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及材料回答問題(26分)。
材料一:在新疆,天山被稱為垂直的牧場。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轉移草場放牧,稱為轉場。生活在新疆廣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場的牧民們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節利用不同高度草場的遷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天山自然帶示意圖6和天山冬夏牧場轉場示意圖7.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帶的差異。(6分)
(2)天山天然草場資源地廣質優種類全,試分析其原因。(8分)
(3)簡述天山牧民放牧轉場的大致過程,并簡要評價轉場放牧的好處。(12分)
【答案】
(1)北坡自然帶種類豐富,有有云杉林帶。南坡缺失云杉林帶;(2分)南坡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2分)北坡的雪線較南坡低。(2分)
(2)天山地處中緯度地區,光熱充足,氣候適宜牧草生長;(2分)山地面積廣大,草場分布區域廣:(2分) 海拔高,終年積雪,冰雪融水豐富。為草場提供充足水源牧草繁茂;(2分)從山麗到山頂,垂直高差大,氣候差別大,牧草種類依其地區,季節不同而有差異, 種類繁多。(2分)
(3)冬季,牧民在(林帶及以下)海拔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轉暖向高處(山地) 草原轉移;夏季在(林帶及以上)海拔較高的(高山)草甸,草場放牧;秋季氣轉冷,向海拔較低的(荒漠)草原轉移;冬季在山麗 牧場(利用屯積的魔草)過冬。(8分)
評價:轉場不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高度的草場資源,(2分)同時也保護了草場資源,維護生態平衡和草場可持續發展.(2分)
【解析】
(1)對比圖中南北坡自然帶可知其差異,主要表現在自然帶種類和分布高度。從種類分析,北坡自然帶種類豐富,有云杉林帶,南坡缺少云杉林帶;從分布高度分析,南坡同一自然帶分布海拔高度高于北坡,且北坡的雪線較南坡低。
(2)質優是因天山地處中緯度地區,光照充足;地廣是因山地面積廣大,海拔高,終年積雪,冰雪融水豐富,為草場提供充足水源,使草場分布區域廣;種類多是因從山麓到山頂,垂直高差大,氣候差別大,那么生長著不同種類的牧草。
(3)從圖示放牧的路線可知,冬季,牧民在林帶以下的海拔較低的草原放牧;春季轉暖向高處(山地)草原轉移;夏季在林帶以上的海拔較高的(高山)草甸、草場放牧;秋季天氣轉冷,向海拔較低的(荒漠)草原轉移;而山麓牧草用于囤積過冬。因不同季節在不同高處的草場放牧,這樣可以充分利用草場資源;同時,在某高度放牧時,其它高度的牧草可以恢復生長,這樣保護了草場資源,利于可持續發展。
考點:自然環境的垂直地域差異、農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