人;聊共同的話題;你是專家。社群的形式有很多種:微信群、公眾號、今日頭條、微博、貼吧、直播……
為什么會有人會做社群?
社群一旦發展成功將具備4個優越性:1.社群內部成員間的社交聯系比較緊密,相互信任度比較高。2.社群能滿足內部成員的歸屬感。3.成功的社群開源度比較高,成員能夠相互輸出有價值的內容。4.社群能夠走“去中心化”的道路,也就是假如社群中的主導者/明星離開了社群,社群關系依然能夠不瓦解。
假如你是微商,你建立好社群,你就能在群體中獲得比較高的信任度,你就可以借此大量營利。
做一種假設,假設你賣化妝品的,你在商場內有個不錯的門店,你每天都可以賺個兩千塊錢。這是傳統的思維。
再假設你是一個賣化妝品的,你是一美妝貼吧的吧主并且是一個美妝博主(嘴上的博主也算),你們每天都在討論有關美妝的事情。你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話題,大家喜歡聽你講化妝的技巧,那么你的商品會不會好賣?你每天賺個萬八千的也很正常,而且你的店面成本要節省很多。這就是社群思維!
前面的一種假設是一種較為傳統的做法,如果商場有兩家店的話,它的競爭壓力就會很大!第二種假設是互聯網思維的一種,叫社群思維,大家發現了沒有,它的模式里不存在競爭,它跳出了傳統的競爭模式!
所以說,社群是商家連接用戶的最短途徑和最經濟的方式。
怎么管理你的社群?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做社群也是一樣,建群容易維護群難。在淘寶天貓內部優惠券群泛濫的時候,你要想獲得收益,只有精心的維護群,才能產生更大的收益和留得住人。
1
群定位
不同的社群定位決定了不一樣的運營策略,也決定了不一樣的社群主題命名。在你準備開始建立一個社群的時候,你就要想好,你建這個社群有什么愿景?你是希望通過這個社群來滿足代理之間的工作交流溝通,還是希望通過社群連接同樣興趣的人?又或者說,你是希望通過這個社群來實現盈利創收?
同時,社群成員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純潔越好。社群的基因注定是“小眾的”,大家只需要一個共同的目的或愛好就可以聚集到一起。
2
群門檻
要運作一個高價值的社群,一定要設立一個門檻。這樣才能吸引高質量的人,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好的門檻設置得好的具體表現,主要有幾點:有參與感、有歸屬感、有心理訴求。有意向加入這個社群的人,先看門檻要求,就能夠感覺到這個社群非常切中自己的愛好和需求。
那么,社群在拉新之前就成功了第一步。
3
群規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規矩不社群,所以在建群的時候首先要把規矩先定出來。
一個社群,不管是做工作交流的,還是做干貨分享,最首要的就是要有情感連接。否則,無論是價值分享,還是溝通交流都沒有一個基礎。而群規的制定和執行,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這個群能做到什么程度。
但如果管理制度過于苛刻,就會成為管理者的一言堂,而如果過于松散,則亂象叢生。管理是一門藝術,張弛有度,有收有放才能讓一個群組織生態真正煥發活力。關于規則的制定方法,就不深入討論了。
4
管理機制
社群運營到一定階段后,可以考慮建立社群管理機制。
首先,你可以組建組委會的群,用作日常的實時溝通,提高效率。其次,召集組委會成員定期召開線下碰頭會議,開展重大事務討論和決策。通過線上和線下的結合,減少信息不對稱,提高溝通效率,確保將群內重大事務信息到達每一位組委會成員并迅速達成共識。
5
進群儀式
獨特的儀式感構成的群文化是保持一個社群長久活性的最重要構成要素。那么,怎么構建群文化呢?我覺得可以從群儀式感開始。
什么是儀式感?學生上課,通過喊“老師好“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正式課堂學習狀態。軍人通過敬軍禮,唱軍歌來體現一個軍人的身份認同感。
社群建設也是一樣,我認為,社群的儀式感可以從群名片、入群介紹等方式來實現。我比較喜歡用的是頭銜制,通過頭銜制度,可以讓群成員有很強烈的身份代入感。讓他們能夠快速的融入社群圈子。
當然,也有很多規定入群必須爆照,必須發紅包的。這些都是群儀式制造的方式,都能夠有效刺激活躍。
6
群主題
建立一個社群肯定要有一個主題,通過這個主題將感興趣的人和對這個主題有需求的人聚集起來才是社群的核心。
在社群建立之初你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社群主題,并且在確定社群主題的時候最好能夠做到一定的差異化,或者說你的主題或多或少和別人有些不一樣的。
畢竟現在互聯網講究要通過某個手段來解決用戶的某個痛點,同時讓用戶愿意為你的這個解決方案去掏錢。確定好社群主題以后,接下來就是如何通過內容來表達出主題思想。實際情況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一到多個展示平臺,進行內容的沉淀。做內容最核心的一點是:能夠持續輸出優質的主題內容才是社群生存之道。
7
群價值
客戶愿意加入你的群,無疑是想獲得更多更優質的信息,或者希望能夠通過信息共享,得到更多的機會。如果你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通過坑蒙拐騙的方式吸引他們過來,但是發現真相之后,他們隨時可以離開。
我參加過一個活動,參與者的素質都很高,關鍵是主辦方還請來了兩個知名移動互聯網公司的總監,讓他們來給其他成員講課。一方面,這個組織提供了講臺,讓部分人的價值得到了發揮,他們就更可能留下來;另一方面,這個活動也讓已有的成員感受到了這個社群的高價值。
8
意見領袖
這里和“明星效應”有點類似,就是把自己打造成社群的意見領袖。
就社群而言,意見領袖的作用相當重要,他們的意見往往能影響群體的意見,社群中大部分的成員都是溫順的綿羊,沒了意見領袖就會不知所措。意見領袖往往都是社群中認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的聚焦點。
9
線下活動
要想保持良好的社群氛圍,延長社群的生命周期,線下活動是必不可少的。
畢竟線上的社群關系屬于弱關系,線下活動才能把社群的用戶真正的聯系起來,讓社群的人真正感受到這個團體的存在。
社群線下活動可以由官方發起,也可以由社群的個人發起,活動的形式可以是講座、主題交流會、產品體驗會等,只要活動是大家能接受的就行,不必太拘泥于活動的形式。通過線下的交流會讓參加的各位聯系更加緊密,從而帶動社群的整體氛圍。
10
管理工具
社群那么多,如果通過人工管理,是搞不定的。我們要學會利用群管理軟件,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不要問我什么軟件,自己百度就有了。有收費也有免費的,建議用收費的,服務質量又保證。
一個人精力有限,如何管理社群?
我的建議是找幾位得力的干將幫忙,并且找到的這幾位得力干將是有一定的時間可以調配的。
你可以組建一個群,把得力干將們集合在一起進行開會,分配角色,明確職責。一般管理500人的大群找到3—4位得力干將就可以了。
以我自己建過的一個群為例,我將這幾位得力干將分為值周隊長、星探、學習委員、智慧收集隊長。
值周隊長的職責是帶頭打卡,用行動影響小伙伴,統計每日基礎打卡人數(打卡人數/總人數)。星探的職責是發現群內牛人、勾搭群內牛人、邀請牛人做分享。學習委員的職責是在聽課日提醒大家并發布鏈接,組織大家分享、提問、相互答疑。智慧收集隊長的職責是發現群內好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自我管理、感悟、書單、影單”,整理匯總成筆記分享給群成員。
尋找這些得力干將,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現大群內的活躍積極分子以及大咖們,激發他們的熱情和分享動力,從而帶動整個群。找到他們之后,你不需要再時刻看群,也無需做很多事情,當你給得力干將們開會分配好角色之后,接下來你只需要及時發布最新消息、日程安排等,起到一個牽引和統籌全局的作用即可。
真正會領導的人是不會讓自己在帶領團隊中很辛苦的,給予團隊得力干將們足夠的信任和支持,萬一做事過程中出現漏洞,作為群主的你這時候就可以現身補救,并和團隊一起總結失誤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在管理多個社群的同時,同樣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將發展起來的社群讓社群成員來管理,自己退出社群的日常管理事務。
總 結
社群是培養用戶的信任感,和用戶做朋友,讓用戶潛意識里覺得你們公司或是你們的產品是好的、優秀的。這樣用戶才會心甘情愿地為公司產品買單,并且認為這是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