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或一個孩子:貧窮!不是擁有得過少,而是奢求得太多。
-----------心海導航
要想理解金錢與富有的意義,研究他們的夢境也許是個絕佳的方法。我了解到,很多有錢人罵錢是“王八蛋”,但還是要不停地賺錢。他們在敘述中,都提到了孩提時期所經歷過的沒錢的窘境。這些早期的幻夢和經驗在心中逐漸被內化之后,成為內心劇場的重要主題,主導著他們日后的行為。他們要變得有錢到能對別人喊“滾開”,有錢到“我無所不能”,有錢到“我說了算”……這些人相信,錢是他們所有疾病的解藥,卻沒有意識到,認為錢無所不能的人也會為了錢無所不為。他們認為沒錢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卻沒有看到金錢黑暗的一面。
金錢與面子
金錢,除了能象征權力和控制欲外,還能象征贏得人生游戲。它是個人成功的標志,意味著過得比別人好。如果缺乏自我價值感,我們可以用金錢對別人說“不要小看我”。金錢是我們戰勝逆境的證據,讓我們得到別人的認可,可以幫助我們加固搖搖欲墜的自尊。對很多人而言,炫耀財富是讓自己勝人一籌的方式。
這些年來,通過和許多拼命掙錢的經理人的交流,我認識到人們能爭強斗勝到什么地步。一個經理人非常嚴肅地對我說:“如果不能激起別人的嫉妒和敬畏,錢又有什么用呢?”炫富引來嫉妒,印證了達爾文對生命的看法,和平相處是不可能了,傷害別人,最終也會傷了自己。有些人把掙錢當作為生命加分的理想途徑。通過讓別人知道自己多么有錢,他們顯示出自己的優越感。看一看年度福布斯世界富人排行榜,上面的巨額數字絕對能吸引你的眼球。大多數人看福布斯排行榜時,不是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上榜,而是心懷嫉妒、不滿、憎恨、渴望得到別人的財富,這種情緒是人們對金錢的消極反應之一,它在我們的內心世界起著關鍵作用。嫉妒的出現象征著我們認識不到自己的獨特重要性和自我價值,是源于我們看不到自己的能力或者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它讓我們的人生和人性變得灰暗。
嫉妒和競爭是一對共生共存的雙生子,在金錢的問題上,它們之間的關系演繹得淋漓盡致。當金錢在我們的內心世界占據中心地位時,我們不僅想變得有錢,而且不由自主地想變得比別人更有錢。但不幸的是,即使登上福布斯世界富人排行榜的人,仍然在為自己的排名是否足夠靠前而發愁。所以,他們面臨的新挑戰就是:怎樣超過前面的人?怎樣提升自己的排名?或者說怎樣降低別人的排名?不管他們前進多少步,嫉妒始終啃嚙著他們的心。
多數人認為金錢能買來安全感以及內心的平靜,但是得到財富之后,他們并沒有覺得安全,內心仍然惶然不安。
當鈔票讓你眼紅
人們用金錢為生命加分,用金錢贏得別人的認可,金錢的這種惡性競爭功能,成為證明自己的手段,甚至用于報復。用金錢報復別人和證明自己的最好例子是唐老鴨的叔叔守財奴麥達克。在迪斯尼動畫片中,守財奴麥達克被描述成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最初在蘇格蘭擦皮鞋,后來在美國變成億萬富翁,發跡后仍然很吝嗇,愛錢勝過一切,臭名遠揚。守財奴麥達克經常使用咄咄逼人的策略和坑蒙拐騙的手段。但是,他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缺乏真情。他的侄子唐老鴨,以及唐老鴨的侄子,和他的關系都很疏遠。除了搞笑與幽默之外,守財奴麥達克的故事還充滿象征意義,是有關“擁有萬貫家財卻空虛無比”的黑色寓言。這些寓言發出一個強烈信息:盲目追求金錢會付出眾叛親離的代價。
基督山伯爵情結以大仲馬的小說《基督山伯爵》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大仲馬故事的主題就是復仇——將曾受到的傷害(真實的或想象的)都還回去。小說中,無辜蒙冤的愛德蒙·唐太斯在14年牢獄之災后成功逃脫并前往基督山獲得財富,他成為基督山伯爵,回到巴黎,運用手中的財富報復摧毀他的敵人,企圖彌補自己所受的委屈。就像大仲馬的故事所闡釋的那樣,一報還一報,最后受傷的還是自己。復仇之樹不結果,盡管起初是甜蜜的,但之后是長久的痛苦。我們身邊不乏有許多有錢人把錢用于報復,最終自己也傷得體無完膚。
金錢會把孩子的心靈腐蝕的猙獰、冷漠!
當然,我們可以經常引用王爾德的話說,“唯一比富人更多地想著金錢的人是窮人?!背砷L過程中,缺錢是個問題,太有錢也不是什么好事。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錢多最毀青少年”,換句話說,太有錢,并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當父母忙于掙錢,無法給孩子足夠的精神關愛,從本質上說,他們給不了愛,所以給錢。
這種模式下長大的孩子,往往會對養育他們的人懷有矛盾心態:他們不懂得養育他的人在生存的道路上有多辛苦,只一味在意家長一旦滿足不了自己的欲望而苦惱和氣憤!于是他覺得抑郁,覺得不受重視,這種壓抑感和不安全感自童年開始,一直會持續到成年,甚至對親人冷漠無情。有些長大的孩子可能會出現與財富疲勞綜合征一樣嚴重的行為障礙:購買癖、炫富癖、揮霍癖……為了排解心中的抑郁,他們拼命花錢,企圖從中獲得快感,給自己買東西確實能讓他們感覺良好,但這只是暫時的解藥。所以這些孩子,小時候從父母那里拿到錢買東西或禮物時,會獲得暫時的、虛假的快樂,長大后,他們不由自主地重復這一模式。他們花錢買樂兒子兒,逐步陷入抑郁--暫時的快樂、再抑郁--再暫時快樂的無盡的惡性循環。
金錢當然不能給孩子內在的安全感,也不能給孩子成年期所需的穩定的自尊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金錢甚至會讓孩子的后半生窮困潦倒。一般情況下,孩子在恰當的年齡會遇到一些重要的挑戰,通過應對這些挑戰,孩子得以發展出健全的人格,長大成為富有責任感的個體。當錢來得太容易時,這種復雜的心理發展機制可能就會遭到破壞。金錢會腐蝕人,就像權力會腐蝕人一樣,因為它讓我們變得依賴、慵懶,錢越多,腐蝕越嚴重。
當年輕人太有錢,會妨礙人格成熟,他們自己對現實世界了解不足,其他人與他們相處時覺得不自在,讓他們更加難以與其他人建立關系。而且,成長環境優越的青少年對自己有一套看法,其他人對他們有另一套看法,兩者之間的不同讓他們覺得困惑,這種困惑感會損害他們接受現實考驗的能力,也就是,讓他們不那么適應環境,和環境里那個龐大的群體,這種隱性的低自尊會讓他陷入極度抑郁的生存狀態之中!
太輕易得到太多錢,也會對生命動機和生命的意義造成負面影響。從來就不缺錢的年輕人,就意識不到金錢的價值,也無法理解“錢”是多么難掙。如果他們永遠理解不了賺錢的含義,那么,他們也許永遠感受不到辛苦工作的價值。這種狀況所造成的影響并不局限于經濟方面,更重要的是體現在一個孩子或一個成人的人格障礙方面。錢太多的年輕人,會失去奮斗、試驗、追求以及生存激情的動力。根據我多年對青少年心智疏導的案例總結:有一種群體越來越龐大,那就是不太有錢的家庭培育出的孩子,有很多患上了有錢家庭孩子容易得的病---慵懶、對親情漠然、固執己見!這個群體既不上學,也不打工掙錢,賴在家中隨心所欲,并且百無聊懶、痛苦萬分。比啃老族更惡劣的性情就是家長一旦滿足不了自己,就會對家長動粗,甚至糟踐自己!
最后,我給大家講一則有關貪婪和救贖的寓言----邁達斯的故事:一天,邁達斯發現自家花園的樹底下睡著一位老人,認出他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老師兼忠誠的朋友。出于憐憫,邁達斯沒有怪罪老人,放了他。狄俄尼索斯聽說后,決定滿足邁達斯一個愿望,以表謝意。邁達斯只想了一秒鐘,然后說:“我希望我碰觸到的一切都變成金子?!鲍@得這種能力后,邁達斯迫不及待地要去試驗一下。開始,他很興奮,將所碰觸到的一切都變成金子,然而,當金子既不能吃也不能喝時,他就高興不起來了,當他把自己的女兒也變成金子時,終于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多么大的錯誤。曾經被視為上天恩賜的東西,現在卻適得其反:它讓邁達斯非常不快樂。他所收到的祝福實際上是詛咒。邁達斯再次找到狄俄尼索斯,讓狄俄尼索斯去掉他點石成金的能力。狄俄尼索斯讓他到附近的河里洗個澡。邁達斯不敢下水,因為他擔心河水會變成金子,自己就會死掉。于是,他找來一個罐子,一罐一罐地取水澆到自己身上,他身上的金子被漸漸沖洗掉了。他又一罐一罐地取水回到他的住處,用水沖洗女兒、仆人、馬匹,以及整個房子。直到一切都恢復正常,他才停下來。經過這一劫,邁達斯比原先更窮了,但是,心底里卻覺得更富有了,因為他認識到什么是生命里最有價值的東西。
故事的寓意很明顯——“金子、金錢”有很多種形式,包括幸福、愛以及有意義的關系。只有在邁達斯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和人都變成金子后,他才意識到自己的世界觀是多么狹隘。故事用夸張的手法所揭示的那樣,有些人可能窮得只剩下錢了。不幸的是,當金錢說話時,它所說的一切不一定有意義。
我的經典館藏
[精]
提升孩子情商,家長應注意的幾個訣竅[精]
中美兩個高官父親給子女的信[精]
培養孩子,這15個詞是教育底線[精]
孩子,不逼自己一把,你就不知自己有多優秀...我很著急,可孩子對待學習總是不急被強奸還不能喊痛!“寬帶像白帶”僅是哄百姓的伎倆...[精]
把簡單變復雜是找事,復雜變簡單才是本事,絕了!...家長物質文明,究竟給孩子精神文明帶來了怎樣的災難...關于孩子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深層剖析愛孩子破了這些天規,就是家長素質問題...富人“兒拼爹”! 窮人“爹拼兒”何時休讓數學成績穩定的秘訣愛孩子,未必用嘴說,!“愛”附加了感動才有意義...父母的愛是如何變成孩子精神負擔的提升孩子情商,家長應注意的幾個訣竅死個狗比死娘還傷心!愛很微妙,愈不付出情愈淡...============================================================================================
王老師的微薄王老師的教育案例,對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思想,教育隨筆和經典社會少年案件的博文歸類整合,一鍵選擇您需要的文章王老師的“超越者”家庭教育學生心智疏導與自主學習托管機構(簡介和聯系方式)
孩子的情商是綠葉,智商之花才艷麗(機構視頻集)父母的愛是如何變成孩子精神負擔的提升孩子情商,家長應注意的幾個訣竅死個狗比死娘還傷心!愛很微妙,愈不付出情愈淡...中美兩個高官父親給子女的信家長教育孩子,規范越精簡作用就越大培養孩子,這15個詞是教育底線為家長的教育心海導航,王老師微博精摘“中國狼爸”用“打”將三個孩子送進清華北大...孩子,你為什么要學習,因為你的天敵很強大!...教育孩子,不怕你赤貧就怕你偽富!成績不佳的學生照樣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