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閱讀“得到”李笑來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踐行版
每周完成四項工作:get、整合、踐行、分享
給自己15-20年時間,一起見證我們的財富自由……
對于沒有讀過這個專欄的新朋友來講,肯定會在心里嘀咕:寫作和財富自由有毛線關系?。?!
這樣的讀者,可以找幾篇李笑來老師的文章讀一讀,在文章的“原文鏈接”里,你也可以讀到我這個系列之前的文章。
這篇文章笑來老師用的“學會寫作”,而不是“開始寫作”。我覺得,只要是會講話,會寫字,就具備了基本的寫作能力,而水平高低就很難衡量了,自古就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
而寫作是一件既簡單又復雜的事情。
說它簡單,是因為大部分人覺得公開寫作是作家才能辦到的事情,與普通人的距離太遠。實際上,每個人都能夠寫出具有深度的文字來,尤其是在自媒體爆發的現在,公開寫作的門檻早已消失了。
說它復雜,是因為寫作不僅僅是通常理解的記錄和表達感受那么簡單,它還有一些我們沒有意識到的功能。下面我就從財富自由的角度來談談寫作這件事。
第一個核心理由是:寫作是思考的不二之選
在這個專欄一開始,笑來老師就拋出一個觀點:沒有思想上的自由,財富自由是很難實現的。
要想思想自由,寫作幾乎是必然的選擇。文章中引用了這樣一個犀利的觀察:
85%的人,寧愿死也不肯思考;
10%的人,認為自己在思考;
只有5%的人,真正在思考。
這個比例,基本是靠譜的。
但在剩下5%的人中,真正根據自己的思考引領行動的,可能只有不到1%,而正是這些人,才有可能實現財富自由。
為什么深入思考會如此之難呢?
首先,我們的大腦在思考時,同時會有很多的想法鉆出來,所以,如果只是想而不寫下來的話,很難進行連續的思考,我們想著想著就進入白日夢的狀態了。
而寫作時的思路很集中,這就好比集中精力打殲滅戰,當我們圍繞一個主題去思考時,即使想遠了,仍然會很容易把思路拉回來。笑來老師寫道:
持續寫作很可能是鍛煉學習能力、鍛煉思考能力、鍛煉分析能力、鍛煉溝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笑來老師說的很委婉,沒有用絕對的口氣。但對低起點的人來說,確實很難找到像寫作這樣效率很高的思考和學習手段。
這是哈佛大學研究的學習吸收效率的金字塔。能夠看到,教給別人和馬上用是學習吸收效率最高的一個。
而寫作就能達到這樣的目標,你不需要他人,自己就可以獨自完成“教別人”的流程,通過文章把道理寫出來,對方看懂了,這就是教。
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為了把讀書的內容寫出來,并且讓讀者看懂,我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吸收概念,打磨各個觀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寫作的時間有時比讀書都要多幾倍。但通過這種方法,吸收率也是最高的。
第二個理由:寫作可以實現財富自由
寫作本身也可能讓我們實現一部分的財富自由。
你可能會說:這可能性太小了!靠寫作賺錢,我得需要多高的水平???!
其實不是只靠寫作,而且寫作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難。
雖然我大學畢業快15年了,但我還在學習寫作,其中一個老師就是一名在校的大三學生,他是簡書的簽約作者,粉絲接近1萬人,找他約稿每篇文章至少需兩三百元,他還收到了多家出版社寫書的邀約。
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能寫出像樣的文字來,前提是思考足夠深刻。而鍛煉思考,最好的方法就是寫作。
這就像一個雞生蛋的游戲,不管哪個在前,寫起來是硬道理。
在你感興趣的領域,不斷鉆研和寫作,寫出來的文字對他人越有用,文字也就更有價值。
這符合笑來老師說的最理想的獲取財富自由的方式:你投入一定的時間,在之后的時間把它賣出去很多份,而且幾乎不需要任何打理。更牛逼的是,就算你不在了,它仍然在產生著價值。
笑來老師說,“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徹底的財富自由”。寫作就是其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
用圖形表示就是:
這個坐標系有點怪,橫坐標的左側代表起點,在起點上投入努力后,從長期來看,投入時間接近于0,而收益卻趨近于無窮大。
第三個理由:寫作能讓我們獲得更高質量的生活
這雖然與財富自由不直接關聯,但獲得更好的生活不正是我們實現財富自由的最終目標嗎?
問個問題:你還記得自己昨天做了什么嗎?那么前天呢?一個月之前呢?三個月前呢?
大多數人會不記得很久的事情。在我連續寫了兩年日記兩后,我能夠很方便的知道去年的今天我做了什么,前年的今天我的想法是怎樣的。
換句話說,日記讓我們擁有了自己的歷史。
我覺得這是寫日記最大的好處。如果不記錄下來,我們很快就會忘記,這是我們最為寶貴的經歷,本來我們可以拿來反復閱讀、體會和思考的歷史。
成甲在《好好學習》中更是提出了一種反思式日記的概念,他把自己的每一個經歷都當成案例來分析,這是日記的更高階的用法。
此外,要寫作必須要搜集素材,所以,有寫作習慣的人會更加認真的體驗和生活。他們從生活中感知的東西更細微,獲得的感受更具體,他們會把美好的瞬間留存更長的時間,生活的質量自然也就更高。
最后,簡單說說我的寫作經歷。
我從2016年4月8日開始持續寫作,到現在一共寫了280多篇40多萬字的原創文章,從中收獲了極大的成長。我比較了自己一年前的一些文章,簡直是不忍看??!
最重要的是,在不斷的輸出過程中,我逐漸構建了自己的閱讀和寫作體系,這讓我能夠持續的獲得成長。
如果你想開始寫作了。我建議從兩個方面開始:
第一,高質量的留言。每天我們都會讀大量的文章,如果不回復的話,這些文章實際上和我們沒啥關系,更不可能改變你的生活。
而如果你寫了留言,就為這一段思考加了一個標簽,當遇到這類問題,你自然會通過當時的思考想到這篇文章。
寫出好的留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分享一個思考框架:讀完這篇文章,你的思考有哪些呢?哪些片段打動了你?你打算行動嗎?還有什么顧慮?
這么簡單的一個留言,實際上已經把閱讀者分了層。希望能夠看到你的留言。
第二,從寫日記開始。這個前面講過,不需要多說了,與自己的對話是最好的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