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陽篇小結
少陽居半表半里,內寓相火,主司樞機。邪入少陽則相火內郁,膽火上炎,清竅為之不利,故有口苦,咽干,目眩之癥。少陽病以此為提綱,意在揭示其膽火上炎之病機。然少陽主樞,邪入其間,正邪分爭,樞機不利,經氣失和,尚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等癥。由是觀之,欲掌握少陽病之主癥,尚需和96條、264條互參。
少陽病以小柴胡湯證為典型代表,其主癥為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及目赤耳聾,脈弦細,苔白等。其病機乃正虛邪侵,樞機不利,正邪分爭,膽火內郁,經氣失和,進而影響脾胃功能所致。因邪不在太陽之表,故不可汗;不在陽明之里,故不可下;又非有形實邪阻滯,故不可吐。是以病入少陽,惟和解乃其主法,治用小柴胡湯。小柴胡湯的主治證候雖如上述,但其臨證應用,既要掌握其主治證候,也要知其靈活使用之法,論中特別提出“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即為示人以準繩。如本章所載之三陽證見者,陽明病少陽未罷者,少陽兼里虛腹痛者,陽微結者,熱入血室寒熱發作有時者,均可與小柴胡湯治之;又如見于他章之嘔而發熱者,差后更發熱者,太陽病日久胸滿脅痛者,也可治以小柴胡湯。凡此皆可征其說。然也有癥狀類似少陽病而不可濫用小柴胡湯者,如98條所論之脾陽虛寒濕中阻證及中虛飲停證,即為小柴胡湯之禁例。
少陽外鄰太陽之表,內近陽明之里,且內屬三焦,故病情每多兼挾,除小柴胡湯證有許多或然證外,又有許多兼證。或然證以小柴胡湯略事加減,即可治療,而兼證則需于和解之中,別兼治法。其外兼太陽之表者,以柴胡桂枝湯和解少陽,兼解表邪;其內兼陽明之里實者,以大柴胡湯或柴胡加芒硝湯和解少陽,兼以通下;其兼氣化不利,津液不布者,以柴胡桂枝干姜湯和解少陽,兼化氣布津;其兼表里三焦俱病者,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和解少陽,兼通陽瀉熱,鎮驚安神。細心體味小柴胡湯之加減法與變化方的配伍及主治證候,可以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少陽位于半表半里,其病可出可入,故觀其傳變十分重要。”少陽病有本經受邪而發者,有自太陽內傳者,有雖傳而表證未罷者,有里病向外而從樞解者。以上皆少陽病之來路。病人少陽,陽盛則易入陽明之腑,陰盛則多入三陰之臟,亦有病雖多日而柴胡證仍在者。凡此種種,皆以脈癥為憑,以臟腑之虛實為轉歸,故有“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及“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之論。
少陽病治之得法,多里和表解,邪衰正復而愈,其解多在少陽氣旺之時,論中“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為欲已”,“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即指此而言。反之,若誤用汗、吐、下、溫針等法,則可致結胸、痞證及悸而驚等壞病,因其病情復雜,不可以一法而兼治,故須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至于熱入血室一節,原出太陽篇,因其證候與治法和少陽有聯系,故列于本章討論。血室者,胞宮也。其病屬婦女感受外邪后,而適逢月經來潮,病邪乘虛內陷血室而成。其主癥有熱除面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等。治宜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或以小柴胡湯為主方,從少陽之樞解散其邪。此證位在下焦胞宮,且有正虛之因,故治療時需注意勿犯胃氣及上二焦,亦即不可用汗、吐、下三法以傷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