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
小明語錄:
世界在趨同,但每一個人卻在努力維護自我的獨特風格,盡管如此,我們仍然模仿他人獲得成長、變老。世界是一個矛盾,這就是未來的樣子。
資本家對這個世界的危害是最可怕的。
心理學不僅研究個體心理,還要研究群體心理、人類的歷史和政治,本質上講就是人類研究如何更好的把一群人組織在一起的方式。
而歷史和政治其實就是群體權利的分割以及在分割的過程中各方的群體心理效應。
中國在明朝末年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為什么最終沒有發展成資本主義?其中和皇權對商人的警惕有關。
當商人還沒有成為資本家的時候,它更多的表現為促進資源的流通,利大于弊。
但是當商人變成資本家的時候,商人首先就會靠近公權,并試圖分割公權。而分割公權的目的則是為了更好的剝削民權。
中國的歷史上,皇權對商人的警惕,大概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秦朝的呂不韋。呂不韋大概是最早的商人染指皇權的典范。
明朝巨富沈萬三家族之所以后來衰敗,也是因為明朝朱元璋對資本家的警惕。
當然明朝和清朝最終未像歐洲一樣步入工業革命也與皇權過于強大有關。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皇權牢牢的壓制住了商人。
因為中國是農耕王朝,需要農民有安居樂業的條件,那就是要擁有土地,這樣才是國家穩定的根本。
但是商人一旦聚集了海量的財富,就會通過各種贖買的手段,使得大量的農民失去土地,造成饑民和難民。
當然這也就是英國工業革命圈地運動干的事。
而西方人之所以順利的發展了工業革命,恰好是因為西方的農耕文明達不到中國的發達程度。
而大航海時代發現殖民地又為商業流通提供了便利條件,這就使得殖民地迅速地創造了大量巨富的資本家。
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歐洲和美國的西方文明雖然借助資本家獲得了高速的發展,但是資本家也如同一個毒瘤,牢牢的困住了歐美,使得他們再也無法從資本家的背后掌控的束縛中脫離出來。
因為整個國家的全部資源最終都會給資本家服務,資本家藏在幕后操縱著一切。
在平時,歐美的工人之所以看似幸福,那是因為歐美的資本家通過壟斷資本的手段剝削第三世界國家的工人為他服務。
但當經濟危機發生時,壟斷資本家不能從全世界獲取高額利潤,或者發生類似疫情這樣的危機時,你就能夠更容易,更清楚的看到那些幕后操縱的資本家是如何在愚弄百姓,視百姓的生命為草芥。
這也就是為什么教員始終對資本家懷有高度的警惕的原因。
大家看一下互聯網時代的這些互聯網大公司,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這些互聯網老板們,他們像網紅一樣的風光,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愚弄全世界的網民。
因為他們背后掌控著輿論工具和媒體平臺。
互聯網時代的資本家主要通過控制社交媒體平臺來控制民意,目的就是與公權對抗,繼而分割更多的公權。
這也就是電影《駭客帝國》里面所表現的主題。
美團切割小商販的利潤;
馬云想要分割金融權;
馬斯克成立馬神教;
還有無數的大大小小的社交媒體;
他們都控制著話語權。
而民眾看似在互聯網時代很興奮、很踴躍,整天在網上評論發言,其實他們只是這些資本家的喉舌罷了,因為網民們是沒有思想的,他們的思想都來自于資本家背后的洗腦和操縱。
小明語錄:
一個真正的大師會創造出一群專家而不是追隨者。一個真正的師父會把你拋回你自己,讓你獨當一面,因為你已經倚賴千百萬年,一個好的精神分析師會點亮一盞燈,相伴依舊走在暗夜里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