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言為心聲,語為心境。”
看一個人的人品好壞,往往從他的言語中就可以略知一二。
人品好的人,談吐間讓人如沐春風;人品不好的人,說話尖酸刻薄讓人感到不適。
人品好的人,從不會說這三句話。
No.1 不說怨天尤人的話
人這輩子,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難處,有時候是迫不得已,有時候是言不由衷,但怨天尤人不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讓情況越來越糟糕。
發牢騷要適可而止,否則于人無益,于己不利。
然而,很多人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消極和抱怨中苦苦掙扎。
有人抱怨天氣惡劣,自己被淋成了落湯雞;有人埋汰當地飲食,不合胃口毫無食欲;也有人吐槽工作壓力大,社會不好生存。
可誰的生活又是十全十美的呢?
習慣怨天尤人的人,暴露的都是自己的無知和不成熟。
在朋友圈傾倒“垃圾”,不但事情本身得不到妥善解決,還會影響他人的心情。
長此以往,身邊的朋友也會變少,因為沒人會喜歡整天散發著負能量的人。
真正聰明的人,遇事不推諉,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能夠少摔跟頭,少走彎路。
No.2 不說讓人難堪的話
俗話說得好,“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談論別人的短處,不僅是情商低的表現,有時還會給自己招來禍端。
其實生活中,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習慣脫口而出的人不在少數。
你穿了件新衣服美美地發到朋友圈,他會說“這衣服顏色一點都不襯你的膚色”;
你換了個新發型,他會說“這個發型不適合你,顯臉大”;
每個人都有開口說話和表達的權利,但成年人最基本的教養,就是不輕易讓他人難堪。
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有著恰如其分的分寸感。
一個嘴上不饒人,喜歡在口舌上占便宜,處處說長道短之人,一定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相反,人品出眾的人,知道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人們也愿意與之交往。
No.3 不說自夸自傲的話
“暴富貧兒休說夢,誰家灶里火無煙?”
意思是說,不要老是向人家夸耀自己的財富,誰家的灶臺里不冒煙呢?
確實,每個人都有值得炫耀的過人之處,但別人稱贊的是口碑,自我標榜的就是吹噓。
真正有學識、有涵養的人,是不會主動開口標榜自己的。
正所謂,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
做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既不能輕賤別人,也不可吹噓自己,適得其度,才會贏得眾人的青睞。
有人曾說:“貴人不一定能改變人生,外表不一定能決定魅力,但是說話可以。”
你說什么樣的話,就是什么樣的人。所謂說話之道,其實也是做人之道。
會說話的人,懂得把握尺度,注意分寸,給人留余地,給自己留退路,待人真誠,人品好;
而不會說話的人,從不會照顧別人的情緒,只顧自己滔滔不絕,這樣的人人品也好不到哪兒去。
人活一世,一撇一捺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