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寧,中國配音藝術的驕傲
陳九
昨晚參加聚會,跟坐我對面的先生聊得挺來。他是上海人,我也會幾句洋涇浜上海話,立馬熱絡,聊周信芳,聊紅房子,聊老上海的永安公司,咣啷,聊到上海著名配音演員劉廣寧,他說,伊是我阿姐。
親阿姐?
親阿姐。
竟這么巧!紐約真是藏龍臥虎,在這兒千萬別像在國內那樣瞎忽悠,紐約太小了,驀然回首全是親戚,根本沒吹牛空間。有個愛打乒乓球的老兄,跟人吹他是國手許紹發的學生,沒想到人家一伸手,握個手吧,我就是許紹發。
我不認識許紹發,但我喜歡劉廣寧,她曾是我們這代人的青春偶像,提起來就激動。那時文革沒電影看,沒電影的青春就像沒陰謀的愛情一樣乏味。好在一九六八年開始進口阿爾巴尼亞電影,有一部叫《寧死不屈》,反映阿爾巴尼亞人民抗擊納粹德國的故事,女主角米拉就由劉廣寧配音。那時她二十幾歲,大姑娘,電影里的米拉是女學生,絕配,劉廣寧把米拉演繹得充滿個性惟妙惟肖,讓人感覺米拉本來就說中國話,劉廣寧就是米拉。
劉廣寧的聲音俏皮倔強,有鼻音,用北京話說有點兒“勁兒勁兒的”,給年輕女性配音堪稱一絕。她天份足,極具爆發力,把人物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非常獨特。比如女學生米拉,當裝扮成商人的游擊隊長菲爾拉試探地說:
“德國人給我帶來了很好的生意。”
“德國人還想買斯坎德培頭上的王冠呢!”米拉馬上搶白道。
“這話從哪兒學的,老師教的?” 菲爾拉問。
“長著眼睛誰都看得很清楚!” 米拉寸步不讓。
“你以為你就能戰勝德國鬼子?” 菲爾拉說。
“等我們人民團結起來的時候,瞧吧,你會羞愧的。”
斯坎德培是古代阿爾巴尼亞國王,是阿爾巴尼亞民族精神的象征。米拉堅貞不屈的性格通過對話內容和劉廣寧充滿個性的嗓音表現得栩栩如生。這些對話永存在我的心中,劉廣寧的聲音永存在我的心中,米拉代表著我們的青春歲月。
網上找到劉廣寧的介紹,居然沒提《寧死不屈》!我理解她或許有意回避不堪回首的文革歲月,但對我們這代人來說,劉廣寧的這部作品是任何東西無法替代的。我們通過《寧死不屈》開啟了對西方文明的好奇心,知道誰是斯坎德培,以及東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在歷史上與阿爾巴尼亞的糾結,而且女英雄米拉的美麗形象,特別是她的聲音,啟蒙和豐富著我們的情感心靈,讓我們畢生難忘。對于任何一位表演藝術家來說,這難道不值得驕傲嗎?
我還沒見到劉廣寧。聽說她目前定居香港,過著平靜的退休生活。我祝她健康幸福。希望她到紐約來,我要告訴她:你的藝術曾在我們身上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