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芳療師子心~
一直以來,很多朋友們都對芳療有著極大的興趣,希望我可以多介紹一些芳療知識。
由于我其實是面對兩個不同的群體:
一個是芳療愛好者。
很想學習專業的芳療知識,所以會選擇我們的一些專業芳療課程和芳療考證班-——英國IFA國際芳療師認證課程,和我一樣成為一名芳療師。
第二個就是芳療享用者,也就是我的顧客朋友們。
我曾經幾度要跟大家講解芳療的知識,但大家似乎只對產品感興趣,她們說:你不用給我們講課,由你去學習帶來好產品給我們享用就夠了。我把這理解為老朋友們對于我多年的了解而產生的信任,所以很多時候我都在埋頭專心做產品,只是偶爾的在群里給大家科普,以及一些基礎的公開課或是沙龍活動等。
隨著現在人們對于健康、心理的關注,精油和芳療憑借自身的天然香氣和自然的優勢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和關注,市面上精油知識以及芳療產品也越來越多,很多商業嗅覺敏銳的人意識到芳療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在還來不及去學習它學懂它,便快速的涉足到這個行業。
但嚴格來說,芳療它不是一個能快速專業的行業(其實任何行業都是),所以出現魚龍混雜的現象是必然,甚至發展到了劣幣驅逐良幣的階段,因此而衍生的相關產品也顯而易見,有些噱頭簡直無法直視,甚至在功效上神話精油。
比如曾火及一時的隆鼻精油、還有什么雙眼皮精油,還有某某精油能治百病起死回生等等,我第一反應就是,我去,這也有人信?其實不是有人信,而是太多了!精油也因此背了很多鍋。
但真正的精油它的確是個珍寶,是大自然的恩賜,如果我們不能正確的使用,它也是一把雙刃劍,對于一個學習從業十一年的芳療師來說,我覺得目前精油在國內似乎有一些“變味”的感覺。
所以今年開始我會在這方面分配更多的時間,包括不定期的「芳療知多少」、音頻/視頻公開課、線下沙龍活動等等,以便于大家更多的正確了解芳療、更好地使用精油。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建議,歡迎隨時在這個公眾號中給我們留言,我和囿香的伙伴們都非常樂意為您答疑。
感謝大家與我們一路同行,讓我們共同分享芳香療法的魅力吧~
01
芳香療法的定義
芳香療法,簡稱“芳療”。
是利用從芳香植物中萃取出的芳香分子(“精油”或“純露”),通過熏香、涂抹、嗅聞等方式經由皮膚或呼吸道吸收進入體內,對身、心、靈進行整體療愈,以此達到調理、改善身體亞健康及皮膚狀態和心理的一種自然療法。
02
芳香療法的發展史
翻開芳香療法的歷史,可上溯至遠古時期,人類焚燒樹脂、樹木及芳香植物進行宗教祈求儀式,煉金術士、占星師、醫師使用藥草煎劑治療疾病,這些都是芳香療法最初的形態。
回歸自然的潮流從古延續至今。20世紀以來,歐洲醫學界開始廣泛采用芳香療法/選取植物精油作為臨床的輔助手段。
▍中國
中國一直是個善用芳香植物的國家,不但歷史悠久,文獻眾多且成效驚人。
約在公元一世紀至二世紀,中國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問世。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為中藥理論精髓。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記載了先人對陰陽五行和植物形態的描述。明代李時珍編撰的《本草綱目》里,也記載著諸多關于芳香植物的療愈妙用。
在應用方面,藥浴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最晚自周朝開始,就流行香湯浴,所謂香湯,就是用中藥佩蘭煎的藥水。
古人的用香歷史也是十分久遠,在先秦時,從士大夫到普通百姓、無論男女,都有隨身佩戴香囊的風氣。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制作精良的熏爐,熏香的風氣擴展到社會各個階層。漢代絲綢之路開辟后,生長于邊陲的諸如龍腦香、乳香等香料也來到中原,使古代中國人的香氛生活愈加豐富。
▍古埃及
歐洲和西方世界運用芳香植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法老王時代。
埃德福神殿(Edfu)記載,用植物香料制作香膏、香粉、香油等,應用在醫療、美容、制作木乃伊和宗教儀式中。在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醫學典籍《埃伯斯草文稿》(Ebers Papyrus)當中,記錄了埃及人使用乳香及其它芳香物質治療多種疾病的歷史。埃及艷后斥巨資運用精油的神秘能量保養皮膚,提升自己的魅力。
而被希臘醫學家迪奧斯科里德(Dioscorides)稱為接近天神之香的奇斐(Kyphi)香油,也是古埃及人發明的配方,具有催眠功效并可拿來當作藥物使用,還可以做為外傷及皮膚感染用藥。
埃及人也是防腐專家。在1922年出土的埃及圖坦卡門墓穴中,考古學家發現,埃及人使用樹脂白松香、肉桂及雪松等芳香植物來防止尸體腐化。經過現今科學證實,迄今已超過三千年考驗的木乃伊,展現了這些植物和芳香精油神奇、持久、令人不可思議的抗菌防腐能力。
▍古希臘
亞歷山大大帝于公元前331年征服埃及后,希臘人自埃及獲得精油的知識并用于健康溫泉(SPA)、治療中心 (Health farm)及浴池 (Bath)內。
公元前400年,古希臘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其著作中列明300多種藥草處方,并最早提出了芳香泡澡。
公元前78年,醫師、軍醫迪奧斯科里德斯(P. Dioscorides)著有的五大冊的《藥草志》,列出約600多種草藥特性與處方,是現代藥典的根基。他還研制出蒸餾雪松精油的模型。
▍古羅馬
古羅馬人很喜歡香料,用香精噴灑在頭發、身體及衣服上。還喜歡將精油、香膏用于沐浴美容、疾病治療上,他們特別喜歡沐浴,還開設了羅馬公共浴池,浴后一定要作精油按摩。
▍中東-精油蒸餾法
植物精油蒸餾技術的發明,則誕生在阿拉伯地區。著名煉金術士阿維森納(Avicenna)所著《醫典》中有記錄超過800多種的藥用植物,他被譽為蒸餾法的發明者,萃取出加入冷凝制程的第一瓶精油。
公元12世紀,十字軍東征帶回阿拉伯的蒸餾技術,從此,歐洲開始大規模使用芳香植物來萃取精油,并制成香水廣泛流通。
公元14世紀,黑死病(淋巴腺病變)大規模蔓延,人們在街上焚燒乳香和雪松來預防感染,而被稱為“鳥嘴醫生”的醫師、教士修女們,則是在鳥嘴面具里面塞滿鼠尾草、百里香、薰衣草等,來防止疾病感染。
雖然人類早在公元前就已經開始使用芳香植物,但“芳香療法”一詞的正式出現是在近代的法國。先驅們通過研究,讓芳香療法的體系更為系統,也使得芳香療法的療愈效果更加有據可依。
▍“芳香療法”一詞的來源
1928年,“芳香療法之父”化學家蓋特福塞(Rene-MauriceGattefosse)在實驗室遭遇事故,燒傷了手臂,處于本能反應,他將手浸入旁邊的薰衣草精油中,結果發現傷口疼痛大大減輕,并且很快愈合。
后來,他發表了一篇論文,將“芳香”(Aroma)和“治療”(Therapy)兩個詞語合并在一起,首創了“芳香療法”(Aromatherapy)一詞。
▍二戰期間
法國軍醫瓦涅(Jean Vanlet),在越南戰場上使用精油為傷兵處理傷口,回國后將精油應在在外科手術中,并出版《芳香療法之臨床醫療》,開啟了法系芳療的先河。
▍1961,英國
摩利夫人(Marguerite Maury)將芳香療法引入按摩領域,第一次將芳香療法與美容行業結合。并開創了一人一方的私人定制先例。
1961年,她的著作《摩利夫人的芳香療法》出版,書中系統闡述了精油的“回春”功效。而作為摩利夫人關門弟子的丹尼爾·雷德曼女士(Daniele Ryman)繼承了她的衣缽,并將芳香療法運用到身、心、靈及生活中。
▍1977,法國
英國芳療界的先驅羅伯特·滴沙蘭德先生(Robert Tisserand)出版《芳香療法的藝術》,是第一本英文的芳香療法書籍,讓芳香療法被更為廣泛的傳播和認知。
國際芳香療法大師瓦勒莉·安·沃伍德女士(Valerie Ann Worwood)將芳香療法與心理治療和靈魂治療相結合。她的芳香基因學理論,更走在了芳香療法身心靈研究的前沿。
▍1982,英國
派翠西亞.戴維斯(Patricia Davis)創辦英國倫敦芳香療法學校,出版《芳香療法大百科》。書中收錄了關于精油、精油運用方法、疾病處理以及相關疾病的癥狀等6大方面的內容。
▍1985,英國IFA
1985年英國成立了國際芳療師協會(全稱: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romatherapists),簡稱IFA,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芳療監管機構,制定并致力維護全球芳療的最高標準,是首個設立芳香療法培訓和使用標準的國際組織,持有非營利性慈善機構身份(慈善注冊代碼:327290)。也從而向大眾開放學習,近些年才逐步被引入中國為大眾所知。
03
芳香療法和現代臨床醫學的區別
芳香療法與現代臨床醫學的區別在于:芳香療法是從身、心、靈整體考慮的整體療法,而臨床醫學則是以病癥外在表征作為治療切入點,屬于對抗療法。這是兩者最本質的不同。
現代臨床醫學適合急性病癥的治療,比如骨折、急性腸胃炎等等。而芳香療法則可以作為現代醫學的輔助手段。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下,人體每一種急性或慢性疾病都伴隨了人體情緒與心理狀況的失調,并且導致特定器官或生理系統產生疾病。
芳香療法可以利用天然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治愈力,通過皮膚吸收和嗅覺吸收到達全身血液循環,平衡人體各系統,幫助人身心獲得平衡,在身體或精神創傷的后續身心調理、一些慢性病癥或因長期身心壓力引發的病癥方面,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下期我將分享芳療知多少之《芳香療法的應用領域》,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