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等產生了深遠影響。
《道德經》共81章,合計5000余字。原文不分章,后改為前37章為《道經》,后44章為《德經》。
下面我們來一起賞析《道德經》中的30句經典名言吧。
01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兜赖陆洝返诎苏?/span>
【釋義】: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樣,水是天地間善的極致,給萬物提供滋養,而自己卻安居其下而不與之爭。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日記中寫道:“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為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為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span>
02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釋義】:禍啊,福就依傍著它,福啊,災禍就隱含其中。
【感悟】 這是老子具有辯證思想的名言。要正確對待禍福,從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發現不利。
03
治大國若烹小鮮?!鎏帯兜赖陆洝返诹?/span>
【釋義】:字面意思是“治理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地方行政單位)就像烹調美味的小菜一樣”。
【感悟】 這是老子關于治國的方略。治理大國就好像烹調小魚,油鹽醬醋料要恰到好處,不能過頭,也不能缺位。
04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兜赖陆洝返诙?/span>
【釋義】: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為是,反而能更彰顯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業;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長期有所長進;因為不爭,所以天下都難與之爭。
【感悟】“不爭”被道家視為一種天道自然準則,它實際上是一種以不爭為爭的君子之術和處世之方。
05
天下之至柔,馳騁于天下之至堅。——《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釋義】:天下最柔的東西,反而能馳騁穿越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中。
【感悟】“柔弱勝剛強”,這是老子對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06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釋義】:最方正的東西卻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跡。
【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釋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難以理解。因為大道具有無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難以體察,是“無狀之狀,萬物之象”。
0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兜赖陆洝返诹恼?/span>
【釋義】:合抱的大樹,是從幼芽發起,九層的高臺,是用一筐筐土積累的;千里遠行,也是從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
【感悟】揭示了量變與質變的深刻道理,只有從實際出發,一點點積累,才能成就大事。
08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兜赖陆洝返诰耪?/span>
【釋義】:把持擁有得多多的,不如適可而止。錘尖了又從而磨得鋒利無比,不可能保持長久。滿堂都是金玉,卻無法永久的守藏。身處富貴而又驕縱無度,只能自取災殃。
【感悟】老子以盈滿、銳利為譬喻,說明金玉滿堂、富貴而驕者容易招來災禍,主張“功遂,身退,天之道”。
09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兜赖陆洝返诙?/span>
【譯解】委曲反能求全,彎曲則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舊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
【感悟】 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語,老子主張用辯證的思想,來認識和把握社會生活的變化。
10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道德經》第十六章
【釋義】: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體現主宰萬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遠。
11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鎏帲骸兜赖陆洝返谑耪?/span>
【釋義】: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欲(就能為道無憂)。
【感悟】老子提出素樸、寡欲的主張。絲不染為素,木未雕為樸,見素抱樸謂:不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張人不能沒有欲望,但不可有貪欲,更不能縱欲。
12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兜赖陆洝返诙?/span>
【釋義】:誠信不足,就會失去信任。
【感悟】 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不講信用,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
13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兜赖陆洝返谌哒?/span>
【釋義】:大道永遠順應自然而無為,但沒有一件事不是它所為。
【感悟】這是老子哲學思想的重要命題。無為并非什么都不做,無不為是對無為的作用的最高評價。
14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兜赖陆洝返诙恼?/span>
【釋義】:踮起腳跟不能久立,跨步過大無法遠行。自以為有見識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見功,自高自大的人不會有長進。
【感悟】體現了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只有不違背自然,不去強以為意,才能達到目的。
15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兜赖陆洝返诙逭?/span>
【釋義】: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感悟】 此句為老子理論的綱領,闡述了老子“道”的理論中與天、地、人之間的基本關系?!暗婪ㄗ匀弧?,指出人類社會與自然界都必須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16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道德經》第二十六章
【釋義】:輕率就會失去根本,躁動就會失去主宰。
【感悟】《老子校詁》云:“重謂寡欲自重,輕謂縱欲自輕,二者皆以治身言。靜謂清靜無為,躁謂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國言。”
17
物壯則老?!兜赖陆洝返谌?/span>
【釋義】:事物達到強盛之時,也就走向衰老。
【感悟】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18
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兜赖陆洝返谌?/span>
【釋義】:要讓其收縮,必先讓其張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強他;要廢除他,就先讓他興盛,要想奪取他,就先給予他。
【感悟】老子通過四對矛盾運動的分析,闡述了他的辯證法思想。他把這一原則歸結為“柔弱勝剛強”,并認為作戰和治國不能離開這一原則。
19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釋義】:能了解別人的稱為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能戰勝別人只能說明有力氣,戰勝自己才叫剛強。知道滿足者(總感到)自己富有,身體力行者(才說明)他有遠大的志向。
【感悟】此為老子精神修養論。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戰勝自己,實為做人之至要?!白灾呙鳌保白詣僬邚姟睂崬榍Ч琶?。
20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兜赖陆洝返诙?/span>
【釋義】:狂暴的颶風刮不了一個早晨,傾盆大雨下不了一整天。
【感悟】老子主張“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飄風、驟雨不能持久,故爾:暴政是不會持久的。
21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道德經》第七章
【釋義】:天地長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是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長生,老子以天地體現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類社會。
22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兜赖陆洝返谒氖恼?/span>
【釋義】:過分愛惜名聲必帶來大的損傷,過多的積聚財物,必定給自己帶來不幸。知足的人就不會遭受恥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給自己帶來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平安。
【感悟】常人多輕身而徇名利,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應當成為人們在生活中奉行的一個原則。
23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兜赖陆洝返谖迨哒?/span>
【釋義】:以正道治國,以奇計用兵,與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感悟】治國須正,用兵須奇,順應自然,才能達到無為而治。這是老子關于治國、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24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兜赖陆洝返谖迨?/span>
【釋義】:察見幾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強。
【感悟】有為者當明察秋亳,而對外又能守持柔弱。
2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釋義】:最完善的,總讓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虛,它的作用沒有窮盡。最正直的好似彎曲,最靈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辯的卻好像有理說不出。
【感悟】 老子認為,事物達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現形式將歸于自然。
26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兜赖陆洝返诹?/span>
【釋義】:處理困難的事,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從細微處做起。
【感悟】只有由易入難,積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27
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兜赖陆洝返诹恼?/span>
【釋義】:做事要做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處理禍亂一定要在禍亂發生之前。
【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變化發展的觀點。事物在量變之中,但還未形成質變之前,有的尚處于萌芽狀態,就要及早動手解決。
28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弛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兜赖陆洝返谑?/span>
【釋義】: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五音(鏗鏘)使人聽覺不敏,五味悅口使人口味敗壞,馳馬打獵使人心發狂,珍貴的財物使人偷和搶。
【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張禁欲,而是反對縱欲。
29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兜赖陆洝返诹?/span>
【釋義】:天下的難事,必定發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細微。
【感悟】對天下大事難事,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沒有辦不成的。往往有為的人,從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卻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30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兜赖陆洝返诹恼?/span>
【釋義】:對待結束時的工作,還像開始時一樣認真,則做任何事都沒有不成功的。
【感悟】做事貴在堅持。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
來源:唐詩宋詞天地
監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編 | 戶明方 編輯丨李珍