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山茶》宋·陸游
相傳,明末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降清,開關引兵,給已危如累卵的大明王朝最后一擊。吳三桂充當先鋒,大肆鎮壓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為大清一統中原立下功勞。清廷封賜吳三桂為平西王,守云南。在云南,吳三桂不恤百姓,橫行霸道,建宮殿,造阿香園,并令各地進獻奇花異草,治下百姓深受其苦。
治下陸涼縣普濟寺有一株茶花,高二丈余,花呈九蕊十八瓣,濃香四溢,為天下珍品,當地百姓栽植養育,茶花也治愈百姓,為民造福。陸涼縣令見到旨諭,強令百姓移株鮮花,不從者重罰。百姓不忍不舍,無人肯動手挖茶花。茶花亦感百姓之愛,不忍百姓受苦,夜間,化身美麗女子,托夢與德高望重的老者,此花只為鄉親開,背信棄義的吳三桂想都別想看上一眼,明日盡管獻我至阿香園,我自有辦法勝利歸來。第二日,老者將花仙子托夢之事告知百姓,百姓依依不舍地將這株茶花獻給了吳三桂。
此花移植到阿香園后,剛到園中便盡脫枝葉,想是路途遙遠,風吹日曬所致,栽植后仍然可活。不想來至園中一年,只長葉子不開花,吳三桂怒而鞭之,樹身深留一道鞭痕,花仙子忍痛抗爭。第二年只開幾朵瘦小無力之花,吳三桂罵之鞭之,鞭痕再添一道。第三年花仙子玉令,全園花朵不得開放,百花盛開時節,吳三桂帶領眾人賞花卻不見一花開放,茶樹上一只烏鴉朝他直叫,吳三桂向茶樹又是一鞭,鞭痕處鮮血溢出,吳三桂大驚。夜間,花仙子托夢吳三桂,大罵其不忠不義,賣主求榮,天怒人怨,不恤百姓,搜珍羅奇,必降禍祟。本仙子只為民開,護佑百姓,造福一方,膽敢將我幽靜于此。吳三桂夢醒驚出一身冷汗,第二日便令人好生將茶花送回家鄉。
茶樹回鄉,百姓都出來迎接。大家摸著樹干鞭痕,悲喜交集,流下了眼淚。茶花仙子托夢對大家說:“與敵人作斗爭,要耐心、要韌桂,我雖傷痕累累,但我終于回來了,我是勝利者。”從此,山茶花被稱為勝利花,山茶花開,總是顯示了人們戰斗勝利的喜悅。
茶花:被子植物門,山茶科,山茶屬植物
拉丁學名:Camellia japonica
茶花,又名山茶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花色有紅、紫、白、黃各色,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花枝最高達4米。性喜溫暖、濕潤。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植株形姿優美,葉為濃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是傳統的觀賞花卉。在我國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
山茶花至善純真,含蓄謙讓,擁有了不起的魅力,寓意真愛和理想之愛。耐性極好,堅強不屈,終會迎來最終的勝利。山茶花總是在晚秋天氣稍涼時,靜靜地開在庭院之中,花姿豐盈,端莊高雅。山茶花凋謝時,不是整個花朵掉落下來,而是花瓣一片片地慢慢凋謝,直到全部凋謝。諭示戀人間的理想之愛,相伴白首。
山茶樹樹采山坳,恍如赤霞彩云飄。
人道邡江花如錦,勝過天池百花搖。
——《詠山茶》花蕊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