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小盤:年化收益率16.6%,市場排名前4%。
在韭圈兒的app里,評分能上90分的基金經理并不多見,魏慶國為其中之一:
自2015年開始獨立管理基金,7年的投資生涯里,歷經了2015、2018的兩次熊市和今年的股市黑天鵝,可謂見慣了風雨。
他的代表作是大成中小盤,7年多的時間里累計收益206%,年化收益率16.6%(截止2022.7.14),同區間收益率在全市場的782只基金當中位列第31位(不含成立日晚于2015-4-7的基金),排名為前4%。
而在魏慶國接手這只基金時,剛好是牛市的中后期。
2015年的股市在6月12日沖高到5000多點,之后急速下跌,直到2016年3月才開始回暖。
牛市的崩盤距離魏慶國正式接手基金的日期也不過兩個月,沒來得及做調倉的他遇到了這只基金歷史上最大的回撤。
當然,好的基金經理不會浪費任何一次熊市給予的教訓,這次之后,這只基金在下跌行情的回撤控制總能表現得優于滬深300,2016年也成為唯一一個跑輸滬深300的年份。
02
回撤控制
在回撤控制上,魏慶國采用的是降低集中度,基金前十大持倉的集中度長期在40-50%左右,行業持倉也較為分散,沒有出現重壓某個賽道的情況:
至于倉位,大多數時間在70%-80%左右,魏慶國并不會根據市場的情況去做倉位上的擇時,更多的是更換標的。
這點保證了基金的進攻性,當然股市不好的時候也難以避免波動,不過相對于滬深300的波動,這只基金的表現是要優于指數的。
具體到個股的風險控制上,他將風險分為防止踏空和套牢兩種。針對前者,他會用試探性建倉來觀察標的,趨勢來了再加倉,不至于兩手空空;對于后者,如果發現有利空因素,則做部分減倉,再根據具體情況清倉或逐步加回來。
03
投資風格
魏慶國的投資風格經歷過一定的轉變,前期的他主要投資小盤成長股,中間有一段時間切換至中盤成長,現在則是中盤成長和小盤成長并重的風格,當然這點和這只基金的投資范圍有關
觀察其他基金的投資風格,會發現大多也都集中在這中盤成長和小盤成長這兩種風格。
基金的換手率自經手以來逐步下降,從一開始的16、17倍下降到目前的4倍左右。魏慶國曾坦言,自己的投資風格在15-16年比較亂,反而在18年的大熊市中找到了投資節奏,這點從換手率上也可以看出來。
就目前3-4倍的換手率而言,依然高于市場平均水平,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他每一季度的前十大持倉變化很大。對于這一點,他解釋這和他的重點投資的方向有密切關系:大科技方向的行業革新頻繁,作為一個快變量行業,換手率要高于其他行業;同時這個行業的產業鏈較長,涉及不同階段的上市公司,跟隨著產能和格局的變化,需要更頻繁的調倉。
魏慶國的投資理念可以歸結為“三好”:好行業+好公司+好價格。
好行業:行業成長空間廣闊,滲透率加速上升;短期具有一定的爆發性,譬如需求突然爆發;格局由亂而治,由分散到壟斷;
好公司:商業模式好;具備核心競爭力,需要考察公司的基因、治理結構、發展思路和經營能力四個維度。
好價格:估值不能太高,價格在上漲趨勢中。
雖然每個點都能找到不錯的公司,但是篩選到全部都滿足的標的并不容易,大部分情況下是一個不可能三角,選股需要他在這三者中做一定的平衡。
從這三個標準中大概能看出來魏慶國很看重趨勢:“股價是歷史條件下的歷史過程,趨勢是最可能把握的過程。”投資風格偏右側,這需要他時刻保持對市場的敏感度,這點和他的高換手率是相匹配的。
04
下半年看好什么板塊?
對于下半年,他認為穩增長政策持續落地疊加疫情好轉,經濟修復預期將顯著改善,伴隨著復工復產,制造業的景氣度逐步修復,經濟壓力最大的階段正在過去。對于板塊,他比較看好景氣度高確定性強的行業,包括軍工、新能源和礦產資源等。此外,也會關注一些可能會引來拐點的產業變化,如 科技硬件、互聯網、云服務;非醫保品種, 如試劑和醫美;以及食品飲料等一些細分產業的機會。
風險提示:本文不作為投資推薦,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