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看山西 一街五千年
太原古縣城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帶動商業經濟繁榮
在距今2500年的同一片土地上,晉國卿大夫趙簡子的家臣董安于,建晉陽城于此,在當時的晉陽大地上,晉陽城也不過是一座周回四里的彈丸小城,至此,這座城開始了它飽經磨礪注定不凡的旅途,隨著逐朝逐代,城池的不斷擴大,在歷史長河中作為趙國初都、漢晉干城、東魏霸府、北齊別都、盛唐北京而享譽江河南北。
到唐朝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占地面積約為20平方公里,“里三城、外三城”,西城、中城、東城的繁華大都市,被稱為盛唐的“北京”,與東都洛陽、西都長安齊名,統稱為“三京”,當時號稱“天王三京,北都其一”。后來到了宋朝,宋太祖趙匡胤南征北戰,在平定中原時,唯獨一處未能順利歸屬,那就是北漢所踞的古晉陽。到了宋太平興國四年,太宗趙光義利用各種手段,誘降北漢皇帝劉繼元,但卻遭到了晉陽人民的強力反抗。后雖平息,卻也因此惹惱了大宋皇帝,晉陽城火燒水淹,徹底被夷為廢墟。
太原古縣城創建于明洪武八年,隸屬明清太原府,是坐落在晉陽古城遺址上的一座明代早期縣城,它傳承了2500多年晉陽古城文脈,距今已有645年的歷史。因其整體格局如同頭北尾南振翅高翔的鳳凰,故俗稱“鳳凰城”。
太原古縣城總占地面積80萬平方米,主要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
古城內歷史故居及建筑主要有:縣衙、文廟、東岳廟、魁星樓、關帝廟、隆恩寺、玉皇廟、基督神召會、城隍廟、金牛湖等明清建筑景觀鱗次櫛比,還原了幾百年前的舊時風貌,形成了一處極具北方特色的明清風格古建筑群。眾多遺跡星羅棋布,建筑布局精巧獨特;其中,文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
十字街、晉商大院文化展示區、金牛湖公園仿古建筑群、護城河及周邊景觀仿古建筑群、內環路等工程目前則仍在建設修繕中。待修繕完成后,將為廣大游客呈現波光粼粼、綠柳環繞的護城河風光、亭臺樓閣造就而成的園林風光等,并展示傳承已久的晉商精神、晉商文化內涵。
文廟 太原縣文廟,位于太原古縣城東大街路北,現為太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又稱孔廟,是祭祀圣人孔子的廟堂。太原縣文廟的創建,始于明洪武六年,是由知縣潘原英從平晉縣城遷徙而建,其建筑年代比古太原縣還早兩年。其后洪武十六年知縣皇甫伯煊、劉敏、張葵等人增補修葺。正德七年,太原縣儒學張琦等人捐銀300兩,以做修繕文廟之費,被某官霸占。正德十五年,邑人王瓊(時任兵部尚書)出面追復前銀,又捐資“勸率官師,大加修建”。明隆慶五年,知縣緒賓增建尊經閣。明萬歷十四年,知縣向化同邑人高一麟修葺大成殿,增建兩廡鄉賢祠、名宦祠。清康熙年間,在任知縣、訓導又重新修葺文廟,鋪設地磚.增設訓導宅、教諭宅及臨街牌坊。
| 文廟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廟 位于古太原縣城南大街中段路東,城隍廟坐北面南,占地面積約28560平方米,是一般縣城中規格較大的城隍廟。它的面積是榆次城隍廟的四倍,清源城隍廟的六倍。當地傳說太原縣的城隍爺比其他縣的職業級別高半級,按當代的講就是高于正縣級的官。在城隍廟的中軸線上,有照壁、牌坊、山門、樂樓底層為全木結構,繕亭、正殿、寢宮、東西廂房。城隍廟門東有梁公祠,西有奶奶廟,各自形成三間小院,與城隍廟連通。
城隍廟是中國唯一的每座縣城必須有的廟宇,是城市的保護神。唐代以后把城隍神附會為掌管一方陰間地府之神,其廟宇與同級官署廳堂相等,還規定府州縣新官到任須先齋宿城隍廟,叩拜城隍神。據說,太原縣令每年正月初一這一天要到城隍廟進香,縣衙門對面有條窄小的巷子稱“上香道”,是縣令到城隍廟的通道。城隍廟內如同縣署樣設有公座、筆硯。正殿塑有城隍神、判官、牛頭、馬面、黑白無常等,兩旁廂房設“上刀山,下油鍋”,顯靈殿中設有機關,人至踩上踏板,兩旁的小鬼即將鐵索套住脖子,令人不寒而栗。相傳,太原縣城隍神是晉祠圣母的外甥,舊時每年,七月初四這天,抬城隍出行像,去晉祠迎請圣母回太原縣,請外婆至,相傳享祭看戲等活動。
| 太原古縣城 | 城隍廟
金牛湖 太原縣城在明代修葺時,東南、西北、西南三隅城角均為直角。東南角樓上有魁星閣,下有金牛泉。關于金牛泉這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金牛臥泉”。靜水名泉多自流,長臥泉心獨居愁,為御水患甘做苦,金牛奮蹄開錦繡。金牛為城池水患守護之神,長年臥于泉底,恪守職責。
| 太原古縣城 | 金牛湖
魁星樓 又名奎星閣,是為儒士學子心目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魁星而建的。奎星樓高20米,磚構四層,四層均為室,平面方形、寬深均為7.8米。下兩層體量相等疊置,形同茶座,均朝南開半圓形券門。上兩層明顯收分,東向辟拱券門,頂層為六邊形,并于南北兩面辟有六角形窗,木構額枋搭交,六角攢尖瓦頂。奎星樓一、二層均為長方形窯室,三層為六邊形磚室,疊澀出檐,四層為木制建筑六角攢尖頂式,起脊翹角,六角飾銅制響鈴。二、三、四層均留有繞廊,供游人憑欄眺望,居高臨下可鳥瞰遠處景色。傳說中奎星是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其塑像右手高舉一支斗筆,左腳蹺起,據說那斗筆點到誰的頭上,誰就能中狀元,這不僅令讀書人對其頂禮膜拜,祈求在科舉中榜上有名。連平民百姓也向其焚香叩求,以祈禱本地文人輩出,文風昌盛。奎星樓東側有樂樓,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卷珊簡瓦頂。
| 太原古縣城 | 魁星樓
一城看山西,一街五千年!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為太原古縣城提供了極高的游覽價值和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