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還沒過完,就被這樣一出「搶孩子」的鬧劇刷了屏,看完讓人心有余悸。
10月4日,網友@六月的雨在哪里發微博說,他的妻子于10月2日上午帶著11個月大的兒子在北京某商場等直梯時,三名陌生婦女使用暴力搶奪自己坐在嬰兒車內的兒子。
幸運的是,在周圍群眾的幫助下,孩子并未被搶走。
隨后,警方通報案情結果:這幾名「暴力」拉扯孩子的女子,系「認錯兒媳,搶錯孩子」。
有網友說,太恐怖了,哪怕是自己孫子也不能公然硬搶啊,這得給社會帶來多大的恐慌?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爸爸媽媽的命根子,是我們愿意用生命去保護的人。
難以想象,如果孩子丟了,會對整個家庭造成怎樣的傷害?
孩子沒了,天就塌了
當發現孩子丟失的那一刻,再堅強的父母也會深陷恐懼之中,惶惶不可度日。
國慶檔電影《找到你》中,律師李捷發現保姆「拐走」了自己2歲多的女兒后,整個人瀕臨崩潰。
她一路奔跑,在垃圾堆里瘋狂翻找女兒的情景,讓人淚目。
她撕心裂肺地喊:「多多,你在哪里?」「我女兒呢?我女兒在哪?」
看著都痛!
女兒丟失的那兩天,我如陷地獄。
這句旁白,真真地扎了心。
孩子是父母的天,孩子沒了,天也就塌了。
從孩子被拐走的那一刻開始,家便不再是家,父母余生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把孩子找回來。
然而很多人,直到死,都沒有再見自己孩子一面。
據統計,中國每年失蹤兒童人口高達20萬,而找回率僅有0.1%。
國內最大的民間尋子網站「寶貝回家」,已經是第11個年頭,可到現在,依然還有40000多個家庭在尋找失蹤的孩子。
10年時間里,走失及被拐的孩子僥幸回家的只有2124件。
網站的創始人張寶艷說,「按我們現在的尋人速度,再尋100年也尋不完。」
丟失一個孩子,毀掉一個家庭!
當孩子被拐走的那一刻,一家人如墜地獄,余生再無歡愉。
人販子的可惡騙術是什么?
即使我們天天對孩子進行防拐教育,為什么孩子還是那么容易相信陌生人?
原因大概是我們往往低估了孩子本性的良善和不設防,也難以窺見他人人性中的丑惡!
這個世界上,沒有我拐不走的孩子!
這話,就像刀子一樣剜心。
人販子作案手法之卑劣,行為之猖獗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團伙作案、混淆視聽
01
比如,宣稱自己才是孩子的父母,在人群中制造混亂,由團伙做掩護。
此前,看過這樣一個新聞。
穿藍色短袖的爸爸正領著孩子走在路上。
突然,他身后走來一陌生女子,想抱走孩子。正當他伸手去護自己孩子的時候,可怕的一幕發生了。
一旁的幾個路人,像商量好了一樣,突然全圍了上來,但他們幫的卻是陌生女子。
可憐的爸爸拼命呼救,可眾人都對他拳打腳踢,還污蔑他是「人販子」。不明就里的路人被誤導,也沒有人相信他的話。
就這樣,人販子大搖大擺地把孩子搶走了。
精心設「局」,潑臟水,這種團隊套路實在太嚇人了。
它的可怕之處就在于,會讓圍觀的群眾,稀里糊涂地變為「幫兇」。試想,如果大家都以為,「你」才是壞人,或者以為「你們」不過是夫妻矛盾,誰還會插手幫你?
窺伺朋友圈,假裝成「熟人」
02
《誰是幸存者》節目中,曾做過這樣一個測試。
「人販子」佯裝正在跟女孩媽媽通話,然后非常自然地喊出女孩的姓名,并找女孩確認媽媽姓名。
測試者拿出手機里女孩和媽媽的合影,進一步證明自己是女孩媽媽的老同學,然后帶著小女孩從容離開。
不遠處的女孩媽媽看到這一幕,掩面痛哭。
而「人販子」手中掌握的信息,都是從媽媽的朋友圈得知的。
利用父母社交圈窺伺的孩子信息,然后假裝熟人接近孩子,取得孩子信任后,再誘騙孩子,已經成了新的「拐騙」招數。
扮成「制服人員」,誘騙孩子
03
去年8月份,北京某小區做過一次兒童安全測試活動。
「人販子」扮成快遞人員、查水表及煤氣的工作人員,對24個孩子進行了測試。
但測試結果讓家長驚出一身冷汗:參與的24個孩子中,有19個孩子都給陌生人開了門。
除此之外,下面這幾種也是人販子經常用的手法:
用零食、玩具進行誘惑;
向孩子尋求幫助,把孩子拐走;
和家長、保姆套近乎,伺機帶走孩子;
趁孩子落單時,以幫助孩子找媽媽為借口,拐走孩子;
更有一些不法分子非常猖狂,當街搶奪孩子,直接抱走。
為何拐賣孩子屢禁不止?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副教授李春雷說除了原因:
買賣兒童幾近市場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地下黑色利益鏈。
以前兩年破獲的「7·14特大跨省拐賣兒童案」為例,據犯罪嫌疑人交代,購買一名男嬰,成本在5~6萬,轉手賣出,可獲利3~4萬,就連中間介紹人,都可凈掙1萬多!
善良限制了我們的想象,人販子的手腕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殘忍100倍。
為了牟利,他們把孩子的腿打斷,胳膊弄折,皮膚燙傷...... 這些被折磨的不成人樣、肢體殘缺的孩子,被扔在大街上,淪為乞丐,成為人販子斂財的工具。
真是喪盡天良!
我們視為掌上寶的孩子,在人販子眼里,卻成了一門生意。
面對猖狂的人販子,我們該如何自救?
我們永遠不知道,圍繞在寶貝身邊的,是什么樣的危險。
為人父母,只能不斷提高警惕。
這個30秒自測,可以幫我們預先判斷下孩子所處的環境是否安全:
得分超過20分需特別警惕。
1.居住地外來人口集中。(5分)
2.孩子小于3歲。(5分)
3.父母雙方都從事餐飲、娛樂、發廊等服務行業。(5分)
4.沒有固定可靠的人照看。(5分)
5.父母是外地打工人口。(5分)
6.居住地治安較亂。(5分)
在下列場所,一定不能讓孩子脫離自己的視線!
1.商場
2.公園
3.廣場
4.超市
5.車站
6.游樂園
7.其他人群聚集的場所
由家里一位成員假扮人販子,嘗試誘拐孩子,以游戲的方式,教會孩子面對各種情況該如何應對。
經常告訴孩子,有下列行為的,有可能是壞人!
1.問路或尋求其他幫助的大人
2.給孩子喜歡的玩具或糖果的人
3.偽裝成穿制服的警察或外賣員、快遞員
4.偽裝成父母的同學或朋友的人
5.讓孩子保守「秘密」的人
6.詢問孩子個人信息的人
7.父母不在身邊時搭話的人
以下9招,可以有效防止孩子走失:
1.讓孩子牢記家庭住址及父母電話
2.教會孩子撥打110報警電話
3.鼓勵孩子對成年人說「不」
4.出門穿顏色鮮艷醒目的衣服
5.掌握孩子的行蹤
6.讓孩子攜帶警報器等裝置
7.在孩子兜里放置信息卡
8.設置一個只有孩子和爸媽知道的「安全密碼」
9.教會孩子走失后該如何求助
當遇到暴力搶奪孩子的犯罪分子時,家長和孩子要盡量引起周圍人注意。
不要說「我不認識他們」等解釋性語言,而是簡潔地告訴圍觀群眾「人販子,報警」。同時在掙扎過程中破壞周圍群眾財物,讓群眾幫助攔下犯罪分子。
剛被劫持時,哭鬧引注意。
被劫上車后,冷靜尋時機。
遇到警察時,配合得解救。
防患于未然,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多么繁瑣也不為過。
不要想著先記下,以后有機會再搞演習;不要覺得這種小概率事件永遠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哪怕只有千萬分之一的被拐幾率,也會造成整個家庭的悲痛欲絕和追悔莫及!
保護孩子,每一位父母都是生死之交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再小的概率,只要發生,就會導致又一出人間悲劇。
只有我們每個人,自發地團結起來,為「打拐」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這樣的惡性事件才可能變少。
生活中的我們,可以多多留意有以下特征的人,特別是在車站或長途車、火車上:
1.懷抱的孩子長時間昏睡不醒的;
2.懷抱嬰幼兒的女子對孩子哭鬧不管不顧,長時間不喂水喂奶的;
3.男子懷抱小孩,沒有女性陪同,表情緊張,神情可疑的;
4.多名女性每人懷抱一個嬰兒,另有隨行者專門看管行李;
5.兒童一直哭鬧要找爸媽,而隨行大人神情緊張且不耐煩的。
當遇到這種情況,請在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安全同時,拍照或記錄下可疑人的特征,及時報警。
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微博,公安部會通過該平臺,準確發布兒童失蹤信息,并自動推送到失蹤地周邊的人群。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也許我們提供的一條微小的線索,就是被拐兒童全家在絕境中唯一的希望。
永遠不要心懷僥幸,認為孩子被拐騙的幾率小之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