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中的男女,經常感慨“問世間情為何物?”。作為一名從業20多年的老醫生,我也經常困惑“問世間醫生為何物?”。有一天突然感悟:所謂醫生,其實就是醫治人生。
所謂人生,就是一個生、活、病、老、死的過程。生與死是起點和終點,過程概況起來,就是活著,逐漸變老,中間會生大大小小各種病。
生是一個人別無選擇的事,文雅說是愛情的結晶,實際上很多時候是一個意外。
活是人生的內容,也是生命的意義所在。拋開所有的物質和精神的討論、爭論與結論,吃、喝、玩、樂確實是活著的最重要的形式和動力。多數男人都想當韋小寶,即使閑著沒事干去登山,實際上也只是種玩樂而已。
當然,當飽暖和淫欲得到滿足之后,人還需要更高層次的精神刺激讓自己得到快感。人需要獲得尊重。所謂的禮義廉恥,實際上清晰概況了要獲得尊重必須遵循的基本素養。盡量不要遲到、失約,這是最基本的禮;有信用和正義精神,就是義。不要貪婪,就是廉。而有是非善惡之心,即是知恥。
要想獲得更大的尊重,最好還能創造價值,尤其是精神價值。別著愛馬仕腰帶的許家印創造了物質財富,但是沒有創造精神價值,所以許大老板獲得的尊重不多,或者說,大家尊重他的錢和賺錢的能力,而已。喬布斯改變了我們對美和生活模式的認識,所以,除了邁克爾·杰克遜,我也是喬布斯的信徒。
回到醫生這個職業,雖然出生是產科醫生或助產士把你從肚子里拽出來,其實從動機到過程與醫生關系不大。怎么活更完全是個人的事,與醫生沒有半毛錢關系。生病了確實得找醫生,不過醫生既不包治百病,很多病也無法根治。醫生更多是讓疾病的痛苦得到緩解,也是而已。聽起來很殘酷無情,卻是不爭的事實。衰老和死亡是自然規律,上帝的旨意。醫生既無力回天,更不能逆天而行。必須盡人事、聽天命。
盡管容顏終將逝去,即使是貌若天仙的索菲瑪索。但有一個器官是可以永遠不老的,那就是心。保持童心、年輕的心、好奇心、愛心、善心,心就不會老。
對于死亡,古往今來、王侯將相都很困惑。尤其是秦始皇,想盡了一切辦法,最后還是和兵馬俑一起改行做地下工作者去了。
肉體的長生不老或者永生是不可能的。但是仍然有無數的人實際永生。
比如孔子,他每天都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即使他老人家不在互聯網時代,但是我們天天都說:子曰、子又曰。可見,孔子是永生的。
總之呢,算命先生有一個預言可以是百發百中的,就是人是必死無疑的。既然如此,不必痛苦,不必糾結,死是相同的,區別在于是慷慨赴死,還是痛苦而亡。
卡耐基說過:死而富有是一種恥辱!當你把創造的財富和價值都留給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就獲得了和無數圣人一樣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