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云岡0-4
userphoto

2022.12.25 山西

關注

石窟簡介 

您好,歡迎來到大同,歡迎來到云岡石窟。石窟其實就是古人在河畔山崖開鑿出來的佛教寺廟。1500多年前,在北魏王朝的都城平城的郊外武周河畔的武周山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能工巧匠,在這里開山劈石,雕鑿佛像。開鑿出了一處綿延一公里的石窟。這個石窟啊,規模宏大,雕刻精湛,文化多元。不僅是我國佛教藝術中的精華,同時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聚集。這個石窟呢,就是我們就要參觀的云岡石窟了。


 云岡石窟和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以及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2001年的時候,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目前呢,云岡石窟保存的主要洞窟有45座,附屬洞窟209座,石刻造像共五萬九千余尊。云岡石窟和其他三大石窟相比啊,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首先,他是由當時統治中國北方的北魏王朝,傾全國之力所打造的皇家石窟,里面不僅有5層樓高的巨型佛像,更有象征北魏前期五個皇帝的五尊帝王佛像。顯示出了恢弘大氣的皇家氣派。


其次啊。北魏平城作為當時國際性的大都會,云岡石窟的修建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流工匠。他們帶來了中國北方,中國南方,印度,中亞,甚至西亞的藝術風格。用手里的鑿子和畫筆。將云岡石窟打造成了一個世界性的藝術殿堂。好,那現在呢,就請您跟隨我講解。走進這座最具有國際范的皇家石窟。細細欣賞一番吧。

曇曜法師
廣場中央有一尊非常醒目的雕像。塑造的是一位清瘦的老僧人。他手持念珠輕拂衣袖,平靜的注視著遠方。他呢?就是北魏時期的高僧曇曜,是云岡石窟的開創者。根據二十四史里面的魏書的記載,曇耀,原本是一位涼州也就是今天甘肅武威地區的僧人。公元452年冬天他要奉召由中山返回京師平城。正好遇到了文成帝拓跋浚出巡。兩人相遇文成帝的駿馬上前死死咬住了曇曜的叫袈裟不放。文成帝認為,馬識善人。這個人不一般。肯定是一個得道高僧。于是就讓他來主持北魏的佛教工作。曇曜上任了以后啊。規范的寺院的管理制度,組織翻譯了大量的佛經。
而他最重要的功績就是向拓跋浚建議,在平城西郊的武周山上開鑿了云岡石窟,宏偉的早期工程也就是著名的曇曜五窟。從此就正式拉開了云岡石窟的營造序幕說完的曇曜與云岡石窟的淵源以后,現在我們穿過前面的大門,繼續向前參觀。

禮佛大道。這處景觀呢,是為了配合景區的整體規劃。再現北魏皇家石窟的圣景。在近年來新修的。我們首先看到的,這兩排氣勢恢宏的大柱子呢,是參照云岡石窟中第九窟和第十窟里的柱子復制的。請特別注意一下。柱子下面的這些大象,他們有一個奇怪的地方,就是都長得6顆牙齒。在佛教里,6顆牙是就是象征著6度,也就是6種達到覺悟的修行方法。而且據說啊佛祖釋迦牟尼呢,就是成了一頭六齒白象。降落到自己的母親摩耶夫人的腹中總的。所以這個六齒白象啊,也是佛教中常見的神獸和圣物了。另外呢,在禮佛大道的左側,還有苑食館美術館影視廳以及文創產品商店之類的地方。如果您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去看一看。但是請注意,一定要沿著禮佛大道的方向往前走,不要走偏。走到禮佛大道的盡頭啊。你會看到一棵掛滿了祈福牌的樹。

這個樹呢?就是大名鼎鼎的菩提樹了。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正是在一棵菩提樹下修行了七七 49天之后,最終大徹大悟。所以菩提樹在佛教中也就擁有了特殊的含義。在菩提樹左右兩邊,您還可以看到一幅巨大的環形浮雕墻。帝后禮佛圖。這幅圖表現的是北魏時期皇室成員來到石窟寺來禮佛朝拜的場景。在北魏遷都洛陽以后開鑿的龍門石窟和鞏縣石窟里也可以看到。眼前的,這組浮雕生動的記錄了北魏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將它們設置在這里呀。主要是為了體現云岡石窟,作為皇家石窟的尊貴地位。看過了帝后禮佛圖您有兩種參觀的方式可以選擇。第一種呢?您租一輛代步車,從右邊的小路直接開到石窟區域。第二種呢,也可以步行直走,穿過前面的靈巖寺,走到石窟區去參觀。那在到達石窟區之前的路上呢,我就給您介紹一下北魏王朝的精彩歷史,和他推崇佛教的種種事跡。幫助您更好的理解云岡石窟建造的背景。
靈巖寺

 經過前方的石橋,我們會進入一組仿古建筑群。這組建筑的山門上赫然寫著“靈巖寺”三個大字,這個靈巖寺和咱們今天要參觀的云岡石窟可以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事實上,云岡石窟在最初開鑿的時候,本來就是一種皇家寺院。在魏書的記載中,更是直接把云岡石窟叫做靈巖寺石窟。我們現在熟悉的云岡石窟這個名字的,其實是從明朝的時候出現的。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述云岡石窟時候也說這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只不過呢,在數千年后啊土木結構的寺院已經蕩然無存。只剩下的后面崖壁上的石窟。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靈嚴寺呢,是在2009年的時候,為了配合景區整體建設,模仿北魏建筑風格。和寺院布局而建的。因為這里是一處新建的寺院。我就不再為您詳細介紹了,您可以自行參觀。


在參觀的同時呢,我再來跟您說一說北魏王朝的歷史。云岡石窟營建的背景。說起北魏這個朝代呀。一般人對他的可能就兩個印象。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和開鑿云岡和龍門石窟。其實要了解北魏歷史。還是要從他們的民族說起。鮮卑族這個民族啊。是興起于東北大興安嶺一支游牧民族。在東漢末期,他們取代了匈奴人。成為了北方草原上的新霸主。鮮卑族,有很多部落,還在后來的16國時期。趁北方大亂,紛紛建立起自己的政權。其中呢有個慕容部就建立的前燕 后燕 南燕 西燕好多政權。咱們熟悉的天龍八部里面的慕容復,他其實就是16國時期鮮卑慕容氏的后代。而鮮卑族的另一個部落拓跋部則在公元386年,由騎首領拓 跋珪。在今天內蒙古的和林格爾一帶建立了一個政權 魏國。史書上呢,稱之為北魏。公元398年,拓跋珪把都城南遷到了平城。今天的大同。從此正式開創了輝煌燦爛的平城時代。


公元439年。拓跋珪的孫子太武帝拓跋燾征服西域。佛教興盛的涼州,也就是甘肅武威一代遷徙了三萬戶居民在到平城。平城就一躍,成為中華佛教最大的中心。為云岡石窟的開鑿,打下了堅實。不過。佛教勢力發展太過迅猛。拓跋燾,他晚聽信讒言,所以就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滅佛運動。使佛教的發展受到重創。好在拓,跋燾死后沒多久,崇尚佛教的拓跋浚繼位。全面復興佛教。在遇到高僧曇曜之后呢,更是開啟的恢弘的云岡石窟工程。從公元460年修建曇曜五窟開始。此后的30多年里,北魏王室,一直都在不斷的支持云岡石窟的開鑿。隨著北魏王朝的發展壯大,位置偏僻。氣候又冷的平城,就已經不適合作為都城了,而且為了進一步推行自己的漢化改革在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不顧千萬人的阻攔,毅然決然把首都遷到的中原腹地的洛陽。至此,北魏皇室營建云岡石窟的歷史就隨著孝文帝南遷的背影逐漸落下帷幕。南遷之后呢。崇尚佛教的北魏皇室也沒閑著,繼續又在洛陽開鑿了新的石窟。龍門石窟。與此同時,遠在平城云岡石窟啊,也沒有荒廢。而是在民間力量的支持下。繼續營建。一直持續到明清時期。
魏碑,叫曇媚造像碑。它是復制品,原件很小,只有30厘米高,29厘米寬,一本雜志大小。是1956年,在清理20窟窟前路面時發現的。現存于云岡石窟陳列館中。這塊碑刻的是一個比丘尼也就是尼姑曇媚的發愿文。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北魏時期一種特有的字體。因為這種字體啊。在當時多用于碑文,所以后人就稱他為魏碑體。魏碑體外方內圓,是隸書向楷書過度時期的一種字體一般咱們認為魏碑體書法,應該就是北魏平城時期的創造,說到曇媚。有游客就會問了。前面咱們說過云岡石窟的開創者是曇曜,這里又來了一個曇媚。這兩個人怎么都姓曇呢?這曇媚是不是曇媚的妹妹呢。其實啊,這個猜想呢,是完全錯誤的。就像咱們現在的很多僧人都姓是釋, 釋迦牟尼的釋。在南北朝時期呢,常常會用佛、法、僧,也就是佛教的三寶來作為出家人的姓氏。比如說佛圖澄,升伽婆羅等等。佛法僧的法。這漢語中念 damage 嗒 嗎翻譯過來就是談過來就是“曇摩”或者“曇”了。所以呢,很多僧人就姓曇了。咱們接著說回這一塊碑文,你可以看到,在照壁的最左邊,也就是碑文的最后寫著“隨像擬儀,瞻資懿渥。生生邀益,十方同沐。”這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說,塑造佛像,這讓人們感受美好和平靜。但愿我們的后人呢,世世代代都能夠體會到佛法的益處,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夠沐浴到博愛的佛光。好,那現在呢,就讓我們借著曇媚師傅的美好祝愿,往左走,去瞻仰云岡石窟的佛像吧。
“ 入佛知見” 四個大字。這里的“知”通智慧的智。跨過這道門以后,我們也就正式進入了云岡石窟的洞窟區。在這里一共分布有200多座大小不一的洞窟。我們今天要參觀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精華的20座洞窟。這20多洞窟的編號呢,是從東往西一字排開的。最東邊也就是咱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一號窟,最西是第20窟。不過這個編號僅僅是為了研究方便,按照排列順序來定的,跟開鑿時間早晚沒有關系。如果按照年代來分的話。根據佛教考古界的觀點來說的話,云岡石窟的可以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是最西邊的16到20窟,這五座洞窟。中期包括一到3窟和5到13窟。連帶最晚的有第四窟第五窟。第十五窟,以及最最西邊的一些小型的民間石窟。我們先來看第一窟和第二窟。他們大約開鑿于公元470到500年之間,差不多就是北魏遷都洛陽之前的一二十年里。所以呢,算是中晚期的作品。您可以看到啊。這兩座石窟的位置相鄰,形制相似里面的內容呢,也是相互關聯。他們是同期設計,同期開鑿的。像這樣的兩座洞窟呢,就被稱為雙窟。云岡石窟里非常獨特的一種形式。在這兩座石窟中央的位置呢,都有一座方形的大柱子。叫做中心塔住。這種中心塔柱的形式呢和佛教本身一樣,都是源自于古印度。從建筑學的角度來說,這洞窟中央鑿一根這樣的柱子,從地面一直連到窟頂就能很好的起到分擔窟頂壓力的作用。能讓這么大的一個洞窟,也不至于因為壓力過大而垮塌。而更重要的是,他作為一尊佛塔,同時又是佛陀的象征。佛經里面說見塔即見佛。在佛教的信俗里面繞塔即繞佛,他就是禮佛,就是一種修行。所以這種中心塔柱的洞窟如果在古代,就可以看到很多信徒在里面繞他行走。另外,您可以看到這座中心塔柱的四面都雕刻了精美的雕像。其中在東面,也就是靠右手邊的那一面。第二層靠里的位置,有一副叫做睒子本生的故事畫。您在東門口呢,可能看不到,可以在手機上點開圖片翻看。話說在很久以前呢,有一名叫做睒子的年輕人,他篤信佛法積德行善,也很孝順父母。有一天,他出門給雙目失明的父母打水,卻不幸被出門打獵的國王給錯當成獵物射死了。國王發現自己失手傷人之后也是悔恨不已。趕忙詢問睒子,還有什么心愿。睒子就說,希望國王能夠照顧好自己的父母。然后啊,睒子的孝心感動了天神,于是就降下神通讓睒子復活過來。在佛教中,這個故事的重點本來是想宣揚睒子積德行善的行為。不過睒子關愛父母的情節和咱們中國的孝道完全吻合,非常有利于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所以在很多佛教洞窟里,這都能看到表現這個故事的壁畫和雕像。好,看完了。第一窟,也可以在門口欣賞一下。第二窟,因為這兩個窟呢大同小異。這里呢,不做更多介紹。接下來請您繼續往前看一下古道車轍。
古道車轍

下來的這個看點呢,叫做古道車轍。在這個復原場景中呢,我們能夠看到有個人正在趕著一輛馬車往前走,在馬車下面呢,則有好幾道非常清晰,深深淺淺的車轍。而這些車轍呢,可不是復原出來的。而是考古學家發掘出來的實實在在的古代的馬車壓出來的車輪印子。那么在這里,為什么要為我們展示這些車轍呢。這個呀,其實就是為了說明云岡石窟所在的,這個位置的重要性。其實早在云岡石窟開鑿以前,五洲山,這里就已經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軍事要塞了。山前呢,也一直就有一條驛道。溝通著,首都平城和位于內蒙古的北魏舊都盛樂,往來車輛可以說是絡繹不絕。所以呢,才會印壓出這么清晰的車轍。而北魏皇室選擇在這樣一個交通要道旁,開鑿石窟,就是為了能夠彰顯皇家的氣派,同時達到教化眾人的目的。不過,人來人往,雖然利于佛教的傳播,但是也有一個問題,就是不利于出家人的清修。而且你們可能不知道這云岡石窟跟敦煌莫高窟等洞窟還不一樣,里面的絕大多數都是供人禮佛的造像窟,并沒有僧人修行打坐的禪窟,更沒有僧人生活的僧房窟。那么問題就來了。云岡石窟的僧人都在什么地方修行呢,又住在哪里呢。上個世紀30年代以來,考古學家在云岡石窟的山頂進行了一系列發掘,發現了五處寺院建筑遺址。也就是說,這云岡石窟的整體規劃是非常巧妙的,分為了山頂和山崖兩部分。山崖鑿石窟,用來彰顯皇家威儀和教化世人。而山頂的寺廟呢?只是用來住人和修行。兩者完美結合,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宗教場所。
碧霞洞  從古道車轍走來,踏在木質臺階上,就能看到一個開著6個洞口的洞窟。下面居中開門,兩側各開一窗,上部還有三個窗口。這個洞窟比較特別,它時代比較晚,而且沒有編號。根據窟門門楣上的題記呢,我們一般把他叫做碧霞洞。碧綠的碧 彩霞的霞。所謂碧霞呢,就是取碧云青霞之意。這兩個字啊,很少用于佛教,一般呢,都是用來描述道教的修行著閑云野鶴般的生活。在道教里,還有一位神靈,就叫做碧霞元君。所以呀,這個洞中很可能就是一個道教的窟。現在里面供奉的這尊佛像呢,其實也是后來才搬進去的,你也不要被他誤導。那說到這里呀,或許有人就納悶了。云岡石窟這樣一個佛門圣地,為什么會忽然冒出一座道教的洞窟呢。這背后的原因啊 就要追溯到宋金時期的。金朝末年,蒙古開始崛起,在北方不斷擴大勢力。不久就占領了大同。而與此同時呢,道教的全真派也在中國北方發展的很好,勢力很大。那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呢,蒙古人就開始籠絡道教。成吉思汗不僅親自接見了全真教的領袖。丘處機,還給道教免稅。而丘處機丘道長也曾經到過大同,并且還在大同,停留了半年多的時間,在這里開辦發法會教化民眾,也使得大同本地的道教信仰突飛猛進。許多佛教寺廟呢,也都被改成了道觀。所以啊在當時的云岡石窟里出現這樣一座道教洞窟。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三窟

這里,我們能夠看到崖壁上排列有兩排長長的孔洞。這就是第三窟了。第三窟開鑿于北魏時期,他可能是北魏時期云岡十寺中靈巖寺所在。所以呢,有位叫做靈巖洞。這第三窟有兩大特點:第一,他是云岡石窟所有的洞窟,里面最大的一個洞窟。第二呢,他也是整個云岡石窟中最神秘的一個洞窟。因為在這個洞窟里面啊。還有很多懸而未決的爭論。進去之前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外部結構。這座洞窟的規模非常大,高約25米,東西寬50米,有上下兩層門窗。這兩層門窗的上方呢,還可以看到一排排列的很整齊的長方形小洞,你可以數一數一共有12個。這些小洞呢,開在高處又很小,一不能當門,2月不能當窗,那么是用來干嘛的呢。其實啊,這一排小洞是古人在洞窟外面修建木質閣樓的時候,留下的。這里有12個空,說明以前呢,安插了12根梁,進一步說明下面有12根柱子。咱們知道啊。這兩根柱子之間呢,就是一個開間。那這個洞窟外面的建筑啊。一共就有驚人的11個開間。為什么說驚人呢。因為在中國古代呀,建筑是有等級的,不能隨便蓋。故宮的乾清宮也只有9個開間,而等級最高的太和殿也就只有11個開間而已。雖然時代不一樣,北魏時期的建筑規范,可能沒有后來那么嚴格,但是毫無疑問,這個建筑的等級肯定是相當之高的。只可惜啊,這些木質建筑呢,并沒有保存下來。我們今天只能從這12個方孔來想象他當年宏大的結構了。

 好,看完了外部結構,我們就可以從底層的入口入內,參觀了。進入洞窟,穿過前室之后,你會發現整個主室的空間非常大。但是只在正壁上鑿出了三尊大象,其他地方沒有任何的塑像和壁畫,所以顯得空蕩蕩的。而且地面上有凹凸不平。溝槽縱橫,呈現出正在取石和開鑿的情況。這些遺跡呢。為我們研究石窟開鑿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說明啊,這個第三窟啊。在北魏時期是沒有完工的。那么,他為什么沒有完工呢。因為北魏遷都洛陽了,所以就停工了嘛,還是因為有什么其他突發的原因呢。這個目前還是一個未解之謎。那現在呢,請您接著看。洞窟里僅有的這組雕像,這是佛教常見的題材,西方三圣。中間最大的是掌管西方凈土的阿彌陀佛,右邊的是觀世音菩薩,左邊的是大勢至菩薩。我們看到這三尊塑像,無論是面部還是形體,都非常的飽滿圓潤,尤其是五官手臂衣服等地方的外部輪廓。沒有一個地方有那種尖銳的棱角。那么這個就非常奇怪了。怎么奇怪呢。因為北魏時期的佛像,他不長這樣啊。這里啊,您可能感受的還不是很明顯,后面咱們會看到更多的北魏佛像。他們臉型都是長方形的,五官和衣服的輪廓呢,也都非常的尖銳,跟您眼前看到的風格呢,明顯不一樣。

所以啊,我們認為這組西方三圣很有可能不是北魏時期的雕像。那么這三尊雕像到底是什么時候制作的呢。這個問題啊。可以說是爭論了將近一百年。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認為這組造像呢。他就是北魏的,跟洞窟開鑿年代是一致的。日本人關葉蓁和其他一部分學者認為,這組雕像建于隋代,是隋煬帝為了紀念他的父母而雕鑿的。而中國石窟寺考古界則認為,這幾尊雕像是在初唐時期重修洞窟是雕鑿的。目前雖然這個問題還在爭論,但是我們基本上達成了一個共識。就是這三尊佛像,應該不是北魏時期的年代,應該更晚。另外呢,除了突然停工之謎和雕像年代,為什么比洞窟晚之外呢?這座洞窟還有很多其他的謎團,比如說他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嗎?他為什么要修這么大呢,等等等等。這一切呀,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慢慢解釋了。好,接下來呢,前往第四窟看一下。
四窟

繼續往前走。我們會在斷崖上看到幾個相對比較小的開口。這里呢,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第四窟了。左邊那個大一點的就是四窟的附屬洞窟。右邊倒立的三個品字形的小口呢。里面才是第四窟主窟。中間這個是窟門,上面兩個窗戶。在第四窟里,有一個只雕出了上半部分的中間塔柱。四壁呢還有一些零星的造像,基本上已經風化的看不清了,看起來這座洞窟應該是沒有開鑿完就廢棄了。您可能也看到了。別說跟最大的第三窟相比,就是跟第一窟和第二窟相比,這個第四窟啊,也是太小太寒酸了。這是因為前面的三座都是皇家洞窟。而這一座呢是民間開鑿的。也就是我們需要參觀的20多座洞窟里唯一的民間洞窟。

不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窟不在大,有價值就行。這第四窟里可以說隱藏著云岡石窟開鑿歷史中的。非常重要一些記憶。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日本學者在調查云岡石窟時就在這個洞窟的南壁上呢,發現了100多字的題記。題記中,不僅記載的了這個洞窟,是一位婦女,為他死去的丈夫出資開鑿的,還說明了洞窟的開鑿年代是在北魏的正光年間也就是公元520到525年之間。這是我們目前為止。云岡石窟里找到了北魏時期年代最晚的題記之一。具有非常高的學術研究價值。2001年5月,咱們云岡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在第五窟的附屬洞窟里,也發現了一處北魏正光年間的題記。那上面就寫明了,是正光元年也就是公元520年。這就和眼前第四窟的題記一起。為我們確定了云岡石窟在北魏時期。開鑿洞窟的最晚年代。這就說明,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后的27年之里,云岡石窟并沒有廢棄,依然還在民間力量的支持下繼續開窟造像。看過這座小小的民間窟,咱們接著往左走。看另一個規模宏大的皇家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感知中華文化 北魏佛像
蒙曼帶你游山西 | 云岡石窟,一部用石頭雕刻的“千年史書”!
中國石窟(2)云岡石窟
晚清年間大同舊影,彼時的云岡石窟
中國四大石窟
山西大同云岡石窟(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葫芦岛市| 息烽县| 沂南县| 深圳市| 平潭县| 玛沁县| 江山市| 竹北市| 临沭县| 宜州市| 保德县| 绥宁县| 尼木县| 顺昌县| 辽中县| 禹城市| 石泉县| 西林县| 南陵县| 淮南市| 准格尔旗| 布尔津县| 兴宁市| 桃园县| 澎湖县| 津市市| 哈尔滨市| 微山县| 柳河县| 清流县| 门源| 广灵县| 军事| 若羌县| 临沧市| 习水县| 德化县| 托里县| 永德县|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