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越來越多企業把高管留給CFO,老板連財報都看不懂,如何競爭?》中,小五用通俗的語言解讀了資產負債表的主要會計科目。
有讀者私信小五:雖然大概看懂得財報了,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有點懵。那么,今天小五通過小女孩賣蘋果的故事(虛構),讓大家在實操場景中理解資產負債表。
在熱鬧的街頭,有一個小女孩在賣火柴,可是她的手都凍僵了,都沒有賣掉一根火柴。不遠處,有一個老婦人的蘋果很快就賣斷貨了。
小女孩發現,賣蘋果更有商機,所以,決定賣蘋果??墒牵铌P鍵的是錢,小女孩只有600塊,而啟動資金需要800塊。
小女孩的房東看她太可憐了,于是借了200塊給小女孩,約定1年內還。
有了錢,小女孩就可以開始自己的蘋果攤生意了。這時候,蘋果攤的所有資產是現金800塊。
Q:資產從哪兒來?
A:600元是小女孩自己投資的,這部分叫作股本(股東的資本);
200元是向房東借的,這部分叫作借款。
按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左邊寫資產,右邊列資產的來源,把這些信息寫到表格中,一張最原始的資產負債表就基本成型了。
注意:在真實的資產負債表中是“現金”這個科目的,只有“貨幣資金”,而現金屬于“貨幣資金”。上一篇文章,小五已經解讀了各個會計科目,這里就不再贅述。
接下來,小五用更專業的會計術語把表1再包裝下。
從表1和表2,我們可以看出1個關于資產負債表的小知識。左邊的資產等于右邊的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其實,這就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有了啟動資金,就要開始賺錢了。小女孩去批發市場買了60斤蘋果,花了300塊錢。為了方便搬貨,買了輛拖車,花了200塊。
買回的蘋果變成了庫存,拖車是固定資產。于是蘋果攤的資產就從貨幣資金800變成了貨幣資金300+固定資產200+庫存300。
這時資產負債表隨之變成:
第二天小女孩去集市賣蘋果,又大又甜的蘋果,很快就賣完了?;氐郊遥∨⑺阃曩~后,驚喜地發現,60斤蘋果竟然賣了500塊。
這時,貨幣資金由300元變成300+500=800,庫存為0。
細心的讀者可能發現表格的左右兩邊不相等了?那多出的200塊是怎么回事呢?
擺攤、開公司是為了什么?當然是為了掙錢,那多出去的200塊就是利潤。利潤也是資產的來源,也是屬于小女孩的,所以應該放到所有者權益那一欄。
但真實的資產負債表中,也是沒有利潤的,只有“未分配利潤”。
到這里,資產負債表的大體結構就講完了,是不是感覺很簡單啊。但遺憾的是,我們平時看到的資產負債表更為復雜。
比如資產還要按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分類,涉及的會計科目也更多,但也不要灰心,萬變不離其宗,按小五所講思路,非財務出身的小白也能看個大概。
關于財務報表三兄弟之一的資產負債表,你還有什么疑問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實務中,資產負債表空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