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二胎政策一出,不少家庭紛紛將生二胎提上日程。但也有不少家庭很糾結。
我身邊有個寶媽就對“生不生”二胎很糾結。她的糾結跟別人的又不一樣。
有段時間她想好了要生,于是孕前檢查也做了,葉酸也買來吃了,突然又受到感觸,決定不生了。停了一段時間后,看到身邊家庭條件不如她的有了三胎,她就又蠢蠢欲動了。
你說她可笑嗎?其實不。畢竟二胎生或者不生,已經(jīng)和“to be or not to be ”一樣,成為哲學問題了,一著不慎影響的就是整個人生。跟盲目生相比,多余出來的那些檢查費、葉酸費根本不算什么。
所謂旁觀者清,我從心底里覺得這位寶媽不適合生二胎。因為關系要好,我跟她說了我的看法,她不服氣,指出誰誰家跟她同樣屬于“錢不多也沒人帶”,可人家照樣生了二胎,生活目前看起來還不錯。我搖搖頭,即使外在條件一樣,寶媽和寶媽之間的差距可大多了,適不適合生還得好好審視下自己。
如何審視?得先弄清楚關于自身的以下問題:
自身性格是什么:細膩型還是粗放型?
寶媽自身性格決定了帶娃風格,也直接決定生了二胎后的勞累程度。
如果是細膩型寶媽,千萬別相信“二胎照豬養(yǎng)”的話。到時候你會因為不想讓老二重走老大彎路而更加操心。老大錯過了爬行期,你會在老二8個月的時候格外慎重,老大沒有上早教班,你可能早早就想給老二報個了。至于老大錯過的英語啟蒙、數(shù)學思維啟蒙、識字什么的,你肯定也很想早早就給安排上。這么一來,二胎只會比一胎更累。
但如果是粗放型性格的寶媽,那生了二胎后就放養(yǎng),倒是也沒那么累。
怎樣判斷自己是細膩型還是粗放型?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每次帶孩子出門玩,你是直接拎包就走,還是要思前想后,帶上水果酸奶、孩子水杯、備用外套和用來消磨乘車時間的玩具?
對自身的要求是什么:養(yǎng)好孩子就OK還是更渴望自我實現(xiàn)?
我之所以建議那個寶媽別生,是因為我實在太了解她。她可不是個甘心在家?guī)薜娜耍绻屗诩易鰩啄耆氈鲖D,會把她憋瘋的。
因此,同樣是家庭條件一般自己帶娃,若是喜歡孩子,覺得把孩子帶大自己的人生就很圓滿,那自然可以生二胎。但若是除了孩子之外,自己還有更大的追求,更渴望自己做些什么事,那多半會為深陷帶娃瑣碎而感到痛苦。
對孩子的期待是什么:做個普通人能自食其力就行,還是力爭優(yōu)秀?
如今很多父母都有很強的焦慮感。這種焦慮主要源自于對孩子的要求。若你對孩子要求很高,希望孩子能盡自己所能做到優(yōu)秀,就需要你在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多上心。但若覺得孩子做個普通人也挺好,那在教育上寶媽的負擔就會大大減輕,畢竟走“佛系”育兒路線,并不十分消耗家長心血。
“沒錢沒人帶”并不是不能生二胎,但若想生,以上原則很值得參考。
【話題討論:你生二胎了嗎?是出于什么考慮才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