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水滸傳》的朋友們都知道,在書中,武大郎被描寫為一個身不滿五尺,面目丑陋,頭腦簡單,上身長下身短的“小男人”,而我們在很多影視劇中看到的武大郎,整天挑著扁擔賣炊餅為生,他的妻子潘金蓮更是一個令人人唾罵的女人,她勾搭當地花花公子西門慶,兩人狼狽為奸,最后謀害了武大郎。
然而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并非如此,這樁歷史冤案要追溯到1996年,在河北清河縣發現了一座古墓,這就是武大郎墓,在武大郎的墓碑上記載著:武大郎,本名武植,自幼家貧等信息,當考古專家打開棺槨時,發現里面躺著的骸骨竟然有1米8,這發現讓專家們目瞪口呆,這與一直傳說的武大郎形象差別實在太大。
后來,經過專家們的進一步考證,武大郎其實并不是以賣炊餅為生,妻子潘金蓮也沒有與西門慶勾搭,而且武大郎在當時還是清河縣的縣令,他為官清廉為后人所敬仰,在附近的武家祠堂李,還有《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后人施勝辰的道歉信,在這信中寫道:由于施耐庵在寫《水滸傳》時采用了不少了民間故事,導致一生清廉的武植被抹黑,為此深表歉意。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誤傳呢?
原來在武大郎功成名就之后,兒時好友因生活潦倒便找他接濟,由于當時武大郎忙于政務,而且看到這位好友身強體壯但是游手好閑,便沒有及時接濟,于是這位好友便心生怨恨,到處散播謠言詆毀武大郎夫婦。但是當他回到家中后,才發現其實武植早已把錢財送到自己妻兒的手中,好友這才感到心生愧疚,幡然醒悟。
不過,此時編排詆毀武植夫婦的謠言早已經流傳開來,尤其是潘金蓮和西門慶的故事被編排的更為精彩。這段故事流傳到施耐庵耳中后,便被收集整理為小說素材,自此,武大郎與潘金蓮的故事便這樣流傳了幾百年,同樣地,武大郎與潘金蓮也被冤枉了幾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