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占了一天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如何培養好睡眠,也是現代人重要的課題之一。然而,睡眠管理職人李偉康臨床心理師提醒,睡眠不是只是入夜后的事,而是需要配合整天的作息安排,才能達到一夜好眠的效果。
想要一夜好眠,白天的活動與小睡安排也是關鍵重點!臨床心理師李偉康整理出24小時好眠管理策略,幫助大家一起進入好眠行列。李偉康心理師提醒,想要睡得好,重點之一就是維持規律勝博發作息!若以每天11點上床睡覺,早上7點起床來說,一天24小時可以這樣安排:
1. 起床照光:在白天醒來后,安排15分鐘的照光,讓大腦知道現在已經是白天了,而且可以讓陽光去矯正生理時鐘延后的特性。
2. 起床后在戶外做運動:可以搭配著起床照光一起做,就是在戶外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除了累積睡眠驅力,也可以矯正生理時鐘。
3. 午休強力小睡(Power nap)一下:午休時感覺昏沉是自然的現象,建議可讓自己調個20分鐘的鬧鐘,睡著10分鐘醒來,恢復精力又不用時間恢復清醒。然而,李偉康臨床心理師提醒,即便前一晚睡不好, 切記也不要讓小睡超過30分鐘,以免影響夜間睡眠。
4. 下午3點后避免攝取咖啡因:咖啡因的代謝需要7至8小時,所以建議在下午3點后避免攝取咖啡因,這樣就可以享受咖啡香,又不影響睡眠啦!
這部分可以和「起床后出門戶外運動」二選一,但如果選擇傍晚時間做有氧運動, 建議在室內,因為傍晚照光,跟早上照光的效果并不一樣,可能會讓生理時鐘延后喔!
6. 晚上9點后不碰酒精飲料:酒精會破壞睡眠結構、利尿讓晚上醒來上廁所的情況變多,甚至會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的狀況發生!若睡前有吃安眠藥的人,更應避免睡前喝酒,以免因安眠藥和酒精加層作用而發生嚴重的副作用。
7. 睡前1至2小時應避免使用3C產品:3C產品除了會有越用越興奮的可能性外,屏幕的光線也會延后生理時鐘, 造成入睡困難與睡眠質量下降。
8. 睡前放松活動:睡前可采用 腹式呼吸法,以調整呼吸、放松身心,幫助順利入眠、睡穩又睡深。
然而,臨床心理師李偉康提醒,上述的睡眠管理策略可以依照個人的作息時間調整, 若平常習慣12點睡、8點起床者,就可以把上述1至8行程延后一小時。此外,亦建議將作息時間固定下來,養成規律的習慣,也有助于好眠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