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所謂的情商高,背后都是一種善良。”
深以為然。
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人總是喜歡說一些傷人的話,然后還為自己辯解:我情商低。
然而,當他們面對地位比他們高的人的時候,他們立馬就會收起自己的“低情商”行為。
真正情商高的人,從來不說以下這三種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避諱,自己不愿意提及,更不愿意別人提及。
有的人,總是喜歡揭人的短。
為何?
一者,他們喜歡通過揭人短,來彰顯自己有多優(yōu)秀,來展示自己的優(yōu)越感。
這種行為,是可笑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用自己的長處,來與別人的短處相比較,這又有什么公平可言呢?
二者,他們喜歡通過揭人短,來取樂。
別人的傷疤,成了他們?nèi)返馁Y本。
在我們的價值觀里,面對別人的痛苦,應當伸出援助之手,即使不能伸出援助之手,起碼也不能做“雪上加霜”之事。
利用別人的傷疤來取樂,不僅會嚴重傷害到對方,也是對自己品行的玷污,為自己今后埋下了禍患。
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一個人,想要得到別人的善待,必然要先付出善意。
以欺人為樂的人,就是在種惡因,很少能夠獲得好的結(jié)果。
有的人,把自己愛說直話,當成是自己的優(yōu)點。
他們常常拿“忠言逆耳利于行”來為自己開脫。
結(jié)果如何呢?
他們身邊的人,一個個都遠離了他。
人性的特征,就是喜歡聽好話,面對讓自己不舒服的話,會本能排斥。
雖然說“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生活中,又有多少直言,可以被稱為是“忠言”呢?
有些人所謂的“直言”,只不過是圖口舌之快,懶得去組織語言,懶得去估計別人的感受罷了 。
結(jié)果,那些直言,起到的作用,只是讓當事人心情不爽,并不會起到“利于行”的作用。
而對于真正的“忠言”,也是需要婉言的。
人對于婉言,往往更容易接受;對于直言,往往會本能地排斥。
所以,既然是“忠言”,既然是為對方好,那么,何不花點心思,把“直言”包裝成“婉言”,以讓對方能夠更容易地接受呢?
只顧自己直言,卻不考慮對方的感受,結(jié)果往往是,輕則對方不接受,重則會讓對方心生怨恨。
老子說:“不自伐,故有功。”
就是說:“不自我夸耀,所以有功勞。”
有的人,總是喜歡自我夸耀,認為通過自我夸耀,可以更加彰顯自己。
事實上,這種做法,是在為自己招惹麻煩。
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些喜歡自我夸耀的人,往往會讓周圍的人很不爽。
等到他需要幫忙的時候,那些曾經(jīng)不爽的人,很可能就會袖手旁觀地看熱鬧。
孔子說:“孟之反不夸耀自己的功績。出師不利而敗退,主動擔任后衛(wèi);
將要進入城門的時候,就鞭打自己的戰(zhàn)馬,說道:不是我敢殿后,是我的馬跑得慢啊。”
一個人,何必自我夸耀呢?
只要自己踏踏實實地做事情,自然會有好名聲降臨,何必去爭搶呢?
很多時候,自己夸耀得來的名聲,常常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反之,如果自己默默做事,眾人送來的榮譽,自己被動接受,那么,這便是吉祥的。
接受了榮譽,依然平等待人,謙卑處世,那么,這份榮譽,便可以長久。
有人說:“三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一個人,會說話,是一份智慧;但是,懂得在合適的時機選擇沉默,選擇“愚昧”,則更是一種大智慧。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