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來,科學家精確地測量出這一年我們的時間正在加快。這是因為地球的自轉(zhuǎn)速度正在以人類不可知的速度發(fā)生改變,隨之帶來的影響就是原來一天的時間是24小時,現(xiàn)在變成了23小時59分鐘59.9998927秒。
地球自轉(zhuǎn)軸與黃道面成66.34度夾角,與赤道面垂直
那么換算成年來說,這些消失的時間加起來大概有一天的時間,也就是說讓我們每年的時間都減少了一天,時間正在我們之間不知不覺地流逝,然而我們卻渾然不知。
時間像歷史的車輪飛速前進
時間正在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時間的重要性,想要抓緊時間。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時間只是錯覺,那么你能接受嗎?時間到底是什么?為何會有“時間是錯覺”這種說法?科學家們、物理學家們有何意見?牛頓和愛因斯坦都給出過相應的解釋,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接受真相?他們會想時間真的只是一種錯覺?難道時間真的不存在?
時間被哲學定義為是物質(zhì)存在,而且運動具有順序性和持續(xù)性。時間持續(xù)性就是說具體事物的存在總是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就像人的壽命各有不同,但是都有結束的那一天。時間的順序性就像人的出生順序總有先后,總是只有先有了父母的存在才會有子女。
時間是物質(zhì)的永恒運動、變化的持續(xù)性、順序性的表現(xiàn)
時間的一般定義就是為了更好地劃分日夜更替的每一天,所以人類給出了時間的概念。從古代開始,人類為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從那時起就有了記時的方法,其中包括十時辰制、百刻制、十六時辰制、十二時辰制等等。
聰明的古人還有很多計量時間的工具,例如漏刻、漏壺、用于確定時令的圭和日晷等。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類也在用著更加精密的儀器來計量著時間,現(xiàn)在的時間不僅有年、月、日、時、分、秒,更是精確到了毫秒、微秒、納秒。
在公元1965年計時就可以精確到毫微秒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時間并不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它只是人類發(fā)明用來衡量物體運動速度快慢的工具。那么如果一個事物能夠一直保持靜止不動,也就是說它能夠一直存在,保持永恒。所以人如果能夠一直保持靜止狀態(tài),他就能夠長生不老?如果一直永恒不變,那么時間便不存在。
從古至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根據(jù)時間所安排的,每個人都有一套屬于他自己的時間安排,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時間的存在,人類就很難井然有序的生活下去,更不要說給社會帶來進步。但是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時間只是錯覺這一說法,然而并沒有許多人相信并沒有時間的存在。
時間的重要性只有在你不知道時間時才能體現(xiàn)
首先就從著名的祖父悖論說起,祖父悖論是關于時間旅行的一個悖論。1943年,科幻小說作家赫內(nèi)·巴赫札維勒在他的小說《不小心旅游者》中提出了著名的祖父悖論,他提出了一個假設:如果你穿越回去,在你父親出生之前把你的祖父殺掉,那么你父親將不會存在,所以你也不會存在,但是如果你沒有存在,那么你的祖父又是被誰殺死的?
這樣矛盾的情況怎么去破解
這個悖論對我們來說完全是不能理解的,在我們正常人看來這個邏輯并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在牛頓和愛因斯坦眼中,這個悖論的存在是有前提的,要從另一個方面去理解。后來科學家提出,當我們進行穿越的那刻開始,就開啟了平行宇宙,所以你殺死的祖父只是另一個平行宇宙中的祖父,對于這個宇宙空間來說并沒有影響,所以祖父悖論變成了可破解性。
是一個理論上的無限個或有限個可能的宇宙的集合
愛因斯坦也同樣是一位為人類科學事業(yè)貢獻非常多的物理學家和科學家,他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光電效應、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等。他對時間的理解在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中都有所涉及。
愛因斯坦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新紀元
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狹義相對論中是因為每個地方受到的引力不同,所以也會影響時間的快慢,也就是說如果你乘坐一艘速度很快的火箭在太空中飛行了一年的時間,但是地球上卻已經(jīng)是一百年之后,就像穿越到未來。
因為地球受到引力的作用,所以地球上自轉(zhuǎn)一次需要24小時、公轉(zhuǎn)需要365天,也就是說一天是24小時、一年是365天,那么這個時間也是被人類所賦予的認知,只是一個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概念。
時間是人類以描述物質(zhì)運動過程、事件發(fā)生過程的一個參數(shù)
愛因斯坦也曾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開的一個整體,也就是說只要擁有足夠條件,那么時間可以無限拉長、疊加。那么對于穿越未來、回到過去都有可能實現(xiàn)。也就是說如果你乘坐宇宙飛船去黑洞附近逛一圈,當回來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地球已經(jīng)過了數(shù)百年。
時間與空間一起組成四維時空,構成宇宙的基本結構
關于這兩種相對論都證明時間并不是真的存在,只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
牛頓作為著名的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為人類的科學事業(yè)做出了很多貢獻,不僅提出了萬有引力、微積分等,還提出了他對時間的獨特見解,那就是絕對時間。
牛頓被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
牛頓認為,絕對時間是不會隨外部的變化而產(chǎn)生變化,并且它只能用數(shù)學表示出來,我們能夠理解絕對時間,但是并不能證明絕對時間的存在。人類現(xiàn)在所認知的“時間”則是相對時間,雖然它們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人類并不能真正認識到絕對時間。
例如我們在測一個人的跑步成績,在起點的開始時間則是0,越過終點線的那一刻則是他跑步所需要的時間,那么這個“時間”就是相對時間。但是如果想要以絕對時間來看,我們并不知道他起跑的絕對時間是多少,也不知道結束的絕對時間,我們所能測出來的只有相對時間。
絕對時間:時間是絕對的,與任何特殊的參考系無關
由于牛頓提出的絕對時間,我們可以得知祖父悖論是在相對時間中發(fā)生的事情,如果我們用絕對時間來看它,那么這個悖論的存在是需要有前提條件的。因為人類在時間的束縛下,很難以理解牛頓所提出的理論。
雖然牛頓、愛因斯坦都證實時間只是錯覺,但是我們?nèi)匀恍枰獣r間幫我們記錄生活并且?guī)椭覀儭H绻祟愒跊]有時間的幫助下,我們的社會將會陷入混亂,人類將不再規(guī)律生活,更會阻止人類科技文明的不斷發(fā)展。
沒有時間的生活或許就是擺爛
時間雖然從科學的解釋來說只是冷冰冰的字符,但是它記錄著人類的發(fā)展歷史,我們所記住的時間其中都包含著我們自身的情感,所以人類并不愿相信時間不存在。
如今,人類還是需要時間的束縛,需要根據(jù)時間來安排我們的生活,正是有了時間的存在,才使人類不斷地發(fā)展。對于過去我們能夠把一切痛苦、美好的回憶用時間來記錄;關于未來我們能夠用時間來規(guī)劃未來的一切。時間對于我們?nèi)祟悂碚f是最好的計量器。
時間的分配對于現(xiàn)代人格外重要
關于時間,我們應該珍惜時間,用我們正確的態(tài)度來對待時間,時間正在流逝,我們雖然無法挽留它,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抓住時間抓緊學習,那么我們也許會在未來成就某番事業(yè)。有人認為人生苦短,就應該及時行樂,但是時間并不會苛待任何人,如果你把及時行樂的時間用于奮斗,那么時間將必定會為你所用,在未來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